第1章是你(1/2)

第1章、是你

    谢知非一旦投入去做一件事,便会全神贯注, 为沈墨茹画人像更是如此。

    福婶来问要不要吃午膳的时候, 谢知非已经画好了,正在收拾桌子上的笔墨纸砚。

    “画好了?”福婶笑呵呵问, 还凑上前去看了一下沈墨茹的画像,满意的直点头。她不懂欣赏, 只觉得这画一看就知道是沈姑娘。

    沈墨茹站在书案旁,边做着拉筋骨的动作边笑着回答福婶:“终于画完啦, 我骨头都快僵掉了。”

    可真够久的, 用了一早上。唉, 只是成品跟想象的有些落差。也许是因为只有黑白颜色的缘故,色彩比较单调, 整幅画看起来比较沉闷。想来还是二十一世纪的相机方便,轻轻一按就能出来人的模样。

    但……有什么关系呢, 这可是大人的亲笔之作, 可比相机拍出来的珍贵多了。沈墨茹很快想通, 心里美滋滋的, 眼巴巴看着谢知非小心翼翼把晾干笔墨的宣纸拿起,以为他要递给自己, 已经做好接过来的准备。谁知他却转身进了东厢房,再出来,两手空空。

    不准备给她?沈墨茹皱眉,扯了扯谢知非衣襟,委屈巴巴问:“大人, 画像不是要送给我的吗?”

    她可是坐了一早上,克制住了全身骨头的骚动来配合他作画的。

    “真是心急的丫头。”谢知非顺势牵过她的手,笑吟吟解释:“还没润色呢,等完成了一定给你。”

    原来如此,沈墨茹双眸顿时染上一层喜悦,亮晶晶的,一脸崇拜看着谢知非,也对自己的像画多了一分期待。她真的很想知道,润色后的自画像怎样的。

    温柔的?俏皮的?可爱的?都说人如其字,大人笔下描绘的她,想必他也是心中的她。

    “润色要多久?”沈墨茹知道自己确实着急了,但还是忍不住问。

    谢知非没有准确回答她,只是笑道:“阿茹莫急,给点耐心,嗯?”

    好吧,沈墨茹认命点点头。听他这语气,估摸这时间不会短。

    ------

    眨眼,沈墨茹和谢知非就在黎山别院住了近十天,眼看就快元宵了,谢知非忽然问沈墨茹是否想回上京看元宵灯会。

    今年的元宵,本是不宜大搞的,毕竟还在国丧期。但有大臣冒死进谏,说这是新皇登基的第一年,理应与民同庆。

    武帝虽然嘴上说不可不可,但脸上的笑容却藏都不藏一下。

    都这么明显了,百官自然也明白武帝心里真正所想。元帝毕竟已成过去,新帝既然想是这般心思,何不顺应一下,皇上高兴了,他们日子也好过了。况且元宵是百姓看中的节日,何不顺水推舟,与民同乐?

    于是当姬凌盛情难却,故作矜持问众臣子这样做是否与礼不合时,许多人竟能说出不同的理由来回答皇上,这样做并没与礼不合。

    姬凌一脸为难,最后勉为其难同意,还叮嘱不能大搞,足以让百姓欢乐欢乐就可。

    呵呵,可能吗?在朝为官这么久,哪个官员不是狡猾的跟狐狸似的。皇上说不要大搞,若真信了,搞的太小气,损了新帝的面子,说不定哪天就给找了个理由扁了。可若搞的太过头,让百姓非议新帝在国丧期间过于推崇享乐,同样吃不了兜着走。但这种苦恼的事是礼部操心,其他部的官员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云国的元宵灯会,就这么忽然搞起来了,可把礼部的人愁死了。本来准备明年的春闱考试就够忙的了,又突然多了一个元宵灯会,年都过得不安心。

    为了把握好这个度,张康顺甚至连续好几天赖在吏部不走,非要谢知非给他出出主意。

    谢知非也不忍他已过不惑之年还这般忧虑,便提醒了句:晓知轻重,主次分明。

    张康顺也不是真笨,一下子想明白了这话的意思,那在眉间的愁云瞬间散开了。

    沈墨茹正是贪玩的年纪,谢知非问她想不想看元宵灯会,她自然是点头如捣蒜。做阿飘跟在谢知非身边那七年的元宵,她几乎都是陪着他在书房度过的,只有过那么几次,跟着他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回家的那么点时间,匆匆看过几眼。在她的印象里,元宵灯会啊,热闹又好玩,怎么可能不渴望。

    看到她这反应,谢知非倒也没太惊讶,一脸宠溺笑道:“既然你想看,我们就十五那天回家,家,好不好?”

    “好好好。”沈墨茹高兴地抱住他一直蹭。

    虽然她也舍不得黎山别院,但元宵灯会一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得再等一年,她还是很想去看看的。黎山别院么,以后可以常来。

    正月十五这一天,谢知非和沈墨茹回了上京。

    他们差不多午时才到家,午膳还没吃完,就陆续有人上门送礼,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敲了八次院门。

    沈墨茹惊呆了,这种场面,以前还是阿飘的时候,可是没有的啊。不过那世大人是个孤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章是你(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尚书家的猫(穿书)【正文+番外】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尚书家的猫(穿书)【正文+番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