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想法很多(2/2)

阳光感染了。

    一路走着、聊着,原来他叫孙沅,宿舍楼就在于小寒后面的宿舍楼,两人正好顺路同行。孙沅人开朗又幽默,两三句话就把于小寒逗得直乐,走到于小寒宿舍楼下时,她心里早已不再乌云阴郁了。

    回到宿舍草草收拾了东西,就已经五六点了。

    “方方圆圆,你俩还不去吃饭啊!”于小寒叫了一声。

    方方大名叫方澜澜,圆圆大名叫袁媛,俩人尤其好打游戏,两人成天没天没地的开黑。

    “啊?哦!”方方把耳机摘下,突然挠头:“小寒你啥时候回来的?”

    “四点半,你俩那会儿正打游戏呢!”于小寒无语道,这种情况在她俩身上发生不止一次两次了,现在宿舍里的人出去都得锁门,不然要是指望她俩看门,床板都能被人偷完了去!

    “那会儿咱们正打战队赛呢!”圆圆捅捅方方,道。

    “哦!”方方这才大梦初醒似的,从口袋里掏出来二十块钱给了于小寒:“小寒你出去去粥铺吃的吧?帮我们带下饭呗!”

    于小寒便猜到是这样的结果,一点儿都不意外,接了钱,记下两人要买的,带了钥匙才出门,要不然两人要是打游戏打得正火热,敲门她们都听不到的。

    十月份的天渐渐的短了,才七点,天就暗了下来,天边烧了整个傍晚的火烧云柴火也不够了,褪下了它浓烈的赤色,不起眼的,天边升起了一道浅浅淡淡的月牙。

    月亮才刚冒出头儿,星星也没到齐,天上的街市得一会儿才能开张,地下的市场已经热闹起来了。

    今天是周末晚上,许多离家近的已经返校,收拾收拾东西,出来吃顿饭再买点水果,两三天都不用出来了。于小寒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市场是前两年才建得,建得极大,可真正消费集体也就那么多,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店铺门庭若市,有的店铺则是门可罗雀。

    于小寒跟着大部队走出校门,经过最热闹的两条街,人便少了很多,向前走一条街,人更少了,再向前走几步,到市场最里面的角落,空荡荡的路上已经没有人了。

    这是市场最里面的一条街,离市场大门口最远,租金也是最便宜的,当然,人流量同样也是最少的一条街。

    街上的门铺很多都关门了,只有一家粥铺还亮着灯。这家店叫阿婆粥铺,主要经营早餐晚餐,只是由于地理位置太偏僻,味道也算不上多出众,又快过了晚饭的点儿,因此店里一个人也没有。

    “小寒回来啦!”阿婆一见于小寒,忙招呼道:“想吃点什么?”

    “一碗豆腐脑吧,再一个洛馍卷菜,微辣的。”于小寒道。

    “好嘞!”阿婆说完便盛完了,她旁边的小姑娘也手脚麻利的从保温箱里拿出来两张饼,从锅里捞菜。

    阿婆刚端饭上来,小姑娘也卷好馍了,把馍给了于小寒后继续回到她刚才的座位上埋头写作业。

    这小姑娘从小天生哑巴,不会说话,在聋哑学校上学,今年刚上初二,于小寒也是偶尔知道了这件事,正好又看她们店里干净,秉着照顾她们生意的想法就经常在她们摊子上吃饭。

    只是去年,市里卫生局下来突击检查,当时于小寒晨读没完就饿得肚子咕咕叫,来市场上吃饭,正好听见了内幕,说是市场上几家早餐店用不新鲜的食材和地沟油,被查出来了,结果那几家店老板后台倒是很硬,最后被勒令停业整改的名单中并没有他们。

    回去于小寒便跟宿舍几个姑娘说了这事儿,她们以后吃饭也很少去那几家卖得火的了。阿婆粥铺倒是什么都没查出来,本来她们也不太爱吃阿婆粥铺的饭,嫌“家里味儿”太浓了,后来倒是也不排斥了,甚至还经常拜托于小寒给她们带饭。

    经常一来就是两三分带走的,阿婆这下想不记住都不行了,人少时简单聊两句,倒是也记住了于小寒的名字,还经常给她打折扣。

    “小寒啊……”

    于小寒正在吃饭,阿婆突然喊了她一声,接着就是一声长叹。

    “怎么啦?”于小寒随口问句,抬头,正好看到坐在她斜对面的小姑娘突然浑身很紧张的样子,握着笔的手甚至在发抖。

    “粥铺……也不怎么赚钱,正好昨天有人来问,要是价格差不多就要盘给他们了……”说完,阿婆就是一声长叹。

    “啊?”于小寒突然愣住了,她又看向小姑娘,她已经哭了,泪水吧嗒吧嗒的往下掉,作业本很快就湿了一片。

    于小寒是知道的,小姑娘十分喜欢粥铺,每天一放学就帮阿婆干活,从不嫌累,她热爱着煮饭,甚至还学着网上的方法做了皮蛋瘦肉粥。

    皮蛋瘦肉粥刚出来时卖得特别火,后来市场里其余几家也跟着做,做得味道甚至比他们做得还浓香,人们便渐渐不来阿婆粥铺了。

    这么一想,于小寒低头看了看碗里的饭,心底突然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6章 想法很多(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海岛空间致富经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海岛空间致富经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