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第3/3页

杂的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他全部无视,专心和小韩交接工作,然后带着新拿到的戏回到酒店,和声乐老师联系。

    《青古传》的插曲《妄念》是一首很悲情的情歌,前段缓而深情,后段陡然爆发,有一段宣泄式的绝望吟唱,对唱功要求较高。

    戚淙在声乐老师的要求下对着谱子将歌哼唱了一遍,唱完后看向电脑屏幕。

    屏幕里,声乐老师皱眉沉吟一会,说道:“前段很不错,你的声线和情感掌控力让你很轻松地就驾驭住了这一段,但后面的爆发吟唱部分……技巧不足,气息不稳,练吧。”

    戚淙也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点头:“好。”

    上完课已经差不多到了晚饭时间,戚淙喝口水润喉,拿起手机。

    微信上躺着几条来自顾浔的未读消息,他浅浅翘起嘴角,一一看过消息后仔细回复,然后提了下自己被加戏的事。

    顾浔没回复,应该是在忙。

    戚淙等了会,之后切出微信,看向界面上的微博图标,想起赵振勋说的话,伸指点开。

    一夜过去,顾浔发博引起的舆论动荡不见降温,反而更扩散了几分。这其中,部分营销号像是为了顺应大众的吃瓜心理一般,发了很多关于戚淙的消息。不过这些消息不再像之前那样全在扒戚淙的隐私,而是从三木入了手。

    其中一个名为“吃瓜组”的营销号写的整理长文以两万多的评论数据,傲立于所有相似文章的最顶端。

    文章很长,吃瓜组用讲故事的方式,顺着时间线,将三木从创立到破产的经过娓娓道来。吃瓜组应该是做了很多准备,行文中穿插着很多新闻报道和几代三木老板创业的小故事,文笔简练,通俗易懂,寥寥几笔,就把戚家几代人的性格勾勒了出来。

    勤劳朴素的初代三木老板戚为民,敢于开拓、不惧失败的二代三木老板戚昌九,沉稳果敢的三代三木老板戚音……三木几十年的沉浮,就这样随着几代老板的更迭,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文章最后吃瓜组这样写道:查阅资料时,我发现了一件很让人动容的事情。从初代到三代,三木从成立初始,就一直有一个“给你一个家”的公益扶住项目,三木每年都会拨一笔资金和定制一批家具、课桌椅、讲台、办公桌椅,送往各个贫困山区和希望小学。哪怕是在去年公司已经很困难的情况下,三木也依然依约,将上一年承诺的捐赠物资,一分不少、一件不缺地送到了求助人手中。我不评价其他,只这一点,我佩服三木,佩服说出“不能让孩子们空等”这句话的戚音。

    戚淙的记忆里没有三木破产的经过,戚音和林辉也从不跟他说这些。他看着吃瓜组描述的三木破产的那段,看着文章中贴着的一个又一个报道和报道照片中戚音憔悴疲惫的身影,手掌紧紧握拳,好一会才松开,伸指点开了这篇文章下的评论区。

    热评一:三木啊,唉,我是海城人,用过不少三木的家具,实话说,质量是真的很好,价格也不贵。我不懂经济什么的,就觉得很可惜,明明是那么好的一个品牌,居然说没就没了。

    热评二:所以那个三棵树的标志是指三木吗?天呐,我读的小学用的就是“给你一个家”送的课桌,我还记得当时我的小学课桌上印着一句话,“三木成森,森聚万灵”,我当时还好奇怪桌上为什么要印这个。

    热评三:海城本地人出来说一句,三木做的公益远不止这一件,还有“海城春木计划”“海城高校万灵计划”“帮帮手”等等等等,基本上海城比较大的公益项目都有三木的参与。再说一个比较少人知道的,“海城单亲妈妈扶助会”,这个也是三木做的,戚音亲自当会长,帮助很多单亲妈妈成功创业和找到了工作,我妈就是受惠的一员,我真的超感谢戚音。

    点开这些热评下的回复,可以看到有很多海城本地人出来说三木的好,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出来阴阳怪气的,也只是仇富加酸三木家具贵,没有说三木家具质量差或者哪里不好的。这里面还有很多小时候用过三木捐赠课桌的人出来表达感谢。

    评论区的气氛很和谐,大部分评论都很暖心。

    戚淙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公关的成分,但哪怕这些感谢的评论里只有一条是野生的,那他也觉得值了,为外公和母亲的付出,为外公和母亲对公益和回报家乡的坚持。

    他继续往下翻热评,在大概翻到第三页的时候,一条评论让他停了手。

    大海啊全是水:博主讲得挺全的,但有一点你说错了,三木破产的原因不是戚音屡次决策失误,而是被她的儿子戚淙坑了。这儿子不仅坑妈,还坑了好朋友的公司。在自杀前,戚淙一直在言煌智能家居担当市场部经理,并兼管一部分售后的事务。前两天言煌智能家居被爆出售后混乱,你们猜这是谁留下的烂摊子。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39章 第 39 章第3/3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备胎不干了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备胎不干了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