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那个和亲王第1/4页

    历史事实上已经偏移, 乌雅氏已经拥有了更长寿完美的人生,这些弘昼不知道。但他作为被疼爱的那个,心里只会觉得还不够。

    还太少了。

    他们祖孙的第一印象都很不错, 但仅仅是不错而已。相比起十四叔家的弘明其实远远不够,但太后已经很照顾了。直到他公然看上永和宫里的待遇,随之被太后真心疼爱,直到如今也有十年了。

    一个老人家十年里对你疼爱, 而且是越来越偏爱那种。

    太后不像别人, 不用思虑过多。她早年乌雅氏族曾经富贵过, 后来还不太懂事的时候就已经落魄下来, 就算是家中有过娇养但她最初进宫是宫女。那些年的日子, 把太后的脾性磋磨了很多, 再加上想的剔透明白。她不会想着为乌雅氏族争什么,所以康熙后来单独给她一个人抬旗的时候,她也能昂首挺胸的受着。

    至于府里那些亲人们, 各有各的命,反正她德妃的名头放出去已经让家中福利许多。

    从康熙的多年疼爱, 太后始终清醒, 甚至可以将这份宠爱延续多年。光是这一点, 根本就是无可挑剔的。

    可能乌雅氏族有些人会觉得不满,但是一个人从来如此, 也不算亏待人的情况下, 不满只是少数。相比起来负面情绪, 反而是恭敬的更多。她从来没有舍得喂养白眼狼, 所以乌雅氏族里那一支人里官职各有高低,但这个官职的成分是真实的。

    那些年是太后弱势遭人可笑的短处,结果被她生生变成了优势。

    她疼一个人,和厌一个人都是随心所欲,不用顾及太多。弘昼作为她后来偏疼的一个,曾经就看见康熙去永和宫的时候,太后就碎碎念叨一位郡王福晋。

    这种行为基本上是不能的,但康熙却安然的坐在一旁听,事后朝廷上有谏官参了那位郡王。郡王不得已,放下手头上的事情,特意赶回家去上了一堂家教课。

    现在想起来,感觉太后的碎碎念叨都是别有用意的。

    不然怎么这么巧?

    但不管是康熙本来就看不顺眼的,还是顺着她逗一逗,这都足以表明她后来的地位。也是这个原因,弘昼读书时候在宫中住着的几年里,是真的宫中霸王。

    有嫡亲掌权的玛嬷疼,还有新宠和妃对他多有喜爱。每天的餐食不说多少,就是时不时的加餐就很了不得。

    弘昼为此一段时间的月钱都没动过,全靠长辈们细心养着。他觉得自己没有变得嚣张跋扈,也真的全靠自己不是真小孩,还有时不时三省吾身的作用。

    祖辈的老人家疼爱人没有那么多计较,只要不把孩子养歪了,她只会越来越疼爱,怎么疼都觉得不够,反而是变本加厉。弘昼和太后互相调整了最舒服的关系,他在外面时候给的家书里,就必不可少她老人家的。

    在他的蓝图里,这回他带着康熙去探路。等到后面稳妥了,就可以带着太后也走一走。

    毕竟她搬到慈宁宫之后,就跟着渣爹几乎没有出宫过。相比起出宫的老年团里相比,这未免太吃亏了。

    弘昼的蓝图里时间很紧,但他没想到还是没来得及。他坐在床边,几乎不敢拉太后的手。老人家本来就容易瘦,再加上皮肤老化之后,带着那一张精神不好的脸,弘昼有一种不一小心就会把她老人家手给折断的错觉。

    “玛嬷,我把人都娶回来了,您要不要看看认个脸?”

    “不必了,新娘子和我冲撞不好。再说这里人手都够,叫来做什么?”

    太后说的是侧福晋,西林觉罗额林珠。按照祖宗的规制,侧福晋过门是有婚礼仪式的。反而是格格李氏,悄不声息的就抬进来了。

    弘昼对她们都有过了解,知道李氏也是锦衣玉食的小姐,父亲还是极出名的大家。同样都是汉人,她的日子比耿氏当年又要讲究多了。他不想亏待了人,也没打算以后再要人,所以干脆一人一个大院子住着。最多就是规制上比着有点差别,但是背地里也允许了李家送进人和钱来照顾。

    说实话,她们入门的时候不大好,怎么看还有点冲喜的味道。但这是很早之前就定下来的,所以也没人敢这么说。

    即便是如此,弘昼也觉得自己挺渣的。

    但太后还算满意,“你是个好孩子,她们也是好的,想来日后也能过得很好。”

    “玛嬷说的是,我还想等天气好了,咱们一起出去玩。”

    太后眉头微动,眼神看了看旁边莞尔,“当初进宫时,我就想有生之年出来了,必定要出去游山玩水过个痛快。就算是独身终老,好歹自己有钱财傍身,也不用看人的眼色。”

    “现在也不用,您想出去就可以出去,您高兴咱们都高兴。”

    “所以啊,不用出去哪里。当初被封做常在,心里就不再想出去的事情了。”太后对此不再多想,反而笑着轻拍弘昼的手背,“听说你还有差事在忙?”

    “是有一点。”

    “难得还有事情把你困了两月,却还是举足不前的。”

    太后取笑说着,弘昼摸了下鼻子,“其实也不是,有很多事情都把我困了好久。不过我提起的时候,一般都是有信心,觉得可行。”

    “《大学》中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三思而后行,不轻狂言语,这样很好。”

    “玛嬷也看《大学》?”

    “怎么?觉得老婆子不认字?”

    “当然不是,只是您以前说这种书没有意思,信书不如无书。”

    “还是信一点好,不然无头苍蝇似的,莽莽撞撞不成体统。”太后说罢扯了扯嘴角,动作很轻,“像我这样,就亏了。”

    “不亏。”

    弘昼轻轻牵着她的手,“有您在,每日说一句话,我都不用读书了。”

    “你不嫌我班门弄斧?”

    “玛嬷说笑了吧?你跟谁说都可,更不要说是我了,只有抚掌称赞的份。”

    两组孙说着一笑,弘昼见太后今天说了好些话了,之后就干脆自己插科打诨说过去。生病的人一句话都不说,显得病恹恹的。但是一直让她说话,又未免过于吃力了。

    弘昼和她说说笑笑,太后自然精神好点,等到走的时候还是因为她老人家精神不济,自己眼皮子不受控制的耷拉了下去。

    临走前帮她掖了掖被子,起身出去习惯性的叮嘱旁人,要好生伺候好老人家。

    出来的时候,奴才传话说胤禛宣他。

    胤禛不愿过多打扰太后,传话的也只是在慈宁宫门外守着。弘昼闻言骑着骑行车过去,养心殿里正好有几位大臣在。

    每一年有每一年的事情,胤禛就算每天案牍劳形,但是事情没有结束的时候。单说今年年初的功夫,胤禛就建立廷寄制度,设立天全州、设立古州厅,又除蜑户贱民籍等。就是最近,他还常常叫十三叔等人前来,似乎还想办个政务上的有关机构。

    弘昼隐隐觉得自己好像知道是什么,但是这属于胤禛意欲的事情。创始者都没有弄出究竟来,他这个历史小白就不清楚了。

    等着大臣们散去,胤禛看着他道,“田文镜上疏防止科甲朋党之事,你可还记得?”

    “记得,工部侍郎李大人坚信同期进士清白,反说田文镜负国殃民,贤否倒置了。”弘昼自如回答,没办法他们关系现在很亲近了。

    至少在外人看来是。

    因为名家李大人,亲生女儿不久前住到和亲王府。然后这位小岳父因为和田文镜争吵之事上,恼的胤禛厌他,不想听置辩之词,加以申饬。所以他当初广西巡抚的位置丢给了鄂尔泰,升了直隶总督之后就被丢到工部为侍郎。

    和小岳父一起行事工作,其实没有那么美好。不过好在他们两个不想这些,工作上也没有说闹出私人情绪的不合。

    可胤禛在养心殿从来都不说闲话的性格,弘昼心里一咯噔。

    果真,胤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33章 那个和亲王第1/4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清穿葬礼王爷很快乐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清穿葬礼王爷很快乐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