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第1/3页

    第九十二章

    答应么?

    贺林轩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他只是抚了抚李文斌的鬓角, 轻声问道:“勉之,你可曾想过, 安平侯他们给皇帝送了君妃后,下一步要做什么?”

    李文斌茫然地眨了眨眼睛,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但他和李文武熟读大梁史书,细一深想,不由都有些心惊。

    “林轩, 你是说……”

    预想到某种可能,李文斌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贺林轩揉了揉他的眉心,见李文武的表情如出一辙,而不解深意的张河忧心忡忡的模样, 笑着说:“好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大不了的。先不说这个, 都到午时了,我们去做素肉大餐。”

    说着,他把诺儿放下来,让他和李信去隔壁安慰安慰五郎, 要是他阿公还生气,就哄哄他。

    诺儿挂念着素肉,想第一个品尝,不过李信看出长辈们有话要谈,贴心地带阿弟去了张府。

    贺林轩却没有深谈下去,带着李文斌去厨房做饭。

    见状, 张河纳闷道:“夫君,刚才林轩说的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李文武:“林轩可以选择,但其实,他也没有选择……”

    “啊?”

    张河被他搞糊涂了。

    李文武叹了一口气,打发下人退下,拉着夫郎说:“最近朝堂这么热闹,我也和林轩说过几回。他说不争不显不露,那是出家人做的事。身在朝堂,就要争陛下的宠信,彰显自己的功绩,露出自己的才德,这才是常态。”

    “我本来以为他是要我看个热闹就好,却忘了,我们也在热闹之中。”

    看他面露疲累,张河蹙眉道:“可是我们侯府只有虚衔没有实权,他们争他们的,和咱们有什么干系?”

    “干系大了。”

    李文武敲了敲自己残疾的左腿,苦笑一声,“现在的局势,说白了就是陛下和百官在打擂台。”

    “军方他们是争不过了。

    在内,浩海阿兄刚被擢升禁军统领,护卫宫城,清之阿兄掌管京城巡防,自是固若金汤。在外,北地九州自不必说,其他地方的驻军,但凡和陈家有丝毫牵连,主将都被换成陛下身边的近卫将领,同样忠心耿耿。

    如此一来,他们只能文斗。”

    “他们?”张河疑惑,“除了安平侯、镇南王这一派,还有别人?”

    李文武点头,“在京宗亲,各地藩王,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你想啊。这些宗亲,不说这些年干过什么好事,就说当年陛下被贬为郡王,他们屁都没放一个。哪一个和陛下同心?

    这些,他们自己心里都有数,知道自己不讨陛下喜欢,保不齐收拾了陈氏,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

    至于藩王,陛下在军方只手遮天,他们岂能不怕?

    如果能绊住陛下的手脚,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当然愿意推波助澜。

    京中局势更是复杂。

    且说安平侯和镇南王这两位异姓王侯,百年大族,都有实权在手。

    历经天齐朝的旧臣里,属他们两个职权最高,身上的污点最重,也是陛下最看不顺眼的。

    可是当初没有这两颗墙头草帮忙,把陈敏祯和他的心腹扣下,又暗中游说,百官也不会那么快就倒戈陛下。

    新立之事就要费上许多周折。

    如此说来,他们也是功不可没,于公于理,陛下都得忍着他们……”

    说着,李文武压低声音道:“林轩怀疑,陛下和他二人应该早有盟约,联姻就是其中一个条件。”

    张河一惊,“可是陛下不是一直没有理会他们上谏纳君妃的奏折吗?莫不是……陛下想反悔?”

    李文武摇了摇头,沉吟道:“反悔不至于,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是陛下占了优势,当然不会听之任之。”

    顿了下,他靠近张河耳语道:“你没忘了圣慈太后是怎么死的吧。”

    闻言,张河微微吸了一口气。

    他当然没有忘记!

    圣慈太后,也就是天顺帝的生父。

    当年先帝驾崩,第二日,他就被发现在自己寝宫“悬梁自尽”了。

    先太皇太后对外宣称他是对先帝用情至深,为先帝殉葬,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件事和大陈氏、小陈氏脱不了关系。

    李文武见他有所明悟,继续道:“陛下对他们恨之入骨,想必也十分厌恶后宫插手朝政。”

    “他们想送哥儿入宫给陛下吹枕边风,这算盘就打错了。

    何况,贵君是什么?

    位同副后,生下的皇子,只比嫡子次一级。如今皇后殿下身体欠佳,不说陛下愿不愿意纳贵君,军方将士首先不会答应。”

    张河点头,“这事,我倒是听阿爹说了。”

    高皇后是高将军之后,不说他本人的战功和风采,他父亲和两位战死的兄长在军方受万人敬仰,拥护者众。

    而今皇后病重,安平侯等人巴巴地让皇帝推选贵君,还不是打着取而代之的主意?

    陛下年轻力盛,若让贵君诞下皇子,只要嫡出的皇子不在了,贵君所出便是继承大统的第一人选。

    一旦皇后有个万一,难保他们不会出昏招。

    如此一来,三位皇子殿下的处境非常危险。

    这就是张家人为什么反感安平侯和镇南王,连带着张河也对那二人嗤之以鼻的原因。

    张河疑惑道:“可你刚才又说陛下有言在先,不会毁约。那现在是?”

    李文武:“这些都是林轩跟我说的。他的意思是,陛下其实也只是在讨价还价,贵君的身份他不想给。但答应纳入后宫的某些人,还是会收下的。”

    张河一听便觉得郁闷,“当皇帝也不容易啊。到这个份上,反而连娶谁都不能自己做主。”

    “那不然还能如何?”

    李文武叹了一声:“帝王嫁娶,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岂能凭喜恶而定。”

    张河点点头,接着一拍脑袋,道:“怎么说到这上头来了,这些和林轩入朝为官的事有关系?”

    “当然!”

    李文武道:“你细想,陛下和这些臣子的拉锯战已经打响。”

    “这第一局,陛下纳妃势在必行,但也收回了贵君尊荣,算是平局。

    往后,这样的争斗少不了。

    安平侯他们有什么依仗,你都看得出来,那陛下有什么呢?他凭什么去斗这些满嘴礼义道德,动不动就来个死谏还软硬不吃的文臣?”

    张河掰着手指数了数,发现皇帝果然不占优势。

    陈敏祯被处死后,宰相之位悬而未决。而六部中,户部尚书之位空悬,吏部是何谚,刑部是秦老的长子就职。

    这两位都是新官上任,在朝中根基尚浅。

    但另外三部的尚书却是由侍郎晋升而来,不是宗亲也出身高门。

    不说他们本身浸淫朝局之深,就是他们背后的宗族也不容小觑。

    要知道,这些人可是历

    经陈氏动乱,在天齐帝这十六年间夹缝求存,即便有些污点,最终还是保全了自己,赢得新帝启用的臣属。

    不论是陛下提拔上来的近臣,还是新科将入朝廷的天子门生,哪里斗得过这些官场上的老油子!

    张河越想越心惊,“不得了了。这哪里是荣华富贵,分明是火坑!那林轩还要往里头跳?咱们不掺和就不行吗?”

    李文武又是一声长叹,“躲是躲不掉的。”

    “你也看到了,陛下现在能用的、能全心信任器重的人屈指可数。他已当面提出,林轩如何拒绝?更重要的是……”

    他咬了咬牙,道:“我的腿虽然废了,但身处京城又备受陛下宠信,岂能独善其身?”

    “那边的人不会直接和陛下争锋,只会对他的心腹下手,争一个高下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九十二章第1/3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小夫郎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小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