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第2/4页

火做饭洗衣打扫的人,可不就只能是甄珠了?尤其这两年,大学生又不在家里,不是甄珠干活还能是谁?”

    “大学生……我咋记得大学生在家也是不干活的?对对,他不干活的,以前都是他妈干活的,后来应该是他妹帮着一起干,他一点儿都不干的!”

    “我知道了!!”

    “啥?你知道了个啥?喂喂喂,你上哪儿去啊?”

    “你咋那么笨呢,她还能是知道了啥?你看看,咱们村从高考恢复到现在,都有差不多十年光景了,考出去几个大学生?俩!全村有几个娃儿不干活儿?俩!这说明了啥问题?怪不得人家聪明呢,打小就不干活儿,一丁点儿的笨活都不沾手,沾上可不就变笨了?还有那个来弟,对对,人家改名叫啥俐俐了,她也不干活的,看她成绩多好!”

    在场的村民恍然大悟,连连感概说怪不得呢。

    可也有人忍不住问:“就不能是老甄家的娃儿都聪明?”

    “那为啥甄俊、甄伟是笨蛋呢?”姓甄的又不只是那几个,事实上,他们村里还有别的甄姓人家,算是甄兴华他们隔房的亲戚,论血缘关系还挺近的,爷爷辈的还是亲兄弟呢。

    “兴许是人家城里媳妇聪明?哦,俐俐那事儿就说不通了。要是苗家会养娃娃呢?甄卓凡……这咋回事儿呢?真的是跟干活有关系?得了,回头我去邻村问问,他们不是也出了一个大学生吗?大专也是大学啊,一样一样的,我下午就去问问!”

    村民们终于彻底散去了,连三三两两的人群都没了,苗家总算恢复了暂时的安静。

    可等晌午过后,差不多也就是盼娣刚将全家人的碗碟筷子洗好晾干收拾完毕后,苗家院子又来人了。此时,家里只有怕热的毓秀,以及有些不放心毓秀的李桂芳,其他人全都出门了,包括甄美因为中午总算吃了个八成饱,她心情不错的跑出去玩了。

    “老师!校长怎么也来了?”毓秀惊讶的看着来人。

    李桂芳并不认识这俩人,她所熟悉的还是毓秀小学时候的唐老师。不过,听了毓秀的唤声,她立马就回过味儿来了,赶紧请两位进了堂屋,又给人拿扇子倒糖水,等做完这一切后,她才小心翼翼的询问老师和校长的来意。

    校长是个秃头的中年男子,说实话,毓秀跟他并不熟悉。当然,认识还是认识的,毕竟以前每周升旗日,校长都会在上头讲话。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更是三不五时的跑到高考班来给他们灌各种心灵鸡汤,鼓励激励他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以此改变自己的人生。

    毓秀对校长的了解也就仅限于此。

    只听校长略一沉吟,就脸色严肃的冲着李桂芳道:“毓秀奶奶,本来我在毓秀考上大学时,就该登门拜访了,只是听说……唉,这事儿闹的,咋就出了这种事儿呢?”

    见李桂芳一脸的紧张,校长忙又道:“你们家的事儿学校里的老师都知道了,我们跑这一趟,就是特地来跟你说,千万不要把毓秀还给甄家。记住吗?不管发生了啥情况,你千万千万要顶住压力,绝对不能把孙女给换了。”

    李桂芳肯定是不想换的,她要是想换,就毓秀这性子,但凡她一声令下,哪怕心里有再多的不舍,也不可能不听她的话。兴许会哭着苦苦哀求,可最终,毓秀肯定还是会选择听奶奶的话。

    这不,一听校长这话,毓秀就满脸紧张的看向她奶。

    “我肯定不换啊!要换早就换了,咋可能等到今个儿呢?毓秀别担心,早上不是已经当着你叔公的面儿,把事情解决了吗?”

    “嗯嗯,事情已经解决了,从今以后我还是苗家的娃儿。”毓秀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就听校长接着往下说:“我让你们千万别换,都是为了毓秀考虑的。作为烈士孙女,她进了大学会有很多很多的特殊待遇,但凡学校有个啥评优评奖,都会优先考虑她的。别的不说,以前上小初高的时候,是不是有啥活动就让苗毓秀同学上的?当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还有咱们高中不就让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李桂芳愣了下:“这些不是因为毓秀她成绩好吗?”

    “成绩是一部分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别的不说,咱们学校考出去的第一位大学生甄卓凡,他难道就不优秀吗?不,他的读书天赋更好,当年的高考成绩、名次都要优于苗毓秀同学。可事实上,他入少先队、入团都不是第一批的,入团这事儿一直卡到了高中。要知道,现在不比前些年了,其实入团审核没那么严格了。说白了,高考才是真的看成绩,别的就……”校长笑了笑,没再往下说,可他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作为一校之长,他最清楚这里的门道了,生怕李桂芳这个乡下妇人不懂事耽搁了孩子的前程,那是再三强调,还帮她回忆了之前毓秀念小初高时候的情形。

    你说成绩好这个事儿吧,在高考这个坎儿上,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可其实,放在小学时候还真就没那么明显,尤其是低年级的时候,考双百分的人不算少,起码不止毓秀一个。要知道,毓秀是一直保持了第一名,可很多时候她是跟别的同学并列第一的。

    考试的难度太低,哪怕班上笨蛋是不少,可聪明娃儿也是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成绩并非唯一的标准。

    “像那种回回考试都不及格的,就算出身再好也没用,班主任老师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可要是成绩还不错,那就没问题了。入少先队、入团,看的是思想觉悟,成绩只是参考的标准之一。”

    “这还是小初高,等上了大学以后,各种活动要比先前多太多太多了。大学啊,到了这一步,成绩已经没啥意义了。你想想,能考上大学的,尤其是能考上京市大学的,成绩能差到哪里去?我完全可以这么说,能上京大的,就没有一个是笨蛋。等苗毓秀同学上了大学就会发现,身边全部都是优秀的人才,你再也不可能是最优秀的那个了。在这种情况下,评判的标准就不再是成绩了,而是要靠自己去争去抢,不争不抢你就泯灭于众了。”

    校长努力用最浅显易懂的话来跟李桂芳讲道理,劝她千万要顶住重重压力,绝对不能将毓秀换回去。

    为此,他还特地强调道:“甄家那头我也听说了,就是甄卓凡他家嘛,搁在七十年代,开车的司机还是挺吃香的。可眼下嘛,咱们都不用说以后了,眼下司机就一般般了,兴许赚钱比农民容易。可作为司机的儿女,就算考上了好学校,在其他人看来,跟老农民的孩子也没啥区别的,你还是得什么都靠自己,这完全不是烈士孙女能比的。”

    李桂芳想起以前就听毓秀提过,甄卓凡加入少先队员似乎是跟招娣同一批的。可招娣吧,她那个成绩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老师压着不叫她加入少先队有,家里人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再一个,甄卓凡最初是比毓秀招娣盼娣她们要高一个年级的,这么算下来,那确实有够惨的。

    至于后面的就更别提了,起码少先队员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加入的,像入团、入党的难度就太高太高了。想想毓秀的一帆风顺,再想想比毓秀成绩更好的甄卓凡却是一路坎坷,李桂芳不由的就在脸上带出了一些,犹豫着问道:“上大学也是这样?那个甄卓凡到现在还没入党?”

    “没呢。”

    校长又正了正神色,解释道:“其实我们私底下跟甄卓凡聊过的,问过他一些在大学里的情况。他啊,哪怕当初是以县状元的身份考入的清大,可他身边的同学呀,无一不是状元。县状元算个啥?他同宿舍里还有市状元,同班里还有省状元。其实道理很简单的,能考上清大,还有京大的,全都是国内最优秀的学子。不优秀怎么考得上?在那个环境下,连甄卓凡都趋于平凡了,而且他那个性子,跟苗毓秀同学十分的相像,在高中就是很被动的,只爱学习。可高中没问题的,咱们一切都是为了考大学,埋头苦读不要紧的。到了大学,再这么一切如旧,唉……”

    打死李桂芳都想不到这里头还有这些个弯弯绕绕,她都听懵了。

    可说实话,自家孙女是个啥性子,她一个当奶奶的还能不清楚?不清楚别个孙女,还能不了解最为疼爱的毓秀?说一千道一万,毓秀那性子跟她血缘上的亲哥甄卓凡简直就是如出一撤。

    说好听点儿,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说白了,就是俩书呆子。成绩问题倒是无需担心,就算到了大学里不再是最优秀的那个,但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可要是指望他们能主动去争去抢,那恐怕就是痴人说梦了。

    “那毓秀这性子会影响她将来吗?咋可咋办呢?她都这个岁数了,还能给她拧过来不成?”李桂芳满脸担忧的问道。

    “如果她是甄家的闺女,那她最多也就是大学毕业服从分配,至于能分配到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是否顺利等等,就只能随缘了。可她要是苗家的闺女,是烈士苗光荣的孙女,那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就算她不争不抢,学校也会优先照顾她的。其实像清大、京大那种学校里,出身好的、家境优越的,或者有特殊来头的同学不在少数。就算样样都不占,那人家还能不是靠脑子考进来的?苗毓秀同学要是烈士孙女,那兴许还能竞争一下,不然你凭啥?”

    顿了顿,校长的面上闪过一丝犹豫,还抬眼看了下毓秀的班主任。

    班主任老师也跟着犹豫了起来,半晌后,她最终还是开了口:“其实有个事儿,实在是不太好说出口,可为了苗毓秀同学着想,还是得跟毓秀奶奶您说一声。至于要不要照着做,当然是由您来拿主意。”

    李桂芳忙问:“啥事儿?老师您说,您说!”

    “就是吧,为了毓秀好,为了你们家其他孩子好,最好还是让您儿子跟儿媳妇离个婚。”哪怕话已经说出了口,老师面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自在,毕竟这年头,讲究的一贯都是劝和不劝离,像这种主动上门来建议别人离婚的,绝对是一件稀罕事儿。

    “离婚?”李桂芳愣了一下,她先前还以为老师要说的是跟毓秀有关的事情,闹不明白咋的一下子跳到了那茬。

    这时,校长清了清嗓子,又再度开了口:“这也是为了苗毓秀同学考虑,您要是真的心疼她,还真得狠下这份心来。而且这个事儿,咱们现在是说为了苗毓秀同学好,可回头您千万不能这么说。理由就是夫妻感情不和,或者干脆就是大义灭亲之类的,总之不能扯上苗同学,要让您儿子出面……我这么说,您听懂了吗?”

    李桂芳大概上明白了,遂点了点头:“我懂,脏的臭的别让毓秀沾上,黑锅就让苗解放去背。哦,苗解放就是毓秀她爹,我回头就让他去跟何小红离婚。放心吧,人家要是问起来,我就说是解放非要跟他媳妇离婚,不然说我也成,绝对不会扯上毓秀的。”

    “那就没问题了。苗同学将来会好的,首都那边最多就是以前打仗的老领导了,就算跟苗光荣没啥关系,听说是烈士的孙女,肯定会对她有所照顾的。其实……”

    校长说着,扫视了一圈,大概是没寻到自己想要找的人,又继续看向李桂芳,问:“我记得苗同学有个弟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他继续往下说,“要是成绩一般,完全可以考虑让他进部队。大学照顾烈士后代还不算特别多,可要是进了部队,只要他表现别太差,一定会有特别多的优待。”

    进部队……

    李桂芳面上闪过一丝不自在。

    类似的话,在很多年前也有人跟她提过,只是说的并非苗飞跃,而是苗解放。

    苗解放打小就成绩不好,小学都是磕磕绊绊的念下来的,好不容易小学毕了业,升初中倒是不难的,就像校长说的那样,凭实力进不去,不是还可以走人情吗?可李桂芳觉得,小学毕业跟初中毕业也没啥差别,甚至多念个高中都没太大意义。这么想着,她就直接让苗解放回了家,按照半劳动力的标准跟着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124、第124章第2/4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七零错位人生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七零错位人生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