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篾匠104

  她有个怪癖,喜欢玩盐。颗粒状微黄的粗盐也好、白花花的精盐也罢,她都喜欢玩。大人腌鱼腌肉她也不嫌腥,抓着一把一把的盐粒抹均匀,感受着盐遇血水渐渐融化,剩下一些化不掉的颗粒挂在表面,她会愉快地笑出声。

  盛子越牵着妹妹的小手:“咸鱼它香不香?”

  盛子楚想到香喷喷米饭上蒸熟的咸鱼,咽着口水点头。

  “咸鱼的梦想就是晒太阳吹风,它做到了,所以快乐。我们也要做一条快乐的咸鱼,不要老是想着拿不到的东西,知道吗?”

  盛子楚有些懵懂地“哦”了一声。

  陆建华听了,赞叹道:“对呀!我就说我不想读书,可是我妈老叫我向大姐和三哥学习,要考大学到城里去。可是我……只想晒太阳吹风,还有玩。”

  陆成华若有所思,抿着嘴没有说话。

  盛子越笑着捶了陆建华一记:“老在一个地方没劲,你得换个地方玩。考大学可以去很远的地方呢,你不是说想去南方看海吗?”

  陆建华听了向天大吼一声:“对!朝着我梦想的地方去!咸鱼,冲啊——”

  四个人嘻嘻哈哈地回了家,将鱼交给徐云英。徐去英带着盛子楚腌鱼去了,盛子越扯着陆成华探索新鲜的竹编手艺。

  盛子越从柜子上拿下来一个肚子大而扁的粗陶茶叶罐子,摆在堂屋的饭桌上,问陆成华:“四舅,给这个罐子披上件竹蔑衣服,你会吗?”

  陆成华仔细观察了一下,凝神思索半天,点头道:“我来试试。”

  陆春林又出去找老友喝酒了,堂屋的竹条摆了一地,劈蔑条的工具都在。陆成华先取了几根竹条,细细地劈成蔑条,纵横九根摆在罐子底下编成底子,再用灯火微微烘软弯起,贴着罐子边沿开始继续编织。

  陆成华十指如飞,蔑条就像是他手底下听话的士兵,整整齐齐上下起伏,发出“簌簌”声响。盛子越看得入了神,只觉得他的动作就像一幅画,生动而活泼。

  年青而专注的面庞,传统而乡土的技艺,融合在一起散发着一种别样的美感,盛子越忽然想把它画下来。

  她取来画板,炭笔上下几笔勾勒出轮廓。粗朴的茶叶罐子泛着年代感、新鲜嫩黄的蔑条在阳光下闪着金色光芒、一双年轻灵巧的手、一张朴实年青的脸庞,背后是夯土砖房,房梁上还挂着几挑柴火……

  将画面清晰地刻在脑中之后,盛子越打开颜料盒,调好色彩,开始用不同的水彩笔铺色上彩。和陆成华一样,她完全进入了忘我的状态,外面的任何声音都听不见。

  不知道过了多久,盛子越描下最后一笔,站远了细看之后满意一笑,这才发现身边围过来了几个人。刚刚还在编茶叶罐子外壳的陆成华也已经完成了手上的工作,站在她身后。

  看盛子越停下画画,所有屏息以观的人同时松了一口气,发出赞叹:“真好看!”

  陆建华看得抓耳挠腮:“越越你现在画画怎么这么厉害?你说像四哥吧,这画上的人看着好陌生。你说不像四哥吧?一眼就能看出是他。被你这一画,咱们这老屋显得好有味,很有那个……那个艺术感,对!就是这个词,艺术感、高级感。”

  盛子楚的大眼睛里满满都是崇拜,拉着姐姐的衣角悄悄说:“姐,你也画个我吧?”

  徐云英走过来笑着说:“好了,收拾桌子准备吃饭吧?这为了等越越画完,饭菜都快凉了。”

  盛子越这才发现自己饥肠辘辘,太阳正照在头顶偏西,估计快一点钟了。她笑了笑,将画板放在角落,弯腰收拾画笔和颜料盒子。

  陆成华将自己编好的竹皮罐子举到盛子越面前,问:“你看看,怎么样?”

  盛子越接过来一看,眼睛一亮:“真好。”竹子有韧性,圈口收边之前陆成华将陶罐子取了出来。青口篾皮封边之后,一个细竹丝编织而成的宽口罐子就完成了。

  体态浑圆、竹丝细密、古朴可爱,竹编独有的纹理感让这个罐子充满乡土气息,却又多出了一种精致与艺术感。

  “能加一个盖子吗?”

  “能。”陆成华也很喜欢这个罐子。他看父亲做篾活,多是大件。箩筐、簸箕、撮箕、凉席、竹椅、竹床……农村家家都要用到,篾匠工艺讲的是适用、扎实,外表打磨光滑、牢靠不易损坏。没有谁会想到用竹子编这样的小东西,费时又无用,何必呢?

  可是,盛子越的主意给陆成华打开了一扇大门。原来竹编还可以这样玩!

  盛子越说:“你下午做好盖子,我五毛钱买一个,装茶叶送人正好。”

  陆成华慌忙摇手:“哪能要你的钱。就是个小玩意,不值钱的。”

  盛子越很认真地说:“你的手艺值钱咧。这样精致的小竹编工艺品,县城里都找不到,你琢磨着做,我第一个买。你放心,我还能卖出去。”

  陆建华是个小财迷,一听说盛子越还能卖出去,便凑近了问:“一个这样的竹罐子可以卖五毛钱?你多少钱卖出去呢?”

  盛子越笑了:“我老师那里有茶叶,可是包装不行。我琢磨着用这种罐子装茶叶送礼,显得风雅。回头我找老师收一块钱一个,怎么样?”

  陆建华嘻嘻一笑:“见者有份啊。四哥赚五毛是他有手艺不我贪图,你赚五毛么,我要抽一毛钱……”

  盛子越瞟了小舅一眼,真被他的商业头脑征服了。她点点头:“那你给四舅舅打下手,帮我搬运送货,我就给你一毛钱。”

  陆建华抬头挺胸,兴致勃勃:“好嘞!”他连饭都不想吃了,加快速度扒了几口,就去帮忙扯竹条,还催成华,“四哥,你快点吃,多做几个。”

  徐云英有点糊涂,问盛子越:“越越,你告诉外婆,建华、成华到底要干什么?”

  盛子越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鱼汤,抬眼看着外婆,温声回答:“我让四舅帮我做几个茶叶罐子,送给老师。”

  徐云英最为尊师重教,一听送给老师马上催成华:“那你赶紧吃,趁你爸不在家把茶叶罐子做了。要是等你爸回来看你做篾活,又得发火。”

  莫看陆春林平时轻言细语,在这件事情上却有着异乎常人的坚持。陆成华可以打下手,可以在旁边看,但他从来不教,也不允许儿子做篾匠。一旦发现陆成华私下里做篾活,他就会吼:“做什么做!看我一个驼背不够,你也要来吃这个苦啊!”

  陆春林做得最多的,是篾席。上百根竹条铺在地上进行编织,常年累月地弯腰勾背,他的后颈长出一个大鼓包。陆家坪的人都称他为“陆驼子”,虽是戏称,却也刺伤了他的心。

  现在陆成华不好好读书,却喜欢这些手艺活,这让陆春林很不满。在他看来,儿子就应该像良华、信华、星华那样参军、招工、考大学,不要再当农民、手艺人。

  脸朝黄土背朝的农民苦,勤扒苦做落下残疾的手艺人难啊……陆成华整天琢磨篾活手艺,这在陆春林眼里就是不务正业,这是忤逆!

  陆成华从善如流,抓紧时间吃了饭,开始劈篾、拉丝,整出一把细如银丝面条的篾条之后,抱着罐子就进了自己和建华的房间。

  陆建华为了赚那一毛钱,连午觉都不睡了:“四哥,我帮你望风,绝对不让爸发现。”

  盛子越坐在他俩的床上,认真盯着陆成华手上的动作,问:“四舅,你为什么喜欢做篾活?外公为什么不让?”

  细细的竹条如丝如缕,顺序一点不能错。成华一边专注地编织,一边回答:“就是喜欢啊,做这个的时候心很静,什么都不用想,觉得很舒服。爸觉得做篾匠太苦,不让我学不让我做,他想让我读书考大学咧。”

  盛子越皱眉问:“你自己觉得呢?”书中的四舅听了父母的话,复读了三次依然落榜,最后只好回家务农,一生过得平淡如水。

  现在的陆成华读高二,少年锐气还没有被磨平,他抿着嘴沉着脸,内心在不断挣扎。

  他知道自己脑子笨,读书连建华都比不上,和三哥更是天壤之别。别人读三遍就能背下的课文,他读十遍也记不下来;老师讲了无数次的习题,他永远都会出错。

  学校老师恨铁不成钢,用粉笔点着他的额头骂:“你说你又不是不认真,又不是不刻苦,怎么成绩就这么差呢?你用心呐,用心啊!”

  成华很委屈,他是真的很用心、非常非常用心,但书上的那些字就像是会飞的蚂蚁一样,老是四处乱跑,他抓不住。可是在做篾活的时候,不需动脑、只要沉下心就能将经纬竹线编成各种物品,这种成就感让他着迷。

  想到这里,成华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我想做篾匠。”哪怕变成一个驼背,也比读书舒服。

  盛子越专注地看着四舅,非常认真地问:“你知道什么是匠?”陆成华愣了愣,停下手中如翻飞蝴蝶一般的动作,抬起头望向盛子越。

  “匠,是指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盛子越耐心地向他解释。

  造诣?陆成华若有所思。

  “那你知道什么是匠人?”

  “匠人?”陆成华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却不知道为什么从内心升起一种渴望、一种兴奋,仿佛今天外甥的话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极大的变化。

  “重复执着于一件事,把专注、思考带入其中,久而久之,水滴石穿,成为行业翘楚——这就是匠人。”

  陆成华眼中忽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霍地站了起来:“我要当匠人!”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47章 篾匠10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书七零女配有空间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穿书七零女配有空间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