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港城来客1

  这么多双眼睛都盯着自己, 盛子越感觉有些压力。

  她是个心有成算的人,压力越大越能沉得住气。当下便微微一笑,目光在每位老师脸上掠过, 道:“谢谢几位老师登门,我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已经深思熟虑,不会再改。”

  林教授与钱主任对视一眼, 叹了一口气。

  金主任喜上眉梢, 哈哈一笑:“盛同学你做了个非常英明的选择!”他再不愿停留, 从黑色皮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是我们学校对各省状元的额外鼓励, 九月我在京大等着你的到来!”

  说完, 他将信封交给盛子越,转身离开。似乎生怕盛子越改变主意一般, 三步并作两步地下了楼梯。

  钱主任有些失望, 扯了扯嘴角:“那个,我们尊重盛同学的意愿, 祝你今后前途似锦!”林浩强教授还想说什么,转念一想没有再吭声,只微笑着点了点头,准备离开。

  陆桂枝听到林浩强与盛子越的对话, 很感动这位教授对自家女儿的青睐, 想到刚刚他夸赞绿茶不错,便从柜子里取了一罐茶叶,交到林浩强手里, 道:“这是自家做的茶叶,难得教授您喜欢,带点回去喝吧。”

  林浩强没想到还能收到一份意外礼物, 接过后连连道谢。这茶叶罐子是陆成华编织而成,篾条细密,罐体拙朴可爱,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仔细看看,罐子青白篾条相间,隐隐织出一个“茶”字。

  他是学经济的,一看到这个茶叶罐子立马动起了脑筋:“这是谁做的?”

  “我父亲和弟弟是篾匠,他们琢磨出来的。”

  “有没有注册商标?”

  “什么商标?”

  林浩强收下这份礼,投桃报李回赠了几句话:“茶叶与茶叶罐子浑然一体,充满农家之趣,我建议你们给茶叶、茶叶罐子取个名字,申请商标专利,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陆桂枝还有些懵懂,盛子越却听懂了。她走到林浩强跟前,恭敬地问道:“林教授,谢谢您今天对我说的那些话。我有个小舅舅,现在湘省财经学校读大专,市场营销专业。他很有营销天分,不知道可不可以将来考您的研究生?”

  林浩强沉吟片刻,回答道:“大专的话,需要毕业两年之后才能报考研究生。如果你小舅舅有这个意愿,就给我写信吧。”

  盛子越等的就是这句话,她取出纸笔,留下林教授的通信地址。如果能够哄着陆建华考研究生,那就太妙了。如果实在不肯读,让他多和林教授沟通交流也一定收获颇多。

  魔都大学一行三人离开之时,林浩强还一再嘱咐:“盛同学,欢迎你给我写信,有什么经济类问题只管问。哪怕你不读我们学校,我依然希望你多学一些经济学知识。毕竟我们国家不再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人都要有一些经济头脑。”

  跟在钱主任身后离开的王敬辉笑嘻嘻地说了一句:“越越,恭喜你拿了全省理科第一名!有空来王伯伯家给王采讲讲写作文的经验,我让你阿姨做你最喜欢吃的红烧肉。”

  盛子越这个时候才后知后觉,自己如此抢手的原因——我竟然是湘省理科状元?她咧开嘴,笑着点头应了。

  陆桂枝在一旁笑开了花,一家三口对着傻笑了一阵。陆桂枝一会进厨房,一会进卧室,东摸摸西摸摸,高兴得忘记今天中午要做什么菜,嘴里叨叨着:“我的天,竟然是全省状元,京都大学和魔都大学来家里抢人,我家姑娘这是出名了!”

  盛子越看母亲一副傻乎乎的模样,抿着嘴笑:“妈,楚楚今天在她师父那里吃饭,中午就我们三个。你做个西红柿炒蛋、一个青椒炒肉、一个炒青菜就行了。”

  陆桂枝终于反应过来,能够正常思考。她“哦”了一声,进厨房开始忙碌起来,一边切菜、炒菜一边大声问:“我们家要不要摆酒?这大的喜事!”

  盛子越走到厨房门口,倚在门框边对母亲说:“越是考得好,越要低调。妈你多买点高档的夹心糖、酥心糖,有人找你请客你就请他吃糖。别摆酒哈,免得招人嫉恨。”

  宛如一瓢冷水泼了下来,陆桂枝顿时就清醒了。她连连点头:“好好好,听你的。不摆酒、不得瑟,咱都低调一点。”

  盛同裕走过来,拥着女儿的肩:“越越说得对!咱们家本来就过得比别人好,不缺钱、不缺粮、高档电器多,两个女儿又培养得这么出色,保不准有人患红眼病呢,要小心。”

  陆桂枝眼前浮起杨慧芳那扭曲的面孔,若有所思。

  可是,有时候你越想低调,越难低调,实力不允许。接下来的日子,水利局家属楼三楼被人挤爆了。电视台的、广播台的、报社的……一波又一波人马前来采访全省理科状元、采访培养出状元的父母,还有些闻风而来的企业,拿着钱求状元做广告。

  一时间盛子越成为水利局人人夸赞、拿来激励自家孩子的“别人家的孩子”。

  陆桂枝牢牢记得女儿的嘱咐,买了十几斤糖果放在家中,有人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闹:“请客啊请客!”她就抿着嘴笑,一边发糖一边说:“谢谢、谢谢,都是有大家关心才能取得一点成绩,可不敢骄傲咧。”

  大家拿着糖,吃在嘴里甜在心上,都感觉与有荣焉。是啊,这个大家看着长大的孩子高考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整个水利局都有功劳!

  每年六一儿童节工会给会孩子们发文具盒、作业本,见了面同事们也会问问学生们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正是因为有这样良好的氛围,以学习好为荣、以成绩差为耻,所以才能培养出全省的高考状元。

  至于请不请客、摆不摆酒,重要吗?不重要了。

  陆家坪那边,徐云英的嘴更严。陆桂枝、陆星华、陆建华相继考上大学,陆成华开起了竹器店,自家日子越过越好,有生活智慧的她不必盛子越交代就知道为人处世要低调。

  老屋这边大多数人不知道盛子越高考,毕竟她只有十六岁。既然没人问,徐云英自然不会说,何必主动说了招祸害?

  当初桂枝考上大学,不晓得几多人说歪话: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做什么?你们丢这么多钱进去,还不是为别人养的?后来桂枝参加工作后主动贴补娘家,那些人被啪啪打脸了这些酸话才消停。

  盛子越为了躲清净,索性带着画板回了陆家坪。在这里没人问她高考成绩、没人打听她的学习秘诀,更没有追着赶着要她为产品代言。

  徐云英美滋滋地每天琢磨农家美食,立志要把越越养胖点。

  盛子越把林浩强教授的话说给陆建华听,喜得他抓耳挠腮:“考研究生这个有点难……林教授我知道,我们学校上课用的《经济学原理》课本就是林教授主编的教材呢。他说我们应该注册商标?这个流程等我开学回省城……

  不不不,我现在就写信给三哥,让他去打听。我们不仅要把茶叶和茶叶罐子注册商标,还要把我们的陆家竹器都注册喽,别看我们现在店铺还小,将来等我毕业,我就要把它推向全国!”

  一说起做生意赚钱,陆建华就有充沛的情感与精力。

  盛子越想了想,空间出品的绿茶很难保证量产,注册品牌只有一个好处:馈赠师友时有个说法。想到这里,她对陆建华说:“茶叶就叫兰花香,产品LOGO我来设计。陆家竹器店……就叫这个名字吗?”

  陆建华点头。这门手艺从父亲陆春林开始,四哥陆成华将之创新,希望未来还能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叫陆家竹器店最为合适。

  盛子越拿过一支炭笔,在纸上刷刷刷地画了几笔,一个变形的陆字跃然纸面。右边的“击”字既像春笋又似竹林,左边的耳字偏旁化作各种竹器,尽数汇聚在一个椭圆之中。

  陆建华仔细看了一会,眼睛一亮:“好!就用这个。”

  盛子越拿出纸继续琢磨产品的包装设计,茶叶宜雅,竹器则要突显其纯朴、清新、农家之趣。陆建华也学着外甥的样子拿出笔,在一个软皮本本上写写画画,为竹器店的未来发展筹谋划策。

  穿堂风送来阵阵凉意。两人头对头坐在堂屋的方桌边,安安静静各做各的事,一时间只听得到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响。

  屋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盛子越完成最后一笔,抬头望向屋外。有五、六个孩子在老屋前的地坪跑来跑去,手里举着花花绿绿的糖果欢呼着:“哦!大姑给我发糖了!大姑给我发糖了!”

  大姑?盛子越站起身走到门口,正看到母亲背着个军绿色挎包,笑眯眯地从村口土路走过来,一路走一路从包里摸出几颗糖发给小孩子。

  有村民看到,都问:“桂枝有啥好事咧?这么多高级糖可不便宜。”

  陆桂枝笑着说:“这不难得回来一趟,给孩子们带几颗糖吃,没啥。”村民们都冲她竖起大拇指,夸赞桂枝大气,气氛非常和谐。

  盛子越迎上去,悄悄问:“妈,你怎么走路来的?家里有两辆自行车呢。”

  陆桂枝一边回应村民们的问候,一边凑近了盛子越的耳朵:“你舅外公一家子开着小车从港城过来了,让我过来接你呢。车停在村外,不敢太张扬。”

  盛子越有点奇怪:“一家子?多少人?”

  “来了四个人,你舅外公,桂念华,还有我那个大哥大嫂。”

  听说桂念华也来了,盛子越挺高兴。他俩是笔友,常有书信往来,几年不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长高了。

  想到这里盛子越对母亲说:“好,那我这就和外婆说一声,跟你一起回家。”

  陆桂枝犹豫了一下,对盛子越说:“你舅外公在M国做了心脏手术,身体恢复得不错。他这次过来一是想祝贺你高考顺利,二呢,也想见见你外公外婆。我,我不敢替你外婆答应呢,先过来问问。”

  盛子越“啊”了一声,点头道:“好,那你去和外婆、外公说吧。”

  陆建华见大姐和盛子越窃窃私语说小话,笑嘻嘻走过来打断了她俩:“大姐,你们说什么悄悄话?也说给我听听呗。”

  陆桂枝问:“爸呢?”

  陆建华指了指堂屋后门那,隐约听到有人说话,夹杂着竹枝簌簌声响:“爸带着四哥在后山选竹子呢。”

  陆桂枝迈过门槛,走进堂屋,扬声喊道:“妈,爸——”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06章 港城来客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书七零女配有空间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穿书七零女配有空间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