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30

  有的小商人能挣一点是一点,能抠一点是一点。

  毛线铺子最火热,整天热火朝天,庄子中的毛线出了,一车一车又一车。

  每天都络绎不绝,带动了周围的经济,谁让毛线又软,又保暖,穿一层毛衣抵得上十层单衣,关键是还很有型。

  而且京城最近流行起来互送围巾的热潮,皇上和大儒是好朋友,买了最粗的毛线,相互编织,友人之间相互赠送。

  这是多么可亲可贵的友情呀~不少的学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朋友,也纷纷的相互赠送围巾,在寒冷的冬天能围上带着友情的围巾,别提多温暖。

  ‘什么有辱斯文?’那纯粹是放屁,没看到皇上和大儒都在动手吗?这象征着友谊,亲自动手制作的礼物多么有价值呀。

  很多年轻的学子们怼的是理所应当,而且很多老派想法的读书人似乎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老派读书人委委屈屈的想:不行就不行呗,至于这么着急吗?把他们贬入到了脚底。

  还别说亲自动手制作礼物,真的很好玩啊。

  不仅好玩,关键是有的手残的人真的发现了,这个这么简单的围巾都要耗时耗力,而家中的女人们每天都要纺布织布,做衣服这种琐事更别提多么的磨人。

  有心之人可以在各个方面留心。

  还有未婚男女之间也赠送围巾,大红色的围巾,别提多提拉美人的颜值了。

  这导致了毛线也很供不应求。

  而且毛衣铺子中会出售一些染色不怎么均匀,有深有浅的残次品,穿到身上外面再套一件衣服,根本让人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

  关键是保暖性是一样的,这让很多贫穷的老百姓眼睛都亮了,但是这种残次品的毛线,价格低廉,并没有太多。

  很多普通的京城老百姓直跺脚,天气这么冷,挤着等待着残次品毛线的卖出。

  能抢到残次品毛线的贫穷老百姓家,终于也能感受到这不一样的温暖了。

  果然穿到身上自带热度,还有不少的老百姓家中就自己养的有羊,看着羊身上的毛毛,眼睛都闪烁着光亮。

  由此发生了不少的“羊事故”,可着一只羊毛薅羊毛,那可不得把这只羊给薅羊毛薅急眼了,气死自己!

  羊毛成了紧销的货,唐明珠家仓库中的羊毛,虽然很多,但是也抵挡不住,来自全国商户的采购。

  为了明年能够继续干这行买卖,赚的盆满钵满的唐明珠跟钱家和唐家,准备一起干这行买卖。

  唐明珠接受了唐家和钱家的入股,而这一切都是唐钱氏示意,因为唐家和钱家在很多事情上都牺牲了不少的利益,来支持唐大儒的决定。

  也不能让自家的人寒心呀,有钱,大家一起赚。

  唐家和钱家当然也看到了羊毛的趋势,关键是如何由羊毛变成毛线,也是一道技术路的坎。

  钱家和唐家当然欣然答应了,并且主动提出要亲自去购羊毛。

  生意怕一夜暴富,最喜欢的是细水长流,只要还有冬天,只要还寒冷,那羊毛的这项事业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也是长长久久薅羊毛的一条路呀。

  唐家和钱家内部都非常的开心,因为这表示的唐大儒并没有忘记自己。

  族内有不少的族人,因为失去了很多挣钱的路,本来已经非常有怨言。

  现在来了一条挣钱的路,这让很多族内的族人都很开心,毕竟多了一条挣钱的路,大家都能分上不少的钱。

  唐家和钱家的商队结伴而行,准备去和边境的一些异邦进行合作。

  这些边境的异邦人少,势力弱,有些异邦的人数,都不如唐家和钱家本族的族人多。

  唐家和钱家分别找了不同的异邦,和他们签订了购买羊毛的协定,明年收羊毛的时候,会带来他们想要的商品。

  异邦想要的粮食,食盐,各种奢侈品享受的东西应有尽有。

  唐家和钱家只有一个要求:多多的养羊,多多的羊毛,你们这些异邦甚至是不用在养其他的物种,衣食住行,唐家和钱家包了!

  异邦的国王:哇哦,世间还有如此好的事情吗?只收羊毛,羊肉留下,这羊毛可是一批接着一批的,每年都能收割。

  异邦的百姓:这些汉族人是不是傻?如果他们傻才好,我们就赚了。

  唐家和钱家看着这傻乎乎上当的异邦,心想:过不了三年你们都得跪下叫爷爷。

  什么叫做杀人不见血,什么叫做经济制裁,这些你们不懂。

  双方笑的都非常的和蔼可亲,看对方的眼神都充满了怜惜,关心傻子,人人有责。

  …

  治理国家就是一个补补贴贴的过程,司徒皇帝在治理国家,就是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让这艘船行驶的更远。

  “没有外患,必有近忧”老祖宗说的话绝对没有错,这都是经过实验结果外部没有了忧患,司徒皇帝还想着终于可以松快松快了,大冬天的他也不想干活呀,本来想着给满朝文武放个有点长的年假。

  但是事与愿违,总会在关键的时刻出岔子,总会在别人高高兴兴的时候出现差错。

  前因:司徒皇帝下发圣旨,给个地址给各地驻军增派武器,主要就是尽快耗完库存,收敛坏掉的武器,进行重炉重造。

  各地的将军,不管心里有什么事情,但是表现出来很开心呀。

  但是够大量的武器送达各地之后,全程密封,不许人看,工部尚书亲自让人封上的箱子。

  等到各地的将军签字之后,再打开箱子就发现十有八九的武器,全部都是锈迹斑斑,根本不是新武器!

  甚至这些武器的数量根本都对不上,有一些武器都不是铁,都是染成色的木头,这哪是武器?

  要是用这些新的武器去打仗的话,纯粹就是用自己的脖子去跟人家的钢刀去比一比,到底是自己的脖子硬还是对方的刀硬?

  看到来京城皇上的圣旨,还要将旧的刀刃回收,打乱回收,变成废铁。

  ‘是不是当我们京城没有人,是不是当我们没有脾气?!’各地的将军气,抖,冷!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京城的官实在是不把边境兵卒当做人。

  拿着生命在外面抵抗着外敌,原来给粮草抠抠搜搜,虽然每次都能准确的到,也是皇上下了大功夫。

  脾气最直接的当然是边城的李将军的手下,最先耍的脾气。

  “将军,咱们可不能这样善罢甘休!这可不仅仅是兵器都有问题,就连铠甲都是有大问题。

  咱万一要出现点摩擦,非死即伤呀!”

  李将军的手下生气的说道,仅仅是生病了,这就是经常都能把他们这些人的命当做不一回事儿。

  边城李将军先压下自己手下的愤怒,不要意气用事,从长计议。

  “不要乱说话!我相信皇上下旨是为了大家好,只是下面的大臣蒙蔽了皇上。”

  “诸位稍安勿躁,不要让敌人有机可乘,否则伤的都是大家的亲朋好友。”

  李将军凭借自己的威信压下这件事情,并不足以平息手下的怒气。

  “大家想一想,皇上如果真的知道这件事情,会用这些破烂来武装大家的实力?这是皇上的江山,他不会拿自己的江山开玩笑的。”

  “所以大家不要轻举妄动,我写密折,送到京城,告知皇上此事。”李将军解释道。

  “俺不相信,京城的官员蒙蔽了皇上,肯定是高官,掌握实权。咱们可能是无用功,皇上都看不到奏折!”

  边城的将领也不傻,敢做如此大的事情,不怕皇上知道砍头的人肯定是有自己的招数,不让皇上知道消息。

  那最后的苦衷只能由边境的将士们自己吞下“苦果”。

  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过,原来的时候还有官员们经常克扣边境将士们的军饷。

  边城的将领们很不相信京城的官员,纷纷生气,而且不仅是一处边境出现问题,是很多地方都出现问题。

  李将军也皱起眉头,心中也咯噔一声,但是中间思想让他说出一句话:“就算其他大臣在,相信唐大儒不会变!”

  ……

  作者有话要说:第1更。

  我要发红包了,上一章。感谢在2021-07-01 23:24:03~2021-07-02 18:52: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名字不知怎么写 5瓶;兔子大王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65章23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假’大儒成真记完结+番外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假’大儒成真记完结+番外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