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合一第3/4页

经开始思考要如何伪造燕国庆帝遗诏的吕纪和精神大振,迫不及待的道,“那份诏书与玉玺藏在何处?”

    向掌柜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了当的告诉吕纪和答案,目光却始终都看着重奕,“在燕国的庆山行宫。”

    重奕见到吕纪和与宋佩瑜脸上的兴奋,都因为向掌柜的这句话冷却了许多,同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顿时有种自己被排除在外的感觉。

    重奕不高兴了。

    他向来不会委屈自己,直接问宋佩瑜,“燕国的庆山行宫怎么了?”

    宋佩瑜头一次见到重奕这么积极的了解正事,心头立刻涌上老父亲般的欣慰,仔细给重奕解释燕国庆山行宫的来路。

    庆帝原本是前朝名臣之后,祖上是个文官来着。

    前朝轮番被吐谷浑、突厥和契丹轮番暴打,屡次南迁,却终究还是没能逃过灭国的命运。

    屡次南迁的行为也成了自救失败,迁坟成功的笑话。

    前朝彻底没落后,尚且还算完整的大小世家带着号称是前朝后裔的新皇帝,再次一路向南。

    最后在徐州、扬州落脚,强行给前朝又续了口气,就是陈国的前身。

    然后就闹出了二十年换了四十位皇帝,但凡是有前朝血脉的男丁,上到七十岁老翁,下到出生只有三天的婴孩,都坐上过帝位的荒唐事。

    最后硬生生的将前朝血脉彻底折腾没了,出身扬州世家的薛氏家主被前朝最后一位皇帝‘委托重任’,成为新皇。

    五年后,薛氏家主改国号的为‘陈’,就是现在的陈国。

    外族终究是只知道蛮横掠夺的莽夫,没法长久的占据中原的土地。

    在陈国热热闹闹换皇帝的那些年,被吐谷浑、突厥和契丹占据的雍州、翼州、兖州、青州又陆续回到了中原人的手中。

    这些中原人才真正能称得上是收复河山。

    庆帝的父亲就是收复河山的人之一,他带领家族弃文从武,坐拥北方面积最大的雍州与翼州,占九州面积的七分之二,成为当时手下土地最多的诸侯。

    可惜他命不好,没来得及称帝就驾崩了。

    留给庆帝的是仍旧没被打服气的吐谷浑和突厥,还有尚且没建造完的行宫。

    那座行宫正是庆帝的父亲为自己准备的皇宫。

    父亲的死,对庆帝的打击很大。

    内忧外患之下,他忍痛叫停了‘皇宫’的建设,设咸阳与洛阳为双都。

    庆帝还用他的帝号给没修完的‘皇宫’所在的地方命名。

    久而久之,那座刚打完地基,就从皇宫变成行宫的地方,虽然不在山上,却被燕国的人称作庆山行宫。

    庆山行宫不仅对庆帝意义重大,对燕国同样意义不凡。

    因为庆帝将太庙搬到了庆山行宫。

    可以说庆山行宫的守卫半点都不比洛阳皇宫的差,甚至因为来往的人没有洛阳皇宫多,反而会更严格一些。

    先不说庆帝藏在庆山行宫的遗诏和玉玺是不是早就被发现了,他们就算知道遗诏和玉玺就在庆山行宫,想在不惊动燕国的情况下,将遗诏和玉玺拿出来,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从向掌柜口中的得到的消息让宋佩瑜与吕纪和十分满意。

    虽然要怎么利用这件事,还需要回到咸阳后再从长计议,但宋佩瑜却不吝啬先将答应了向掌柜的事落实下去。

    向云摇身一变,从卫国的游商,变成了重奕的护卫。

    从七品的羽林史,与来福品级相同,正好让来福带带向云。

    养好了向云,他们才能从向掌柜那里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

    以赵国与燕国之间的仇恨,再开战不过是时间问题。

    等到燕国从曾镇的事上缓过来,肯定又要盯着犹如眼中钉肉中刺的赵国咬。

    向掌柜果然没让宋佩瑜失望,向云刚上任,他就端了盘亲手做的精致点心来给重奕请安。

    期间仿佛不经意的说了许多燕国皇宫中发生过的往事。

    对于重奕来说,是纯听故事。

    在‘恰好’也在场的宋佩瑜眼中,却不亚于私人小课堂。

    燕国皇宫的‘趣事’远远没有卫国皇宫的‘趣事’劲爆,奈何‘说书人’之间的水平差的委实有些多。

    久而久之,连重奕都更喜欢找向掌柜,不,现在又是向公公了。

    连重奕都更喜欢听向公公讲故事。

    卫国八皇子刚‘失宠’的时候,还短暂的惊慌过。

    不仅又爆出了好几个让人难以置信是发生在皇宫的大八卦,还对向公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向公公见过的刁蛮主子太多了,三言两语就能将卫国八皇子哄得傻笑连连,完全忘了他原本来找向公公是为了什么。

    后来卫国八皇子发现,安公公的规矩极严。

    他就算是‘失宠’了,在行宫中的地位也没变,还能过混吃等死的生活。

    于是卫国八皇子不仅原地躺平,平静接受了他已经是昨日黄花的事实,还会为了好吃的糕点,主动去讨好的向公公。

    短短一个月,卫国八皇子竟然胖了二十斤。

    宋佩瑜不得不怀疑,卫国八皇子是故意吃胖。

    这样等赵国打算将他的身份昭告九国,或者打算用他在卫国换取利益的时候,卫国八皇子就能死不承认。

    考虑到这点后,宋佩瑜单方面决定,要开始限制卫国皇子的饮食。

    他专门让金宝去吩咐行宫正殿厨房的人,给卫国皇子供应的吃食就按照他与吕纪和、柏杨的来,可以酌情再加半份,决不能让卫国皇子吃的像重奕那么多。

    时间转眼就到了十一月。

    按照宋佩瑜等人原本的计划,他们如今已经回到咸阳了。

    却因为突然的地震和其他事情,直到现在才准备启程。

    奇货城的生意已经走上正轨,宋佩瑜完全能放心的将奇货城交给盛旺。

    蔚县赶在地冻之前就打好了新城墙的地基,终于在下雪之前,彻底将新城墙盖好了,慕容靖会护送他们回咸阳。

    慕容靖的副将则会暂时留在奇货城,以便时刻注意曾镇那边的情况。

    不得不说,曾镇的金矿当真不负它的盛名。

    用一个字形容,多。

    用两个字形容,很多。

    用三个字形容,非常多。

    ......

    总结:多多多!

    两万边军挖了将近一个月,仍旧能轻而易举的从曾镇挖到金矿。

    从半个月前,两万边军就变成了五万边军。

    慕容靖将他在赵燕边境驻守的亲兵也调过来了,为了节省时间,没送折子回咸阳等待永和帝准许,是慕容靖的手书加公印,再加上重奕的公印,直接调兵。

    赵军要在今年落雪之前,尽可能的将所有在地面附近的金矿都挖走。

    不出意外,明年赵军就不会再到曾镇了。

    当初来曾镇的时候,只有重奕、宋佩瑜、吕纪和与柏杨,还有一辆来源于土匪的马车。

    如今准备回咸阳,竟然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

    从咸阳送来照顾他们的人、参与过新纸制作的所有人、卫国皇子、向公公和向云、还有向云的整个商队......

    既然要施恩,自然要做的滴水不漏。

    宋佩瑜特意让金宝去问向云,他的商队要怎么处理。

    向云先将商队中只听卫国二皇子话的人交代了,然后表示想与商队的人单独聊聊。

    与商队的人聊过后,向云主动求宋佩瑜,能不能让他商队的人也跟去咸阳。

    向云商队的人都和向云差不多。

    不是孤儿,就是父亲或者母亲亡故,他们无论是跟着还活着的父母,还是被丢去有学血缘关系的家人那,最后都会逐渐成为‘家’中的免费仆人。

    向云虽然是孤儿,但向氏毕竟是世家,为了面子好看,也至少要将向云养到能离开族学的年纪。

    当然,向云在族学期间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解压工具,完全不在向氏本家的考虑之中。

    向云商队的人,大部分还不如向云。

    他们小时候,连吃饱饭都是问题。

    所以向云商队的人,大多都与向云一样,对卫国没什么特殊牵挂。

    开始给卫国二皇子办事后,就被套进去了。

    他们没法脱身,也不能脱身,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如今听闻向云要去赵国咸阳生活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62章 三合一第3/4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在乱世做权臣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我在乱世做权臣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