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三合一第2/4页

复杂的安公公听了来福的话,抬起眼皮去看来福脸上的神色。

    见来福眼角眉梢都是担心,并没有幸灾乐祸或者期待的意思,安公公才不轻不重的拍在来福的头上,“办好你的差事,少想这些有的没的!”

    来福动作夸张的捂着脑袋,连连给安公公赔罪,求安公公别将他随口胡说的话放在心上。

    安公公故意板着脸让来福多求了一会,估摸着来福长了记性,才松口保证不会再记得这件事,让来福回重奕身边办差。

    等彻底看不见来福的身影,安公公才深深的叹了口气,摸着挂在脖子上的钥匙去找账册。

    来福不知道重奕突发奇想的让他整理账册是为什么。

    他却大概能才出来些缘由。

    安公公宁愿他什么都不知道。

    起码什么都不知道,就不必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勤政殿传出永和帝被重奕气到昏过去,或者永和帝提着大刀追着重奕跑的消息。

    三清保佑,肃王府只有一个小郡王委实太单薄了些,最好能再带来几个弟弟。

    宋佩瑜正想抽出时间好好与宋瑾瑜谈谈,起码......不至于像防狼似的防着重奕。

    由楚国襄王带领着去西域的商队,时隔两年后终于回到咸阳。

    与此同时,楚国也传来消息,让宋佩瑜心心念念的出海船队,也在出发一年后回到楚国。

    短暂的修整后,就会马不停蹄的赶回赵国。

    宋佩瑜顿时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归来的商队上。

    带队的楚国襄王肉眼可见的瘦了很多,面容也比两年前看着苍老,精神却很不错,双目中的色彩与比他年轻许多的人几乎没有差别。

    他带着赵国人去西域之前,宋佩瑜曾给他个小册子,说是在各种古籍上抄录下来的只在西域存在的东西。

    宋佩瑜希望襄王能找到这些东西,并带回来。

    襄王出发的时候,还笑宋佩瑜过于天真,竟然会相信所谓的‘古籍’。

    他年轻时刚开始走西域商路,尤其是第一次走西域商路的时候,也如宋佩瑜这般天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相关古籍,以为只要他准备的足够充分,就能让西域之行更顺利些。

    结果就是襄王险些被那些‘古籍’坑死。

    吃过无数次亏后,襄王才明白,世面上流传的所谓古籍,大多都是从小就没去过其他地方,甚至连出生的县城都没离开过的人,自娱自乐写出来打发时间的东西。

    等到手头没钱的时候,这些人便用这些随便写出来的东西从经过的游商那里换钱。

    游商们大多都知道所谓‘古籍’的真面目,最多也就给这些人个笔墨钱,当成话本子买下来。经过一些特殊手段处理做旧后,再卖到别的地方,就逐渐变成了真正的‘古籍’。

    有格外好的故事,游商还会专门找人将‘古籍’上的内容抄写在能保存更久的羊皮纸上,好让‘古籍 ’能卖更高的价钱。

    心思比较多的游商甚至会特别留意谁的‘古籍’比较畅销,专门花费比较高的价格与那个人达成共识,让那个人长期稳定的提供新‘古籍’。

    最让襄王无可奈何的是,就算他在吃亏后,专门找来能分辨做旧还是真旧纸张的能人,还是不能避免被骗。

    因为几百年前的文人和游商,与现在的文人和游商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假古籍变成真古籍,仍旧不是襄王想要的古籍。

    就算运气好收集到的是真古籍,作者当真去过西域,也不能保证作者会不会在写下古籍的时候使用‘春秋笔法’,稍稍省略些不愉快的事,在愉快的事上多花费些笔墨。

    总之离不开‘面目全非’四个字。

    襄王想与宋佩瑜说别抱太大希望,却不知道该从何开始与宋佩瑜讲解各种‘古籍’的大坑。

    各种优美的语言在嘴边打了个转,襄王也只是拍了拍宋佩瑜的肩膀,认真的告诉宋佩瑜,他会尽量按照宋佩瑜给他的小册子找东西,但不能保证会找到。

    然而到了西域后,襄王却发现他的这次西域之行,似乎和从前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样。

    首先赵国作为九州距离西域最近的国家,本身又财大气粗,能给商队提供襄王完全想象不到的完美后勤。

    正式进入西域范围后,他开始按照宋佩瑜给他的小册子找东西,居然能一找一个准。

    就算暂时不能找到册子上的东西,也会从当地人口中得到这些东西的大概位置,大多都是些在西域随处可见的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襄王还总会抱着册子躺在草地上怀疑人生,难道他买‘古籍’除了上当再也没有别的作用,是他的问题?

    不,襄王坚决不肯承认买‘古籍’就上当是他的问题。

    那就只能将缘由归结到宋佩瑜和赵国身上。

    以宋佩瑜这种碰什么,什么就能赚钱的体质,买到的古籍都是真的,似乎也不是什么格外稀奇的事。

    另外不得不承认,自从奇货城建立并日渐繁华后,奇货城的热闹程度已经无限接近于江南。

    有数不清的商人趋之若鹜的带着珍藏来奇货城,只为给珍藏的宝贝找个好买家,卖个好价钱。

    宋佩瑜作为实际把控奇货城的人,手上有好东西简直再正常不过。

    找了无数个理由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襄王终于将前所未有的兴奋悉数压抑在心底,几乎将所有心思都放在收集小册子中记载的东西上。

    能被宋佩瑜看上的东西,准差不到哪去。

    以楚国和赵国的友好关系,赵国吃大肉,楚国说不定也能捡剩骨头。

    万一这里面真有良种,大不了他们楚国花钱买,或者他辛苦些,回楚国后,再带人去一次西域。

    宋佩瑜听闻襄王说,册子上的东西已经找到十之八九,也是大喜过望。

    从西域带回来的所有东西都被摆放在专门的院子里,宋佩刚进入院子,便被顶着雪白棉球的植物吸走所有目光。

    是他心心念念的棉花!

    除了棉花之外,西域商队还带回来辣椒、茄子......苦瓜等赵国没有的蔬菜。

    宋佩瑜的口水不争气的从眼眶中流出。

    他已经二十多年没吃过辣椒了。

    宋佩瑜在这里待了整天的时间,将商队带回来的每一样东西都记录下来。

    直到太阳西沉,才将所有东西分类放好,宋佩瑜交代金宝将整理好的册子再抄写一份送去东宫,然后带着等了整天的襄王去吃东西。

    也许是想在外人面前给重奕与宋佩瑜留点面子,这天没有宋氏的人等在院子外准备接宋佩瑜回家。

    直到宋佩瑜、重奕与襄王一行人从茗客楼出来,宋佩瑜都没看到兄长们和侄子们的身影,一时之间,竟然站在茗客楼门口不知道该做什么。

    重奕拍了下宋佩瑜的肩膀,低声道,“与我回东宫?”

    虽然语气十分平静,没有任何急切的意思,但仿佛钩子似的要将宋佩瑜勾住的目光,已经将重奕心底的想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01章 三合一第2/4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在乱世做权臣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我在乱世做权臣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