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第2/4页

出来了,只要还有些良知的人,就不能不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感到脸红。

    就连顾副主任也觉得没脸再逼着夏菊花替其他地区宣传了,带着些抱歉的语气说:“夏菊花同志,你太能干了,倒让我忽略了你的年纪。郑科长说的对,你有精力的话就替他们宣传一下,没有精力的话,只专心宣传好承平地区的产品就行。”

    重活一辈子,一直刻意不去想自己年纪的夏菊花:总觉得你们在说我老,我还有证据。

    有了顾副主任的话,当晚真的没有人打扰夏菊花休息,让她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虽然觉得身上还有些发酸,夏菊花活动了一下也就不当一回事儿了。

    这一次再去博览会的路上,就有人主动要帮夏菊花拿苇皮,夏菊花认出这位就是懂粤语的人,人家帮着她翻译了几次记者的话,现在又主动示好,夏菊花就没跟他客气,由着他把苇皮抱在怀里。

    “夏大姐,我是承安地区的,姓邓,你叫我小邓就行。”见夏菊花肯把苇皮交给自己,小邓连忙做起了自我介绍。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夏菊花来参加博览会,是为了把编织品卖个好价钱,又不是来得罪人的,所以面上不带一丝芥蒂的跟小邓聊了起来。

    说的也无非是承平地区有哪些产品,承安地区与承平地区的有哪些不同。不得不说小邓能来参加博览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介绍起本地区的产品来头头是道,即不引人反感也不显得刻意,还让夏菊花记住了他们的产品。

    于是再一次被国际友人包围之后,夏菊花就有意打听了一下他们需要哪些产品,如果承平地区没有而承安地区有,她不介意让小邓过来介绍一下,给承安地区也拉了几份订单。

    当然收获订单最多的,还是非承平地区莫属,加上限制购买的条件加持,更让国际友人们觉得平安庄的编织品一件难求。

    不光华人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心理,国际友人也同样有这种心态,听说一人只能买一套样品,头一天还没什么人问津的笔筒和字席,都成了抢手货,还接了几个上千的订单。

    考虑到平安庄现在苇杆所剩不多,再想要收得等到秋天苇子长成,夏菊花不得不提醒郑科长,让他把交货时间尽量拉长些——哪怕是省供销社可以从外地给平安城调拨苇杆,那也有一个时间过程不是。

    看来编席组又得招人了。夏菊花想到漏粉房搬到粉条厂之后,编席组的人把那三排房子都坐满的情景,介绍产品的脸上不由浮现出笑容。

    “夏,夏,我可以跟你合影嘛?”有人用生硬的华语跟夏菊花提出请求,夏菊花看了郑科长一眼,得到他肯定的表示,便笑着同意了。

    不想照完一个还有一个,甚至有人通过翻译,请求夏菊花摆出编东西的姿势,自己站在她身后合影的。夏菊花想着摆姿势也是摆,还不如直接上手编东西,看起来自然些。

    结果昨天听人说后,今天才过来的国际友人们,见到夏菊花十指如飞一会儿就编好一个小辣椒,鼓掌的鼓掌,拍照的拍照,想拉着夏菊花合影的拉着夏菊花合影,没轮上合影的就看L省展位的其他东西。

    小邓抓紧时机给看承安地区东西的友人们,介绍着产品,还学着夏菊花他们的样子,打开一样展品的包装,请友人们现场品尝。

    于是L省展们上越来越热闹,其他地区的代表终于省过神来,学着小邓的样子努力跟国际友人们交流。可惜这个年代的英语还没有普及,一些小语种更是无从谈起,没有翻译光靠比划,往往是鸡同鸭讲。

    “林翻译,麻烦你过来一下。”有人见林翻译一直围着夏菊花转,而自己又实在不明白国际友人比划的是啥,不得不向林翻译求救。

    林翻译有些为难——昨天顾副主任已经给他下了死命令,必须保证夏菊花和国际友人们的交流,现在他是该留下还是离开,真是让人头疼。

    夏菊花看出林翻译的为难,不在意的说:“林翻译,你先过去吧,我这边编样东西给大家看,应该不会有人提问。”

    前几次夏菊花开始编东西之后,国际友人们确实十分安静,林翻译歉意的向夏菊花点了点头,走向喊他的人。夏菊花又坐下,拿起几根苇皮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21章 第 121 章第2/4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极品婆婆手册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极品婆婆手册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