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 144 章第2/4页

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记了,五爷不知道该说啥好:“你不是说上回酸辣粉的包装袋上,都已经印了生产厂家吗,上头印的是啥名?”

    “就是平安庄粉条厂呀。”夏菊花没觉得有问题。

    五爷便问:“头一批酸辣粉跟第二批酸辣粉包装不一样,人家部队首长都特意打电话过来问,这回要是生产厂家又换名字了,人家是不是还要问?老因为包装让人家操心,不合适。”

    这种可能性不仅有,还很大。毕竟夏菊花隐隐猜测,部队首长所以如此重视酸辣粉,是为了不久的将来做准备——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有预兆的,领导们不会一点都没有觉察。我们这个民族更善于防患于未然,提前做些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所以她与五爷到粉条厂的头一件事,便是让常会计去找人做厂牌,名字就定为“平安庄粉条厂”。哪怕是在跟五爷互嘲斗嘴的李长顺,都没觉得夏菊花独断专行,所有人顺利的接受了这个事实——上次讨论没过几天,何必再讨论浪费时间。

    夏菊花的紧迫感更重了,她顾不得那三个生产队长,是如何跟牛队长抢五爷孵出的第二批小鸡,也顾不得再劝刘志双早点去地区供销社报到,一心一意扑到了粉条厂建设上。

    哪怕是在平安庄漏粉房往粉条厂搬设备的前一天,夏菊花都没让大家停工,而是边干边搬:已经开始绞好的红薯浆,仍留在漏粉房里晾干,该漏粉的社员也不能停,接着漏粉儿,直到把已经调好的浆全都漏完,才把盛粉团的铁盘搬到粉条厂那边去。

    不是没有社员担心,这么连湿带干的搬到粉条厂去,平安庄生产队有点儿吃亏,将来帐怕是不好算。夏菊花听都没听,把手一挥说:“以后都是一个厂子了,算那么清楚,人家调试设备、建厂房你咋算?”啥时候了,还计较这点儿小钱。

    说话的人本就是提一句,被夏菊花打断哪儿还敢再磨叨,乖乖去搬东西了。陈秋生看着越来越空的漏粉房,很文艺的对夏菊花说:“原来热热闹闹的地方,现在突然都搬走了,还真让人心里空落落的。咱们建漏粉房的情景,好象就在眼前一样。”

    夏菊花看着陈秋生直摇头,如果现在漏粉房搬走就受不了,很快到来的包产到户,将把农村集体劳动变成过去式,陈秋生还不得更难受?

    见她摇头,陈秋生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很快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没事,反正我也得到粉条厂上班,马上又跟大伙在一起了。”

    陈秋生到粉条厂上班,是一开始商量办粉条厂的时候就说好的——最先漏粉的是平安庄生产队,最先制做酸辣粉的也是平安庄生产队,掌握调料制做的还是平安庄生产队,所以陈秋生负责粉条厂日常管理,大队和别的生产队干部一点异议也没有。

    谁让夏菊花自己也看好陈秋生,觉得他是最可以信赖的人之一呢。

    当然粉条厂的正厂长就是夏菊花,陈秋生是负责生产的副厂长,会计则暂时由大队常会计兼任着,额外给他发一半的工资。

    对于自己只拿别人一半的工资,常会计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吃亏,反而尽心尽力。因为他本身一天十个工分照常记着,等于是比别人每个月多出一份工资来。

    要知道粉条厂普通工人(进了厂,以后就称工人吧),每个月的定额工资就是二十四块钱,一半也有十二块,不想拿的是傻子。

    为啥给普通工人定下二十四块钱的工资,夏菊花等人也是计算过的:想让社员们愿意到粉条厂干活,就得让他们的收入比在生产队种地高。

    除了平安庄生产队去年工分值是二毛六外,其他四个生产队每个工分值最高的只有一毛六,三十天算下来满工是四十八块钱。

    可真拿到社员手里,至少得折半,因为大家得交口粮工分。再加上有个头疼脑热上不了工、家里有事儿上不了工、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还是个上不了工,所以一年到头能记满三百六十天工的普通社员很少,能记满三百天的都是凤毛麟角。

    这也是为啥看着工分值不低,可其他生产队一般社员,一年能挣上一百块钱都不容易的原因所在。到粉条厂来上班,一年能挣二百多块钱,还是在厂房里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大家不愿意来才怪呢。

    城里工厂一个月十八块钱的学徒工资,有得是人抢着干。

    当然平安庄社员的收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44章 第 144 章第2/4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极品婆婆手册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极品婆婆手册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