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四大才子第1/2页

    远远的楚歌便看见了城门处等待的一架马车,旁边还站着三个同样儒生打扮的年轻公子。

    左边那个是文士卿,同样出身新安县,已经是九品修身境,在同龄人中算是天赋出众。

    中间是徐祯,家父是朝中大夫,同样出身儒家,很有名望,所以即使没有入品也得以入书院。

    右边的是一个肥圆的胖子,叫做祝山,家里有万顷良田,是不折不扣的当地大户,银子使到位了,也勉强让书院的夫子收入门下,只是个记名弟子。

    这三个人和楚知安平素在书院称兄道弟,合称“四大才子”,名头不少人都知道。

    但是论起文才,这里面有真材实料的只有楚知安一个。

    这次的洛水游船,也称得上风雅趣事,所以四大才子都到齐了。

    在楚知安的安排下,四人做了相互间的介绍。

    “人到齐了,那便出发吧”,徐祯开口道,率先上了马车。

    洛水正在洛邑城外不远处,这年头用水不便,像洛邑这样的大城都建在河流边上,方便取水。

    一路上倒是见了不少行人,有人骑马,有人驾车,还有人在步行。

    等到了河岸旁边,只见道路两旁游人如织,小商小贩夹道吆喝,很是热闹。

    尤其是洛水河面上,条条花船灯火通明,河面上还飘着花灯,有不少大户人家的小姐在丫鬟的陪伴下叠纸船,放上一截点燃的蜡烛做成灯船,再塞上许愿的纸条,顺着洛水飘荡。

    楚歌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热闹的场面,他很感兴趣,靠着车窗向外张望。

    马车很快便到了渡口,已经有花船在等候了,一行人上了一个三层高的花船,正是当晚的十三钗之一。

    到了船上,来往的人明显是非富即贵,很多都是身着绸缎金玉满身。

    旁边有一个小厮过来迎接,等听到是云山书院的学子后,神色明显恭敬了许多,收了五十两银钱,便将几人带到了二楼的一处雅间。

    雅间里有点心瓜子之类的零食,还温着热酒,身形肥胖的祝山点了两个歌女,一边唱着小曲,一边喝酒。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花船开动了,沿着波光粼粼的洛水河前行。

    “这是去往何处?”楚歌拉住一个歌女,问道。

    “今夜是花魁评选之时,地点就在桂月楼,各位客人只需在花船上便可观看歌舞”,歌女回道。

    花船行了大约两里地,过了洛邑的水门,已经进到了城内,水流开始平缓,船身慢慢停泊在岸边。

    岸上有一处十米多高的高台,能容纳百余人,四周灯笼高悬,将高台映得灯火通明。

    听着小曲,喝着热酒,不多时,众人便有些醉了,楚歌开始打听情报:“诸位可知杨林?从书院出去没几年,便已经坐上了提刑司司寇的高位。”

    “自是晓得,此人文采出众,很快便在书院中扬名,博得公主殿下青睐,这才有了大好前程”。

    酒酣耳热之际,徐祯也放开了拘束,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你们不知道,那杨林早就娶妻了,后来结识了公主,便忘了糟糠之妻,可惜了大好才华。”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三十一章 四大才子第1/2页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这个战国有问题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这个战国有问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