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采访110

  县领导解释:“梁厂长的意思她也是为自己修路,没必要弄得大张旗鼓人尽皆知。你们以后再往这边来,可以坐公交车。市里有辆公交车直达这边,终点就是咱们食品公司。”

  这班公交车还是县领导去市里死缠烂打磨的。

  主编也没料到梁好运才貌双全,忍不住说:“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梁厂长做到了。梁厂长这么年轻,后生可畏啊。”

  县里即将出来以为青年企业家,县领导与有荣焉,“梁厂长不错!就说咱们这个工厂,别看就几个车间,其实都是规划好的。梁厂长特意请帝都大学建筑学院的老师设计的。”

  往常只听说体育馆、地标性建筑请人设计,一个小小的食品厂这么讲究,几人还是第一次听说。

  来的路上怎么也没想到梁好运身上这么多故事,记者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她的工作。

  主编倒是不急:“梁厂长,能不能带我们看看?”

  “可以。不过远处都是荒地。能看的也就这边。”

  管中窥豹。

  只是生产生活区就足够了。

  主编:“从哪儿开始?”

  “车间吧。离的近。生活区在后面。”梁好运道。

  众人跟随梁好运先去方便面生产车间。

  梁好运过于年轻,主编没对这个食品厂抱有太大期待。然而一进去,他就意识到他先入为主了。

  主编去过大型国有食品厂。那里的工人穿着工作服,好运食品厂的工人也穿着工作服。窗户都是玻璃,里面亮堂堂的,工作服又是白色的,主编一眼看去,就觉得特别舒服,整洁。

  “你这个厂,挺规范啊。”副主编道。

  梁好运:“也不是很规范。我打算过几年多给她们配上一次性口罩。”

  “因为资金问题?”记者趁机问。

  梁好运:“买口罩的钱有,只是买了口罩就没法再盖厂房了。这边的情况你们一路上也有看到,好多村子的妇女同志都没工作。我就让她们平时多注意些,先紧着车间。不过你们不用担心,她们每半年检查一次身体。”

  记者惊呼:“检查身体?”这点很多国企都做不到。

  “我们是做食品的,应该小心,应对消费者负责。”梁好运想到体检报告,“她们去年年底的体检报告我去拿的,都在我办公室放着。”

  记者笑着说:“一会去您办公室聊。我们可不可以拍张照?”

  “可以。希望你们不要拍到这边的配料。”梁好运指着堆放在墙角的东西。

  摄影记者道:“梁厂长放心,走之前会先让你检查一遍。”

  众人顿时身体僵硬。

  摄影记者奇怪:“她们这是,怎么了?”

  梁好运笑骂:“一个个没见过记者,听你要拍照紧张的不敢动。”

  “啊?不用紧张,不用紧张。”摄影记者道:“那我回头再拍吧。”

  此言一出,众人该干嘛干嘛。

  摄影记者就在此时按下快门,拍到一张很自然的照片。

  梁好运:“我们去八宝粥车间看看?”

  众人跟上去。

  八宝粥车间也很规范。

  随后梁好运又带她们去食堂。

  食堂大妈们看热闹,一见来突然来这边,拎着小马扎,端着菜盆就往屋里跑。

  记者还想问,她们怎么了。想起刚才的事:“又紧张?”

  梁好运点头:“都是些农村婶子大娘,以前只知道种地,都没见过报纸,更别说你们这些记者了。”

  记者被恭维的很高兴,到食堂又是一惊。

  板凳和桌子像是铝的又像是铁的,颜色统一,有的歪了斜了,乍一看都看不出来。

  记者和主编都没料到,梁好运把细节做到这份上。

  县领导见状,很是高兴,提议去后面的生活区。

  生活区两栋楼。因为工人不多,不论男员工宿舍还是女员工宿舍,都只有一楼住人,二楼空空的。

  宿舍院里干净,不过也乱,到处晾着鞋子和衣服。这点反倒让几人确信,工人都是真的,不是梁好运请来应付他们的托儿。

  记者对此行很满意,不过她要采访的人是梁好运本人,于是提出回办公室。

  采访内容是报社决定的,一些常规问题,比如什么触发她办厂,办厂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梁好运不好说她抽中彩票,只说她爱人给的钱,她跟她爱人的朋友合办的。也多亏他们信任,才让她当这个厂长。

  记者奇怪:“他们都没空?”

  “我爱人是帝都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今年毕业。他有自己的理想。”梁好运这话一出,主编和副主编都惊着了。

  记者也是许久才合上嘴巴,“你爱人的朋友也很厉害吧?”

  “他的公司在城东,向东服装批发市场,整整一栋楼都是他的。”

  记者惊呼一声:“他是不是也很年轻?”

  梁好运点头:“刚开始建这个厂房的时候有点困难,幸好另一个朋友帮我们一把,就是龙腾电脑公司的段总。他卖电脑,不过不懂,有什么问题都是请教我爱人。”

  “据我所知计算机系不教修电脑啊。”副主编开口。

  梁好运笑道:“是呀。可是会修电脑的人少,他的电脑出了问题只能自己上。修的多了,久病成良医。”

  “原来如此啊。”记者又问:“他们是你爱人的朋友,想必不是很大吧?”

  梁好运:“向东服装批发市场的刘向东,跟我爱人是高中同学,二十出头。段总三十多岁。”

  “都是青年才俊啊。”主编感慨。

  梁好运点头:“有他们帮忙,我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不值一提。”

  记者这些年遇到不少叫苦叫累的。其实也是真苦真累。梁好运看起来很忙,她却不抱怨,记者对她感官很好,“你在电话里提到,希望我们把你们厂的地址登到报纸上?”

  梁好运点:“是的。我们好运食品公司的食品物美价廉,希望他们能来平安县多多支持。这样可以吗?”看向主编。

  主编笑着道:“不必这么麻烦。”对记者说,“开头写,我们要介绍的这个青年企业家是位于平安县,然后地址,好运食品公司厂长梁好运。顺便提一下这边的路很好。具体的你回去再润润色。”

  “没给你们添麻烦吧?”县领导忙问。

  主编:“不麻烦,不麻烦,我们也是为人民服务。”

  “那就太谢谢你们了。”梁好运道。

  主编道:“你应该谢谢自己。梁厂长,是你办企业的态度让我们不虚此行。梁厂长,对于未来,有没有具体计划?”

  梁好运道:“计划是有,但没太多资金。即便有资金也不能过快。我没有办企业的经验,步子迈太大可不好。好比盖房子,基础打牢,往后想盖多少层盖多少层。不然只是空中楼阁。”

  记者问:“梁厂长不担心机会不等人?”

  “我只听说过机会总是留给早有准备的人。”

  记者讶异。以前听周围老乡说,梁好运只有初中学历,没想到梁好运如此机智,“听说梁厂长初中毕业,不可能是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吧?”

  梁好运这次没再隐瞒:“我的事你们可能看过。三年前七八月份吧,有一篇报道,儿子和儿媳妇把婆婆害死,他们的女儿又顶替无父无母的侄女——”

  “你就是那个梁好运?!”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这篇报道不是《青年报》登的,而是刊登在检察报刊上,然而因为这件事在教育局和普法教育两处掀起了轩然大波,记者至今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报纸上没有刊登梁好运的真实姓名,但当初这事在市里闹了许久,看过报纸的都知道她叫什么。主要还是因为她的名字跟她的经历比起来,更像一种嘲讽。

  记者看到梁好运点了点头,顿时不知该说什么,难以用语言形容她现在的心情。

  只因他们做梦也不敢想,那样的女孩子还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还能带领一群农村妇女创业。

  记者平复一下内心的激动,对她领导说:“我觉得得两期。”

  主编也没料到有这一出,“梁厂长,介不介意我们把你以前的事,一起刊登出来?”

  “不介意,我行的端做得正。”梁好运笑着说:“写出来也好,一来普法,二来也能激励那些在苦难中的人,无法像我一样幸运,也可以来我的公司上班。”

  记者对她越发佩服,哪怕是场面话,人家能想到也挺厉害的。

  “梁厂长,你当初决定办厂也是这样想的?”记者问。

  梁好运摇了摇头:“那倒没有。我没那么高尚。”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46章 采访11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好运的九零年代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好运的九零年代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