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良心企业151

  “你老板做的东西,你肯定说好。再说了,你也不敢说不好。”张悦芳道。

  舅爷的儿子尴尬了。

  张跃民:“你去街角小卖部买两瓶比这个稍稍便宜点的,她就知道一分钱一分货了。”

  舅爷的儿子当即起身。

  张奶奶反倒想起一件事,只顾招呼亲戚吃东西,忘了给小辈压岁钱。

  亲戚来的多,孩子也多。张奶奶准备了一沓红包,每个里面都装两块钱。小孩子有,大孩子里面不上学的都没有。

  手快的小孩把钱掏出来,长辈们一看是两块,就觉得太多了,给一毛两毛是个意思就行了。

  张跃民接道:“正好,拿去买八宝粥。”

  一众孩子眼巴巴看着长辈们。因为之前得了压岁钱都上缴,没有长辈的允许,压岁钱是张奶奶给的,孩子们也不敢拿去花。

  舅爷和姑奶奶家的年轻人都在梁好运厂里上班。张跃民的面子自然得给。姑奶奶就收走几个,给孩子留几个:“这些够了,去吧。”

  一众孩子一窝蜂的全跑出去。

  片刻,买回来一堆零食和两瓶八宝粥。

  张爷爷为了证明梁好运的八宝粥好,当即扔锅里。大概半小时,拿出来给张悦芳喝。

  小孩子忍不住伸手。

  张爷爷递给孩子,又打开一瓶好运牌八宝粥。

  张跃华去厨房拿几个碗,张爷爷把八宝粥倒碗里,小孩子拿着小勺子搅啊搅。

  舅爷皱眉:“不喝搅什么?”

  “这个咋没莲子啊?”小孩子指着他自个买回来的,“上面写着莲子八宝粥啊。”

  舅爷:“被你吃了。”

  “我没吃!”小孩大声说。

  张爷爷笑道:“我比对过,市面上卖的那些,就好运的八宝粥有莲子。好运说,对方为了降低成本,可是工人工资,机器这方面都没法减,只能在原材料上动手。”说着,看张悦芳。

  张悦芳其实光看粘稠度,就看出梁好运用的米相对好一点。

  粥最重要的是米,米好那粥是井水煮的也好喝。

  张悦芳撇一下嘴不接茬,张爷爷立即知道孙女怂了。

  张爷爷继续显摆:“好运说,可能因为她那边工厂少没污染,水质特别好。好运打算以后弄纯净水。过几天还要去南方买机器。”

  “纯净水是啥水?”大姑奶奶问。

  张爷爷摇头:“咱也不懂。反正好运说,东城西城都不适合弄纯净水厂。好运都找人设计好图案和瓶子了。”

  “爷爷,您少说两句吧。”张跃民进来拿肉,听到这些忍不住说:“那东西慢的很,少说得一年。您嘴上没个把门的,要是人家先好运一步弄出来,好运还做不做?”

  张爷爷道:“不是很麻烦?”

  “好运做事认真,慢工出细活。那些无良的商人可不管这些。”张跃民道。

  张爷爷连忙说:“那我不说了。”

  大姑奶奶的儿媳妇问:“是不是还得招工?”

  “招工早呢。”张跃民道:“至少得下半年。”

  大姑奶奶的儿媳妇很是失望。

  张奶奶注意到这点,禁不住问:“你都四十多了,还想上厂里上班啊?你不行,身体跟不上。”

  大姑奶奶的儿媳妇尴尬地笑笑。大姑奶奶道:“不是她,是她娘家侄子想去。”

  张跃民迈出去的脚收回来,“好运过几天去南方,那边世道有点乱,要几个人跟着。回头还打算派两个人在那边学模具,到时候跟模具一起回来。基本生活费厂里出,那边可能还会给一点学徒工学费。要不你回头跟他说说。想去初九一早过来。”

  “在南方学东西?”大姑奶奶的儿媳妇担心,娘家嫂子不舍得。

  张跃民:“虽说离咱们这边远,不过晚上别乱跑也没事。南方大的模具厂都是国营单位,里面有员工宿舍。吃住都在里面。需要什么就让保栓叔帮你们捎过去。他们平均半月去一次。”

  众人想起来,南方对他们而言陌生,对张保栓他们来说熟的很。大姑奶奶隐隐听人说过,张保栓还会说南方话。

  大姑奶奶连忙给儿媳妇使眼色。

  儿媳妇道:“我回头问问。需要两个?”

  “你们家一个,另一个从村里找。”张跃民也不瞒她,“两人一起学,谁学的好谁留下。学的都不好两人都不要,学的都好两人都留下。”

  大姑奶奶笑着说:“肯定好好学。”

  “好运只看结果。”张跃民说完就拿着排骨去厨房。

  大姑奶奶等他进了厨房才问:“跃民这孩子还上学呢?”

  张爷爷点头:“咋了?”

  “可是他咋跟个领导一样?”大姑奶奶皱眉,“你没看到他刚才说话的表情,感觉比好运还像老板。”

  大姑奶奶的小儿子道:“人家现在是研究生。毕业之后都能当副县长,肯定比好运厉害。”

  “副县长?”大姑奶奶惊呼。

  大姑奶奶的大孙子高中生,懂得比她奶奶多:“跃民哥现在这样,搁以前就是在翰林院上班。以前有句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不是状元?”

  大孙子道:“进士有三等。第一等,就是状元、榜样和探花郎。二等叫进士出身,也只有几十位。以前选探花都选长得最好看的。跃民哥这种搁古代肯定是探花郎。您想想以前探花郎都是干啥的?”

  他弟弟立即接道:“小李飞刀!”

  屋里安静下来。

  大孙子瞪一眼他弟弟:“你就知道《小李飞刀》。”

  “别吵。”张爷爷笑着说:“我开电视,你们看电视。”

  大姑奶奶道:“我去厨房看看?”

  “不用。”张爷爷道:“红烧肉、炖羊肉,跃民和好运早上就弄好了。咱们中午吃米饭,米饭搁电饭锅里煮。他们两口子炒几个菜就行了。”指一下大方桌上的锅,“好运特意买个大的,插上电就能做。”

  大姑奶奶羡慕:“真方便。以前谁能想到那孩子这么有本事啊。”

  这话张爷爷爱听:“我当初就说不错,你们还说不行。”

  “你们年龄大了,跃民还没个外家帮衬,我们不放心啊。”大姑奶奶说。

  舅爷点头:“谁能想到世道变得这么快,现在好些人都用得起保姆了。哎,对了,他小姑奶奶呢?”

  “昨儿来过了。”张爷爷道:“以为你们昨儿来。”

  舅爷问:“没说啥吧?”

  “还是让她家那个混账去好运厂里。”张爷爷都没容梁好运搭话,就替梁好运拒绝了,弄个混子进去,她的厂还要不要办。

  梁好运在厨房隐隐听到这句,问张跃民:“你小姑奶奶不会打着我的名义搞事吧?”

  “也得人家信大姑奶奶和舅爷的儿子都在你厂里,唯独他们家的人你一个不要。谁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张跃民道:“你放心,他不老实我收拾他。”

  然而没容张跃民出手,小姑奶奶的儿子就被抓起来。

  国家担心再弄出一些冤假错案,就没敢像十多年前一样严打。可是有些人给脸不要脸,猖狂过分了。

  九五年年底,九六年阳历年来临之际,梁好运的好运食品公司生产出第一批“好运纯净水”,国家开始严打。

  梁好运原本很担心工厂越来越大,流氓团伙眼红,扛枪拿刀明抢。

  严打开始,梁好运不怕了。

  帝都流氓团伙人人自危,梁好运恨不得给公安干警送锦旗。可惜她没空。张跃民临近毕业,越来越忙,经常十天半月不着家。

  梁好运以为他去某些部门安装某些系统,这份工作光荣,梁好运就把家里的事接过去。其实家里也没啥事,只是张奶奶年近八十,身体每况愈下,吃穿用度,梁好运不得不上心。

  好在俩人没孩子,梁好运很自由。

  话又说回来,注塑机,模具以及生产线都弄来,梁好运也没大批量生产。天气冷,喝矿泉水的人实在是少。

  梁好运也没招太多工人,弄几个人盯着生产线,每天生产一点。虽说赚的钱顶多够工人工资和电费,不过梁好运并不急。

  纯净水这东西可不是谁想做,弄个机器就能做的。首先瓶子不能用人家的。光开模具就得小半年。

  梁好运有时间一点点铺开市场。

  好运公司跟火车站合作愉快,第一批出来,梁好运依然送去火车站。不过这次没像以往一样接下来去百货公司。梁好运去了机场,也没指望能谈成,让机场的人知道好运公司也有水就行了。

  梁好运弄的山泉水八宝粥,真材实料,没有一丝假。美食老饕写文章的时候特意提过,所以这一年年底,很多人都以送“好运八宝粥”为荣。

  有些人更是戏称好运八宝粥春节特供,是八宝粥中的贵族。

  这事不光老百姓和中产知道,还传到赵新宇他妈耳朵里。年底,赵新宇他妈就特意买两箱八宝粥,年初二送去他姥姥家。

  赵新宇的小舅认为是噱头,赵新宇懒得争辩,第二天年初三,赵新宇开他爸的车,前往好运公司弄两大桶山泉水。

  赵新宇的姥姥一家稀奇不已,平安县那个穷地方,居然有山泉水。

  梁好运很怕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水质,年前特意找县领导聊了一下,她那边以后不接收重工业。

  好运公司如今俨然是平安县的龙头企业,给周边村子提供很多工作岗位,县领导不听她的都不行。为此特意召开会议,重新规划。

  话又说回来,赵新宇弄两桶水,一桶孝敬老人,一桶弄自家去了。

  赵新宇他妈用山泉水烧水,喝到嘴里甜滋滋,忍不住感慨:“还是这种水好喝。难怪我以前每天早上去上班,都能看到一群人抱着坛坛罐罐去接水。”

  “那当然。”赵新宇点头。

  赵新宇他爸也好奇:“平安县山上没听说有水,你去哪儿接的?”

  “嫂子也说不清,反正就是突然有一天冒出几个泉眼。嫂子说是因为山上种满树,环境得到改善就有水了。”赵新宇道:“那边这几年环境确实不错。嫂子建议附近村子种反季节蔬菜或者水果,然后弄去城里卖。也不知道行不行。”

  赵新宇他爸道:“应该可以。帝都人越来越多。你师哥这个妻子有头脑。”

  赵妈妈接道:“确实。要是别人,赚钱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想起来种树。我说小三子,你可不止一次说请他们来家玩。我这辈子还能见到你师哥师嫂吗?”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62章 良心企业15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好运的九零年代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好运的九零年代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