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肖家的劫难(2/2)

直禁锢在太子府。不让他去流放地,并不是说皇上对他还有恻隐之心,而是因为皇后。

    皇后因为太子通敌叛国,气到吐血,随后便一直卧床不起。皇上与皇后结发情深,不想在这时候令皇后再受刺激,故而一直把废太子禁锢在太子府,就连对二皇子的册封也延后了好些日子。

    皇后也是个深明大义的人,想明白后,也知道太子犯了这么大的错只落得这个下场已是皇上仁厚。通敌叛国,就算凌迟处死也不为过。更难得的是,二皇子得势后并没有对诸皇子落井下石。

    在深宫摸爬滚打几十年,皇后比任何人都知进退。如今这局势,二皇子上位已成定局。日后二皇子登上皇位,自己的身份就尴尬了。

    先帝之后,不册封为太后容易被天下人视为不孝。废太子之母,被奉为太后又实属牵强。与其这样让所有人难做,倒不如她干脆点,先做出选择。

    故而,皇后病好后第一件事便是向皇上请废。

    皇上这时也已病入膏肓苟延残喘,看着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皇后,忍不住流下了悲痛的眼泪。

    皇上拉着皇后的手,艰难开口劝阻道:“皇后,吾负了你。”

    皇后跪在床前,泪眼婆娑忏悔自己没有教育好太子,如今请废皆是她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于她,于国家,于端王,都是最好的选择。

    皇后请废,青灯为伴。太子也终于被押解离开太子府,发配北越,终身不得离开。

    知道自己要被发配北越后,绝望到跌坐在地上,久久不能言语。

    北越,那个寸草难生的地方,还终生不得离开。他终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太子一派颓势已定,那些还没被清算的莫不夹紧尾巴做人。再加上,子晋如今也算皇上的心腹,那些人定不敢再谋害肖家。”傅子晋最后一锤定音,说了翻让肖家人都松了口气的话。

    肖老爷子有点激动,眸中泪光点点,咬牙切齿道:“可恨那老贼害我肖家二十多年,真是便宜他了。”

    肖老太爷说的老贼,正是自小跟在太子身边的宦官李内侍。

    李内侍这人,因拼死救过落水的幼年太子,二十多年来一直深得太子信任。这人极其贪财,平日里仗着太子的宠爱,明着暗着受贿,得了不少稀世珍宝。现在想想,太子长大后如此贪财,跟此人的影响脱不了关系。

    肖家曾富甲一方,产业遍布大商。李内侍对肖家财产眼红不已,背地里不折手段夺去不少。因着他的身份,肖家人吃了许多闷亏。

    二十多年前,肖家一个不小心,中了他的圈套,元气大伤,不过他也没捞到好处就是。

    那年大商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肖家的许多田地也颗粒无收。这本对肖家影响不大,毕竟对家大业大的肖家来说,少这一年的收成影响不大。

    然而坏就坏在,肖家的一个米铺遭了算计,一张一万斤大米的单子被人改成了十万斤,对方拿着这张买卖契约来找肖家米铺要大米,不然就按契约十倍赔偿。

    买卖契约都是一式两份的,肖家人气坏了,欲拿出自己这边保存的契约跟他对峙,谁知自己手头的这张竟也被人改成了十万斤。这下真是得咬牙吞下这哑巴亏了。

    要对这事负全责的掌柜自责不已,怪自己没保管好单据,如今令米铺着了奸人的道,愧疚到准备自杀,还好被发现的早阻止了。

    事已至今,肖家人唯有努力筹这十万斤大米。若在平时凑这十万斤大米也不是难事,但这两年灾情不断,如今粮食少又贵。

    对方也是看死他们在这关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筹不到十万斤大米。故而都在等着肖家的巨额赔偿。

    然而肖家人偏不如他们所愿,花高价愣是筹够了十万斤大米。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对方竟然跑去官府状告肖家,说他们在如此形势艰难之际屯粮。

    官府本就是他们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肖老爷子抓了进去。

    眼看就要大难临头,年轻的肖茂华咬牙做了个断臂的决定,对外宣称,筹集的那十万斤大米是要捐献给国家用以度过此次难关的,并让人大肆宣嚷,还大力号召,国难当头,劝各地粮商暂时放下各自利益,为国家捐粮。顺便的,也把李记粮商逼迫他们在这国难关头逼他们供给十万斤大米的事嚷道人尽皆知。

    皇上肯定了肖家大义,派了军队来护送这十万斤大米上晋城,还旁敲侧击李记粮商,要学习一下肖家的大义,别在这艰难时候逼肖家。

    最终,肖家以捐给国家十万斤大米保住了自己,也与李记粮商达成了一个补救协议,给他们的十万斤大米分三年给。

    经此之后,肖家元气大伤。而对方,怨恨肖家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二十多年来一直针锋相对。

    这也是傅子晋曾跟顾晚笑着说过的,肖家曾为国家捐了半副身家。

    作者有话要说:  肖子安:所以现在我是猫狗都嫌了吗?

    ---------

    降温了,冬天要多睡觉养身子~~哈哈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章肖家的劫难(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重生之傅御史宠妻日常最新完结章节

正文卷

重生之傅御史宠妻日常最新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