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过去 二更54

  经历太祖先帝乃至如今的皇帝,这个军队已经有隐隐把控不住的先兆。

  皇帝继位之前,先帝就已经表现出对闻家军的忧虑,没想到还未过十年,就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假传圣令谋害太子,大逆不道,这简直就是要置皇权于不顾。

  这几日皇宫内外都是战战兢兢的,皇帝更是发了数道命令让如今统领闻家军的小将军归朝。

  算着脚程,这小将军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林琅嘴角暗暗讽刺,但晚个两年说不定还有用,如今皇帝将这位小将军回来又有什么用,这小将军名叫顾鄢,是开国将军顾成思的孙子,这顾鄢和他祖父不同,他祖父大字不识几个,只知道带兵打仗,而天下一统之际,直接还权,比魏阴侯放得还彻底。

  放权之后就回来经营田赋,教导子孙。

  这顾鄢就是就是由顾成思亲自教导出来的,但却和顾成思的性子截然不同,他兵法了的,却不考武状元,偏偏去凑文试的热闹,最后登科折桂,进了翰林院当了修撰。

  这修撰还没够一年,皇帝一时兴起,竟提拔顾鄢到闻家军那当个将军,满朝文武无不哗然。

  一说顾鄢是个文官,二来他又不是闻家军的亲信,这就让他的身份十分尴尬,他去闻家军并没有人认可他,更没有几个人听他的,但闻家军闹出事来,皇帝第一个想的就是他。

  可谓要啥啥没有,挨骂第一名,他处在这其中尴尬的地位,已经有三月了。

  不过林琅却不认为这小将军无能,在皇帝死后,泰王继承皇位之后,顾鄢并没有回京觐见,只是守在边境,整顿了一番闻家军,等萧钰继承皇位之前,就带着已经属于自己的‘闻家军’投靠萧钰。

  顾鄢有本领有手段,但需要时间,三个月而言对他来说太短了。

  她现在隐隐心疼这个小将军,估计是在闻家军那受了一肚子气,又回到京中受气了,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呢。

  但这个小将军是个聪明人,哪怕他在闻家军受气三个月,也肯定能从这混乱成一团的闻家军里扒拉出点什么。

  只是这点东西,不能满足皇帝,却能帮助她呢。

  林琅来这边,本身就是刺激皇后一番,她如今站在太子这边,对于皇后而言,见皇后如今无心和她交谈下去,她也就没了什么心情。

  她从皇宫的宫内出来,仰头望了望天,发现自己今日无事,可以出宫去见见萧钰,她已经从太后那要到宫牌,自然可以和碧莹出宫。

  出宫去见谁呢,是那个已经开始查起真相的赵慎,还是萧钰呢。

  ———

  林琅没有想到的是,赵慎和萧钰在一处,他们在太子府。

  萧钰他目光幽深,面色冷淡,连带着四周都弥漫着一股极低的压力。

  他面前放着一个已经打开的封卷,经过八马里加急送到京城,交到赵慎手中,赵慎又将此物交给太子。

  赵慎坐在这里,无视这其中诡异的气氛,毫不在意地饮了一口茶。

  “太子殿下,这可是臣废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的,毕竟当时贴身照顾公主的人都没有了,能查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

  赵慎不明白面前人的行为,明明太子从沧浪山死里逃生回来,他却不着急查谋害自己的人,反而让他查长公主这些年的经历,这位长公主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能让太子变得这样奇怪。

  赵慎他能力出众,却和皇帝想得不同,他并不是不偏不倚,他效忠得是太子。

  在数年前他就已经将自己所有的忠心交给太子了,这也导致他十分了解太子。

  在皇帝眼中,太子是个沉默却又有几分软弱的人,就算皇帝误会太子,教育教训了他,他也不会争执,也不会反驳,只会安静地承受着皇帝的误解。

  在太后眼中,他是他厌恶却又识趣的孙子,若非必要,他不会在太后面前有存在感。

  在皇后眼中,她是自己的养子,从原本能一手捏死逐渐变得分庭抗礼,她无法从京城废除他,只能从他出皇宫的时候联合外人灭了太子。

  但在赵慎眼中,他是一个性格恶劣的人,他不会吃半分的亏,诸如现在,他早就有能力将皇后从后位离开,但他却目光凉薄着说着,如果这么简单让她离开她该有多不开心啊,要想彻底击溃一个人就是在她最有可能得到希望的时候,让她失去希望。

  赵慎明白这位的意思了,就是让皇后误以为她能和太子分庭抗礼,等她以为泰王真能得到皇位之前,将她推下去。

  所以他相当同情皇后,他知道皇后的下场一定会非常有意思。

  如果林琅在此,一定十分同意,当时萧钰称帝之后,泰王死得相当凄惨,皇后不知见到自己儿子的惨状,直接在后宫疯了。

  可现在赵慎却不敢说自己了解太子了,太子在沧浪山吃了那么大的亏,明明已经知道了凶手还不报复,简直太不符合太子的行为了,最让他惊讶得是,他不禁不报仇,还把大部分的精力来找长公主的过去。

  赵慎目光奇怪,这长公主难道真的感化了这冷血的阎罗么。

  如果这样,他还真想见见这位长公主。

  萧钰在看长公主的过去,他居然在长公主见到他母后的存在,在长公主刚入玄清观之后,他母亲居然去见长公主,这样一想,他似乎有一点印象,当时他母亲说要去见一个朋友,宠爱他母亲的父皇也没有阻止。

  等回来之后,他母亲就很快离世了,他也没有机会知道他母亲去哪了,如今居然解答了他当年的一个疑惑。

  他接着往下看去,长公主在她母亲走后十分乖巧,一年都没有出过道观,在道观修行,只是后来捡了个丫鬟,她的性格开始活泼了。

  萧钰看了眼丫鬟的名字—碧莹。

  萧钰却不疑惑,他早就察觉到碧莹和皇宫的格格不入,碧莹她通晓宫里礼仪,武功不弱,但武功路数却十分诡异,萧钰在京中没有见过这个路数,想来不是京中出去的。

  但上面写着当时碧莹内力散尽,手腕被人割断,早就成了一个废人。

  萧钰留了心,碧莹如今的武功要比不少人强悍得多,这其中怕是发生了什么。

  认识碧莹之后,长公主开始经常往外面跑了,而后有了传言,长公主的院子里面有一个俊俏的书生出现过,但实际无人见过,只是一个传言。

  俊秀的书生,他怎么不知道,萧钰觉得这上面的字刺眼极了,他啪的一声将封卷扔在桌子上。

  赵慎原本从那里坐着,此刻却是一惊,那上面应该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吧,有关长公主的唯一一点的风月之事,和太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雍女子十五六岁就有嫁人的,长公主那是也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有心仪的人物简直太正常了。

  “太子殿下。”赵慎小声喊了句。

  “这些消息都对姑母名声不好,都尽数销毁了吧。”萧钰道。

  赵慎点了点头,他明白了,在太子殿下和长公主逃难的途中,想必也产生了皇室中少有的亲情,所以才对这位长公主的名声格外的关心。

  道观夜会书生,确实于公主名声不好。

  赵慎立刻尽职尽责道:“是,太子殿下,这些消息都不会传到京城。”

  不会传到京城,却传到他的耳中,萧钰第一次知道秘密后这么难受。

  他不会在赵慎面前表现出来,这点苦楚也只有自己能品味出来了。

  赵慎察觉到萧钰情绪的变化,他立刻转移了话题:“太子殿下,臣已经查出皇后和魏阴侯之间的交易,不知什么时候可以交给陛下呢。”

  萧钰目光流传,嘴角隐隐有一丝讽刺:“现在交给父皇,他一定气死了,早就交权的魏阴侯还控制着闻家军的人,以及他和他的皇后有私情,不知道这两件事哪件事对他打击更大,只是孤又不想交,毕竟孤的兄弟,也只有一个泰王能让孤有些兴趣去和他玩玩了。”

  赵慎对太子殿下的恶趣味不置可否,只是他只需要听太子的就好。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9章 过去 二更5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祸妃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祸妃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