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开学快乐

  倪末的阅读障碍从出生之后没多久就开始显现。

  相比同阶段的小孩子,她过早就学会了走路,直接越过爬行阶段——爬行阶段可以训练小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而倪末从小就因为协调能力不够而磕磕绊绊,摔倒跟碰倒东西也是常事。

  走路学得快,说话却很晚,接近三岁时,她只会发出一些音节。倪培外出回来,经常用一副很冷的语调问她:“你是不是傻子?几岁了还不会说话?”

  那时候的倪末看上去确实像个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分不清左右,没有确立优势手,也因为倪培不怎么教她,她总是两手并用地吃饭。

  四岁,她开始自己洗碗,手脚不协调,家里一半的碗是被她摔碎的,也从来洗不干净。再大一点,开始学洗衣服,比起洗,穿衣服对她来说更加困难,鞋子更是经常穿反,即便是后来长大了,不会再穿反,却又困在了系鞋带上。

  五岁时她仍然不怎么开口,倪培生活上不如意,会把火发在她身上,喝醉酒时偶尔口无遮拦:“不是长嘴了?知道吃知道喝,怎么就偏偏不知道说话了?”

  回应她的只有沉默。

  等上了小学,阅读障碍就愈发明显。学习拼音会把“c”开错口,bd不分。分不清大于号与小于号,很难做比较题,更令人恼火的是,指着1会读成2。写字十分难看,颠倒结构,少笔缺划是常事,也很难掌握空间结构,会把自己的名字“倪末”写成“倪未”。

  学习东西慢,写字也慢,成绩自然不理想。别人双百,她只能勉强及格。因为不会扎头发,倪培也不帮忙,头发就那么凌乱披散着,显得整个人有些邋遢,又像个哑巴不爱说话,老师跟同学都不太喜欢她。

  在她的眼里,文字是打乱序列的符号,好比“脚尖”,在她眼里有时候是“月大”,有时候是“去小”。老师喊她起来念课文,她经常调换顺序,漏词替词或者干脆重复。抄写课文的时候,同一个字会写错,比如把“角”写成“用”,在她眼里却是一样的。

  因为读得不好,老师经常点她起来读,她读不出,时常遭受目光与言语上的嘲笑,以致于她一直都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

  二年级下册她学到一篇课文,《窗前的气球》,奇妙地是,她竟然很快就读懂了,连老师都吓了一跳。

  倪末从来没有想过交朋友,却想要一只气球。几天后,她意外从路边捡到一只,上课藏在桌肚里,下课带着去操场,一个人可以在墙边坐很久,把手里的线松开又扯住。后来那只气球被老师收走,等她闷声去办公室跟老师要,老师还给了她。只是一进教室,就被同学抢走,她左追右赶,像个小丑,好不容易抢回来,又被身后的同学用笔给戳破。倪末什么也没说,只期望下一次还能捡到气球。

  三年级是噩梦的开始。她开始学习英语,满目的字母让她更加眼花目眩。语文课本也不再是全文注音。始终不知道数学应用题问的什么,要答什么,那时候她连乘法口诀也背不熟。老师讲的内容她每个字都听清了,但就是无法连接起来理解。考及格已经是极限。

  班主任把倪培找来,跟她反映倪末的状况,给她盖章“不用功”,倪培并不在意,用“她脑子有点问题”来回应。

  因为学习的内容难度加大,倪末为了逃避老师学生的嘲讽总是逃学,倪培得知后,把她打了一顿,再拿出课本教她写作业,倪末学了就忘,倪培耐着性子教了两遍,最后气得把她的书跟作业本撕了。没有书,去学校自然会受到老师责问,倪末又花了几个晚上把看不懂的书粘了起来。

  往后是更加严重的孤立。

  常年不在家的姥姥暑假回来了一趟,察觉到不对劲,带倪末去了一趟医院,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那天姥姥给倪末梳了个整齐的头,回去路上遇见班上同学,同学仍冲着她喊“叫花子”,倪末回家后拿起剪刀就开始剪自己的头发。

  后来是姥姥桂林枝帮她剪的,剪完拿出课本研究倪末看不懂的地方。

  十岁时,倪末被确诊“阅读障碍”,也叫“失语症”,她智力上跟一般人并没有差别,唯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十分低下。

  她的大脑像是一台电脑,因为信息太多,无法从中甄别自己需要的内容,以致于容易崩溃。

  确诊并没有带来任何帮助,桂林枝要回镇上教书,而倪培更是对她不闻不问。学校里的老师对她束手无策,对她凶的不在少数,她不喜欢待在学校,但又怕回家被打,她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回家,只待在小区外头跟流浪猫玩。

  后来她去镇上找了外婆,外婆开始用自己研究出来的方法规训她,障碍才渐渐有了改善。

  每天早上,外婆会重复教她一直都做不好的课间操,边做边给她念课文。给她制作大字本跟卡片,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

  倪末从那时起习惯只用铅笔,方便写错了修改。每天强迫自己阅读,除去外婆不间断地给她朗读强调,她经常塞着耳机听外婆录下来的内容,反复听,来回听。

  因为总是把字记混,所以开始反着记忆文字,把对的记成错的,再经由大脑把错的改成对的。但还是经常会把“一定不要”看成“一定要”。

  可以看懂记叙文,说明文不行。外婆就会将说明文改成记叙的形式,在睡前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加深她的印象。这让倪末有了睡前听姥姥讲故事的习惯。

  学英语仍然很困难,“saw”看成“was”,看完一篇阅读完全不知道讲了什么,只能把长句截成短句,反复读,反复地进行心理暗示。

  学了就忘,也看不懂自己的笔记,只能读出声,有时候要把字换成日常的物品。

  背不出数学公式,漏看初始条件。到高中却突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理科成绩突飞猛进。

  文科也有进步,阅读上带来的出错率逐渐减少,但无法完全消除。要反复检查,偶尔要走出去散会儿步,清空脑子后重新检查才能看出错误。

  大学时她计算机的屏幕比别人大,字体也比一般的大,有时要用好几块屏。写程序很困难,要在心里把每个字母念一遍,改错的时间是写的时间的十几倍,写一点就要检测一次。后来工作,通宵改错跟检测是家常便饭。

  读写障碍是会影响终身的,不同阶段产生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

  从初中开始,到结束H司的工作,倪末花了将近十五年的时间努力克服这个障碍,虽然没法彻底消除,但有时候她自己也会忘了患有这个毛病。

  只是好景不长,不工作之后,她的障碍也跟随着生活中的困扰重新找上了她。

  好像只有写字跟不爱说话这两项还保持着从前的样子,她苦练了很久的字,已经产生机械记忆,所以并没有生疏。不说话是因为从小害怕表达,必要的时候开口,也力求使用极少极简单的字句。

  她又像以前那样看不了电影,尤其是外文电影,这对她来说很吃力,往往她还在反应前一句台词,后一句字幕就已经盖了过去。

  不怎么收拾自己的屋子,因为整理东西对她来说有难度。

  她的驾照也考了很久,好不容易拿到,因为方向感差,又常出大大小小的车祸事故。附近的交警都记得她的车牌号,私下里聊起这个开车技术稀烂的大美女,会用车牌号“2046”来代替她的名字。

  而倪末始终记不清人名,经常把交警的名字弄混,好不容易想起,话分明到了嘴边,开口却又喊了别的。

  把沈识寒的名字写错,属于她常犯的错误之一。她随身携带笔记本,就是想要记下一些重要的事情,好时不时翻出来进行记忆。

  那份错字连篇的合同,虽然错得有些离谱,其实也在正常范围之中。

  后来在餐厅里,她通过沈识寒的论文知道他是自己名义上的师兄,他忽然要她帮忙打字,她很紧张,却不想拒绝。她打字时候如果发现输入法打不出,基本可以确定是打反或打错。

  也是那次开始,沈识寒慢慢意识到了倪末在阅读上的缺陷。

  倪末开车实在太差劲,频繁地转错方向,沈识寒起初很恼火,后来都故作镇定地指挥她在下个路口转回去,几次未果后,他又决定反着来,没想到真发挥了作用。

  那次在他宿舍,他在手心无意写了“胖”的镜像字,她竟然直接认出来。后来他故意考了她几回,发现她确实很容易就把镜像字认出来,比如把撇写成捺,竖折弯钩拐错边,这些错字在她眼里反而是对的。

  倪末的死记硬背也让他进一步确认她的障碍。他去查了很多相关资料,看了电影,之后给她补课,尽量从空间上拆解知识点,或者给她画图。他做得并不明显,说他教乔伊就是用这些旁门左道。

  此刻倪末的反应也印证了他的做法并没有被她看出来。

  桌上仍旧一片哑然,倪末只解释一句:“是想看看能不能通过学文字学彻底克服这个障碍。”

  文字学研究字音字形字义,恰恰是她的盲区。

  她并不想被高度关注,沈识寒很快就起了另一个话题,把中心转移出去。

  但始终不把倪末的手给松开,倪末也累了,不再理会他的固执。

  最后一顿饭在众人兴致高涨中落幕,沈识寒站在角落里不知跟他的导师说些什么,倪末趁机走了出去。

  正跟同学道别,刚要走,就被跟出来的人喊住。

  众目睽睽之下,沈识寒把倪末的牧马人泊了过来,又下车给她开副驾驶车门,倪末知道背后落着不少视线,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坐。

  可定睛一看,第一眼看见的是座上的一大束花。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沈识寒先一步把花拿出来,给她腾出位置。

  “上去吧。”

  那束花就被他那么高调地举着,然后再被门口没走的学生看见。

  倪末就差一脸黑线,回头用目光去催他,他却站着不动,把花递给她。

  “开学快乐。”他就倚在车边,长身玉立,笑起来是翩翩君子。

  声音也一如既往地好听。

  倪末有一刻愣神,只听他又说:“回家有二十分钟,所以你有二十分钟想想怎么给我回礼。”

  忽地又弯腰凑到她耳边:“知道我喜欢什么吧?”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55章 开学快乐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卡马西平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卡马西平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