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达官贵人们都要跑路了, 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哪里能有活路?

  就在百姓们惴惴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有小道消息传来。

  “此事本就是邹国有错在先, 秦国被邹国欺负, 实在无法之下才兴兵讨伐。就算秦国攻下邹国,该付出代价的也仅仅是邹国的王室朝臣,我们倒也不必惊慌。”

  “这……秦军是什么样的, 你怎么知道?我们说什么也是邹国子民,秦军攻进来, 要出气,首先也是百姓遭殃。”

  “不会的,秦国是正义之道,绝不会大开杀戮。”

  “你又不是秦军,你又从何得知?”

  “我表兄一家就在西边的晖城, 晖城被秦军攻下之时,我还替他们担心。没想到前些日子他专程来信报平安,说他们一家都很好,秦军并没有为难他们。秦军的首要目标是那些世家贵族,根本就不会理会平民百姓。”

  众人还将信将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啧啧啧!你们也不去打听打听,秦国还接纳其他诸侯国逃难过去的百姓呢。对这些人跟待秦人一个样, 不仅发放粮食, 分得田地, 还能免税呢。”

  这件事情他们也是听说过的, 如此看来, 这些消息还是有几分可信之处的。

  “什么都不要管, 只需要安安稳稳待在家中, 自然会平平安安不会有杀身之祸。”

  这些消息让百姓好歹定了定神,也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也改变不了什么,就只能这样了。有人心中隐隐还盼着秦军能早些进城,那些世家贵族作威作福,真想亲眼看看这些人的下场。

  ……

  秦王都,天还未明,一匹快马就打破了宁静。

  “速速打开城门,前方捷报,大军已经攻破邹国王都,咱们得胜了。”

  守城的将士还一脸懵,待听清了外面的话,惊得跳了起来。什么?胜了?他们真的将邹国打下来了?忙不迭的打开城门,仔细询问了一番。这下子,他们才相信,听到的消息是真的,秦国胜了!

  马蹄声一路往王宫的方向而去,报信之人一路高声大喊。沿路的百姓从梦中惊醒,有人翻了个身,嘀咕道:“外面喊什么呢?”

  等清醒后,又仔细听了才麻溜的披衣,起身开门来看。有邻居也探出头来,“你可听到刚刚过去喊的什么来着?”

  “大捷,咱们秦国人打胜仗了?”

  “好像是,一定是没跑了。”

  “天哪!咱们真将邹国打赢了?”多少年来,邹国耀武扬威,欺负秦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他们从来没有指望过这一天,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许多人都不敢置信。不过,等他们反应过来时,也不禁欢喜的奔走相告,弹冠而庆。

  尽管还没到早朝时间,可得到消息的朝臣们都已经纷纷赶往了王宫。一来要打听打听消息的确切性,二来,也要好好商议下一步如何行事。

  秦军大胜,灭了邹国,邹国的地盘他们要接手吧?还有那些俘虏什么的,也要妥善安置吧?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大事啊!这可真是太好了。

  等到了王宫,众人这才发现相国大人卫苏没来。此时此刻,哪里能少的了卫相国?这些年来秦国的变化肉眼可见。他们都知道,要不是卫相国,绝不可能有今日之胜。王子盱连忙派人前去相请。

  卫苏昨晚一直忙于政事,到丑时方才睡下,感觉才闭上眼就被人给唤醒了。原来是宫中来人,说是前方有捷报,特地前来请卫相国去宫中商议。

  原来是此事。卫苏听了并没有太过惊异,他揉了揉有些沉重的脑袋,想到这个时候也应该有捷报传来了。

  洗漱完毕之后,便坐上马车,朝宫中而去。拿下邹国,不仅仅是要忙活大军凯旋回归之事,还要留意其他各个诸侯国的反应,以及各种质疑应对之法。

  不过卫苏并没有太过于担心,这个世界强权为遵。以前的娄国,到现在的邶国,谁的势力大,就得听谁的,做什么都无人敢过问半句。所以秦国只要强大了,是没有人敢于秦国作对的。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邶国,虽然荀祁从越国回来,他就派遣荀祁为使臣,亲自出使邶国。目的就是要阻止邶国这样的强国插手秦国对邹国的战争,很明显,荀祁做到了。

  邶国没有出面协调说和,其他的诸侯国又怎么可能越俎代庖?邹国孤立无援,其战争结果早就能够预料到了。

  如今拿下邹国,秦国只怕已经没有人敢小瞧了。地盘人口大增,想做什么也不会那么捉襟见肘了啊。

  ……

  “什么?”邶国君荀湪蓦地站起身来,盯着面前的宫人,“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宫人战战兢兢将刚刚得到的消息又说了一遍,“秦军攻下邹国王都,邹国君与宗庙同焚,邹国没啦。”

  荀湪皱着眉头,想起之前邹国君还让自己派人前去与秦国君说和,却让荀祁给阻止了。

  荀祁说:邹国欺秦国势弱,发兵攻打秦国,那个时候邶国不曾插手,到现在邹国被秦国反击,这说到底还是两国之间的恩怨。邶国掺和进去,相帮于邹国,于理合乎?这件事天下人自有评判,邶国难道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是这样,邶国只怕两头不讨好。不仅招秦国恨,还会让天下人说泱泱大国欺负弱国,邶国君你的面子往哪里放啊?

  荀祁说的有理,他本来就不是想多管闲事之人,听了荀祁的话倒也打消了去拉架的念头。只是没想到,这么快,秦国竟然就将邹国给灭了?这让他一时间难以置信。

  他原以为,这两国之间估计也就是你来我往的打打闹闹而已。就算有胜负也没那么快,更别提轻易将邹国灭亡。

  谁都知道秦国弱小无助,邹国想欺就欺。如果说邹国吞并秦国,大家或许不会惊讶。可是现在反过来了,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荀湪走了几圈,心中已经明悟起来。秦国的变化似乎都关乎在一个人身上,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卫苏。

  旁人或者不知道卫苏的能耐,可他知道。当初卫苏在娄国的计划,他从荀祁口中所得之,一开始还不信。后来,卫苏真的凭借一己之力,将娄国瓦解。那时候他对于卫苏就有了一丝忌惮,所以在荀祁说让他去请卫苏来邶国时,才会犹豫。最后卫苏去了秦国,他反而松了一口气。

  可现在,他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早在卫苏还在颍阳学宫之时,他就已经听父王提起过卫苏,说他是几百年来唯一能媲美于前朝张贤相之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请他前来邶国。

  后来娄国先下手为强,使手段将卫苏胁迫去了娄国。之后卫苏一系列的计划安排,事后想来,依旧让人毛骨悚然。此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果不是遂他意愿效忠的君主,反噬起来并非常人所能化解得了危机的。

  卫苏去了秦国,他也是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秦国地处偏远蛮荒,可以说是财匮力尽,民生凋敝。卫苏去了秦国,又能有多大的作为?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弱小诸侯国,因着卫苏的相助,才短短几年时间,竟然强大如斯,能将邹国都一举吞并了吗?

  说这里面没有卫苏的功劳,他是不可能信的,不行,一定要将秦国的情况了解清楚。想到这里,他连忙唤人去叫荀祁过来。

  荀祁还以秦国使臣的身份留在邶国的。等荀祁过来时,依照秦国使臣的规矩行过礼,这才跪坐下来。

  对此荀湪很是无奈,邶国的王子祁,竟然以秦国使臣的身份回来,似乎将他以前的王子身份给剥离得干干净净了。

  荀湪心情复杂,这个弟弟曾经与他同气连枝患难与共,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疏离淡漠了呢?

  他想不明白,荀祁已经开口问起找他过来是有何事。

  荀湪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直接道:“你可知道秦国将邹国灭了的事?”

  荀祁微微一笑,“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

  “正常?”看荀祁似乎一点都不惊讶,荀湪却坐不住了。

  荀祁喝了一口宫人送上来的茶水,原来他们都还记得自己喜欢喝的什么茶,都说人走茶凉,看来也不尽然。“秦国既然敢出兵反击,那就是有一定的把握,没有把握秦王出兵干嘛?又不是吃饱了撑着。”

  这话竟然将荀湪噎得说不出话来,斟酌了许久这才狐疑的问道:“秦国什么时候能有此实力了?邹国其国力不可小觑,就算我们邶国出兵攻打,也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将之攻下。”

  他看了荀祁一眼,“王弟,你是邶国人,更是邶国的王子……”

  “我现在是秦国使臣。”荀湪还没说完,就被荀祁打断了,“国君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我作为秦国使臣,能回答的也会尽量回答。”

  此话一出,荀湪脸上难得出现了几分尴尬之色。知道在荀祁这里已经铁了心不会跟他再提及以前的身份,便也作罢。说道:“秦国如今的国力,到底到了何种地步?有了卫苏相助,现在又将邹国拿下,秦国已经令人不敢小看,那么下一步,秦国又将做何打算?”

  他不知道荀祁会不会告诉他真话,可是他始终抱着一丝希望,荀祁到底还是邶国人,自己曾经也待他不薄,至少在他离开邶国之前,自己不曾亏待于他。至于他与曾先生的恩怨,那也不是自己这个君王所能解决的。

  他从不曾真正想过荀祁离开的原因,更是将荀祁在他还未成王之时的倾力相助忘在了脑后。或者说他自认为已经待荀祁很好了,是他不知好歹,才会对他心生怨怼。

  荀祁叹息,眼前的邶国君再也不是当初的王子湪了,人果真是会变的。

  荀祁没有看荀湪,他的视线落在手上的茶杯上。沉吟道:“秦王也说过,秦国出兵邹国,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任谁被人欺负到了头上都不可能忍下去吧?换做邶国被其他诸侯国欺压,但凡稍有血性之辈也不能忍气吞声。所以国君问秦国下一步有何打算,那自然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至于秦国的国力,这个实在不好说,国君想知道,不防派使臣前去走一趟。”

  荀祁这番话似乎回答了荀湪的问题,又似乎什么都没回答,令荀湪有种深深的无力感。看来从荀祁身上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啊。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78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在古代当先生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我在古代当先生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