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惧内

  钟荟见了祖父这欲言又止的样子, 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当即杏目圆睁, 慢慢有泪沁出来,难以置信道:“不可能!”

  “阿毛你莫要动气,”钟熹连忙上前劝她,“顾着腹中的孩儿要紧。”

  “他们司徒家自己闹出的破事儿, 搭上阿晏一大家子不够,害他差点死在青州还不够, 还要他带着伤再去西北给他卖命?呵, 他司徒钧好大脸面!”钟荟急怒攻心。

  “阿毛,慎言。”钟熹抚抚额角, 他这个孙女看着好性, 其实外柔内刚,连天子都不曾放在眼里。

  “卫家欠他什么了?”钟荟带了哭腔,“阿晏他只剩一个人了, 阿翁……”

  钟熹拍拍孙女的背:“你有了身子,不能着急。”

  钟荟抱住肚子, 腹中的阿饧似乎也感觉母亲的不安, 动了好一阵。

  钟荟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吐出来:“他们叔侄俩要斗,让他们各凭本事去斗吧, 左不过将一家物与一家人。”

  “阿毛啊,莫要说气话,”钟熹叹了口气道, “汝南王若只是图谋帝位,咱们明哲保身袖手旁观也未尝不可,可他为了一己之私欲挑动关内关外羌胡屠戮我大靖黎民百姓,已不是他司徒一家之事了。”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我的阿晏……”

  “阿翁知道,这些道理你都懂得,”钟熹无奈道,“阿翁今日在这里同你说这番话,就是让你心里有个数,即便不为了江山社稷,阿晏此行也是无可避免,他有求于天子。”

  钟荟静静想了想:“裴家?”

  钟熹点点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裴家根深枝繁,在朝中盘根错节,如今又是多事之秋,要让天子下定决心放手对付一个股肱之臣,谈何容易?”

  “我们在青州拿到了前任刺史陶谟与陈氏的往来密函,裴霄首鼠两端,暗中勾结汝南王,还屡次妄图谋害朝廷大员,谁都知道姓陶的是裴霄的爪牙……”钟荟说着说着声音逐渐微弱下来。

  不够,这些凭据根本不够把裴家连根拔除。

  陶谟的坟头草都有几尺高了,裴霄完全可以把这些全推在死人头上,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是阿晏自己不敢同我说才叫您来当说客的吧?”钟荟叹口气道。

  钟熹生怕叫卫十一郎连累了,赶紧连连摆手:“阿翁哪里敢当说客劝你,你同阿晏好好说。”

  “阿翁,我姜家二叔还有二兄,他们真的……”钟荟心底里怀着一点微渺的希望,可又不敢期待,“阿晏和姜家阿兄他们语焉不详的,都不愿把详细情形同我说,阿翁您就别瞒着我了。”

  “你姜二叔和阿悔他们领着一千精骑夜半袭营,谁知胡人早有准备,带去的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两个兵卒逃回姑臧报信。”

  钟熹和姜悔有师徒之谊,说到此节眼眶泛红,看了看泪汪汪的孙女,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安慰她还是安慰自己:“没找到尸首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二叔那样的大将,无论是生是……若是落入敌手,那些胡人必定要昭告天下!”钟荟猛地燃起些许希望。

  钟熹不忍心泼她冷水,颔首道:“就是这个道理。”

  ***

  黄昏卫琇回到姜府,一进院子便看到钟荟坐在廊庑上等他,面色不善。

  卫琇快步上前,脱下氅衣披在她肩上,轻轻道:“回去看过阿翁他们了?”

  钟荟幽怨地看他一眼,不说话。

  卫琇仿佛看不懂眼色,吻了吻她的头发,又去摸她肚子,严肃道:“阿饧,今日又闹你阿娘了?不乖。”

  钟荟又好气又好笑,拍开他的手:“出息了啊卫阿晏,往孩子身上栽赃都学会了。”

  在院子里洒扫的下人们都背过身去直发笑,谁晓得仙人一样的卫十一郎在夫人跟前俯首帖耳至此。

  “外头风大,进屋去罢。”卫琇轻轻把手搭在她肩头,扶她站起来。

  钟荟望了望远处树顶上的积雪,默不作声地站起身。

  走进屋里,四周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

  钟荟坐到榻上,把手里的鎏金松叶纹小手炉塞进卫琇怀里:“手冷得像坨冰一样,也不知道疼惜自个儿。”

  “有娘子心疼我便足矣。”卫琇知道她爱听好话,如今说起这些来驾轻就熟,一套一套的。

  他自知有错,比起平日越发乖觉,从小火炉上拎起陶壶,倒了一碗温热的牛乳,殷勤地捧到钟荟跟前。

  钟荟睨了他一眼,接过来沾了沾唇:“也是。如此,我同你一起去西北。”

  卫琇无奈道:“阿毛,莫要如此……你放心,我会活着归来的。”

  “好,如此是谈不拢了,我们一家有三口人呢,让阿饧来决定罢。”钟荟把半碗牛乳一饮而尽,把空碗往案上一拍,仿佛那是只酒碗。

  钟荟扯过卫琇的手放在自己小腹上。

  “阿饧,你若是想跟阿耶去西北,就动一动,”钟荟低头道,“动一动啊。”

  没有半点动静。

  “阿毛……”卫琇想抽回手,手腕却被牢牢抓住。

  “他不动你也不许动,”钟荟咬牙切齿道,“卫琇,我给你两条路选,要不你就把我们母子带上,要不你先走,我随后就揣着阿饧去西北找你。”

  卫琇放下手炉,屈起手指轻轻刮了刮她鼻梁:“别不讲理,都当了阿娘了,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想想阿饧。”

  钟荟早知道他会拿这理由搪塞,反驳的说辞也想好了:“卫琇你想想,把我们送到青州当真万无一失么?”

  “祁别驾忠心耿耿,必定会替我看顾好你们,况且有阿兄照应,总好过随我去西北。”

  钟荟笑了笑:“我也不怀疑祁别驾的忠心,只是你想想,万一司徒徵再次出兵临淄,万一守不住城破了,你说忠心耿耿的祁别驾会把我留着给汝南王,用来挟制你,还是把我杀了以绝后患呢?”

  卫琇挑挑眉,眼里闪过一丝惊恐。

  钟荟心知他已经动摇了,她和祁源连话都没说过几句,哪里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不过那么空口白牙一说。

  但是她了解卫琇,她赌他不敢冒这个险。

  “阿晏,我阿兄和长公主能带多少部曲去青州?他们护不住我的。”钟荟再接再厉。

  卫琇一把抱她入怀:“我带你走。”

  钟荟得意地勾了勾嘴角:“这才对,宝贝就是要揣在自己身上,我去了必不拖累你,说不定还能出出主意……”

  ***

  司徒钧并不想让新任的左将军出师未捷身先死,还算厚道地给他留了两个月时间养伤。

  钟荟每日陪着老太太说话,把她用来说服自己的那套话翻来覆去讲,说得多了,自己也越发信了。

  “待阿晏去了西北,把二叔和二兄给您全须全尾地带回家来。”她安慰祖母道。

  她不敢同老太太说自己也要跟着夫君去西北,只说过阵子回青州。

  姜老太太吃力地咽了咽唾沫:“回去替你三妹相看相看,门第不用太高,要紧是人本分实诚……你三妹吃了那张嘴的亏,是个实心眼的孩子……”

  “哎,”钟荟一口答应,“先前没在青州物色,是怕她不想离家太远。”

  本来三娘子已经在同京兆徐家二房嫡三子议亲了,两家大人刚透出点意思,预备等两个孩子大些再过定。不巧就出了西北那档子事,没过多久又传出曾氏被送进尼寺的消息,徐家便萌生出了悔意。虽说徐、姜两家议亲的事在洛京士族间不是什么秘密,可毕竟还没开始走六礼,徐家此举虽说有些不地道,可姜家也挺不起腰杆子——姜三娘的生母突然被送进尼寺,明眼人都晓得是怎么回事。

  生母德行有亏,于女儿的声誉自然有碍,三娘子是受了她母亲的连累。

  钟荟看着三娘子从一个幼童长成少女,朝夕相处,姊妹感情不可谓不深,自然也盼着她找个好归宿。

  徐家书香门第,那徐家小郎君卫琇认识,人品端方,相貌周正,是个良配,她也乐见其成。没想到曾氏疯到这种地步,连女儿的终身都不顾了。

  说到底是有恃无恐,欺负姜大郎好性子,料他看着一双子女的脸面不会当真发落她。

  钟荟答应了老太太,却还要问问三娘子自己的心思。

  回了院子,钟荟立即吩咐阿杏把姜明淅请来。

  姊妹俩围着炭盆坐着,一边缝阿饧的小被子一边东拉西扯地闲聊,钟荟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便把姜老太太的意思说了。

  三娘子羞红了脸,把头埋到胸前:“阿姊说这些做甚么......”

  “你别怕羞,事关你终身,阿姊一定要问清楚了,你想嫁个何等样的夫君,阿婆替你着想,却不一定猜得到你的心思。”钟荟放下针线按住她的手背。

  “阿姊......”三娘子咬了咬下唇,“我想远嫁。”

  “是为了徐家郎君的事么?”钟荟小心问道,“此事你大可不必在意,还没动真格地议亲呢,过不了多久便无人记得了。”

  姜明淅摇摇头:“阿姊,不是的,我真的只想离得远远的......”

  钟荟霎时明白了,叹了口气拍拍她的肩头。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87章 惧内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东都岁时记完结+番外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东都岁时记完结+番外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