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相思 - 分卷阅读132

凤,陆地行云,华贵无比,内厢宽敞舒适,行驶起来十分平稳。无双靠在软垫上,懒洋洋地翻著书,对外面的热闹喧哗毫不在意。
赵妈妈和乌兰在车上跟着侍候,无双却并没有要茶要水,只是有一页没一页地看著书上的词句。赵妈妈有些担心地看着无双,乌兰却不懂其中的微妙变化,对能够出府走动感到很兴奋。
车队出了城,勇毅亲王府的三位主子去别庄避暑的消息就传遍京城。亲王妃成亲不久就有了身孕,此事已经轰动一时,此刻听说王爷送老王妃和王妃去大青山那边最美好的山庄休养,大家反而觉得并不意外。王妃有喜,这对于亲王府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王府后院美女如云,不少人都有家族背景,比那个没有娘家人依靠的王妃要强势得多,与其让王妃待在王府,防着那些后宅阴私手段祸害了没出世的儿子,不如将她远远地带开,母子得以周全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皇甫潇虽然声势浩大地送母亲与王妃出城,在有心人眼里却总能看出几分仓皇的味道,于是乘胜追击,让钦天监出来讲解了一番天象。据说最近星象有变,奎牛冲北斗,未来的吉凶之日大变,原先测算的皇帝大婚之日已经不妥,经过钦天监的详细推算,今年七月二十日是大吉大利的日子,皇帝若是在这一天大婚,必定子孙万代,江山永固。话都说到这份上,如果反对,岂不是不想让皇上子孙绵绵,永保江山?于是皇甫潇没有反对,只是沉默,首辅支持更改皇帝大婚的吉日,满朝文武也就跟着赞成。
以前虽已定了大婚的吉日,但是因为日子还早,所以并没颁下旨意,布告天下,如今还有一个月就要大婚,皇上自然要立刻颁下圣旨,于七月二十日迎娶自己的皇后。
皇甫潇在这件事上做出了让步,得到的回报就是楚耀坤入阁为相,而他的嫡长女楚灿华被皇帝纳为皇妃,至于具体位分,迎立皇后之后再分封,总之必定是妃位。
整个六月七月,燕京城都为了皇帝大婚之事变得无比热闹,不断有车队从四面八方进城,送来最好的贡品和内务府采办的货物,件件精美,价值连城。钱如流水般花出去,肥了从上到下的一大批官吏。与此同时,赵家和各个要进宫的妃嫔家里也是四处采买,虽说入宫不能带嫁妆,只要带够银子就行,但是头面首饰和家常衣裳仍要备下,帷幔锦帐和插屏之类的物件也可以适当备些,算是皇家恩典,让她们布置在各自卧房,以慰思家之念。
皇甫潇没有实际参与大婚的筹备事宜,都由礼部和内务府在操办,两宫太后和赵昶时时紧盯着问,他也就乐得不去插手。皇上大婚,虽说有祖宗家法管着,但是如果要奢侈着办,也没人会去说逾制之类的扫兴话,现下看来,虽然婚期提前了很多,皇家依然是金山银海,并不会一切从简,原先估摸着花费不会超过一百万两银子,现在看来,只怕要两百万两才办得下来。这笔花销户部出一半,内库出一半,户部尚书看着办事的人挥金如土,已经严重超出当初的估算,不禁连番到文渊阁去叫苦。皇甫潇不好表示意见,免得别人说他弄权,刻薄皇上。赵昶捋着胡须,从“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说起,论述皇上大婚的重要性,这些银子花出去,也表示着天下人对皇上大婚的期盼与供奉,同时也是让所有百姓都知道,他们的皇上即将亲政,真正掌握这个国家的皇权。
这番话十分刺耳,皇甫潇沉下脸来,随即恢复常态,淡淡一笑。先帝有遗诏,皇上大婚后即可亲政,摄政王还政于皇帝,但在皇帝二十岁之前仍有监国之权,对于“乱命”可驳回,直至皇帝二十岁以后,处理国事无大错,勇毅亲王才可彻底放权,让皇上乾坤独断。这些人都没把这“监国”二字看得太重,以为只要他还政于皇上,便可削去他的权柄,为所欲为。他不愿在此时打口舌官司,随便他们去搞。皇帝是他的亲堂弟,先帝待他十分仁厚,父王临终前谆谆叮嘱,都让他视皇帝如亲人,尽心辅佐他教导他,之后看着他风光大婚。他心里甚感欣慰,即使铺张靡费些,也算不得什么。至于贪得太狠的人,等皇帝大婚之后,他再来下刀子。现在却什么也不能做,大婚在即,一点儿也不能乱。
他的沉默让朝中的清流们十分得意,内务府官员胆肥的都大捞特捞,胆小的倒是很谨慎,只敢沾点儿小油水,但办起事来都很尽心。各部各级官员都不敢怠慢,不管是哪一系的人马,此时都不便挑事,以免当出头鸟被人打了。婚事筹备起来非常顺利,京城里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平民百姓都在议论猜测皇帝大婚时的盛况。
栖霞山庄里却很安静。
大青山很美,满山遍野都是盛开的鲜花,果林里的花已经谢了,枝头结出青青的小果子,等到秋天便可收获,坡上的草场郁郁葱葱,几匹宝马很喜欢在那里撒欢奔跑。
庄子里也是花红柳绿,池塘里的荷叶上结出了莲蓬,那些白鹤鸳鸯优哉游哉,自有一番逍遥景象。
无双除了晨昏定省外,一般都是自己活动,或在亭子里喝茶看花,或在草场上看骏马奔腾。韩氏和姚氏再加上余妈妈就陪着老王妃抹牌,若是老王妃午睡了,她们就会在屋子里做点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我自相思 - 分卷阅读13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自相思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我自相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