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 德不配位(二更) 阿兄517

  夏日昼长夜短, 虽过程曲折了些,但到底事情办成了,赶在彻底封城之前, 怀揣着希望, 崔齐光赶回了使臣队伍住处。

  出行前带足了银两,吃穿倒是不愁, 只是在边关眼看待了一个月,回不去谁都发愁。东荆城设了驿馆, 但并不大,被使臣们住了个满满当当,夜色已经罩了下来,崔齐光听着门内忽高忽低的叹息声,压住自己的笑意想要敲开门, 告诉他们襄王愿意出手这个好消息。

  事情没办成之前,队伍里的老人会颠来倒去地琢磨问题, 生怕被坑在齐国, 或是惹恼了齐人, 但事情已经办完,落印签章,谁也说不出反悔二字。毕竟主使站到外面代表的就是整个队伍的体面,最多就是拉着他埋怨几句罢了。

  口中茶香久久不散,涩意被醇厚的香味替代, 舌尖上似乎还留着一点回甘的甜。

  就像襄王最后温和的笑意。

  一钩弯月本是凄寒的, 但今夜却显得温柔。崔齐光抬起来要敲门的手顿住了,将今天的见面回想一遍,忽地品出了些不对。

  他之前不曾见过江乐山,只晓得过去是鸣水城的县令, 与襄王有了纠葛,但在与王府长史你来我往的商议中,对此人的条理有了新的认知。能用短短半个时辰将事情理顺,筑堤和路线规划都很清晰,一条条一件件看着都是能立刻上手开始做的,要说背后没有做过功课,用过心思,那就只有天才二字可以解释。

  看上去是他说服了襄王,但换个角度看,若非襄王本有此意,哪有这般轻松的呢?

  她起初的态度和中间的尖锐,不过是他太过迫切想要成事,说话和办法惹恼了对方。身为皇族,气势手段自不会缺。崔齐光并不因薛瑜的戏耍与逼问恼怒,过去大多是旁人来求自家,他上门这样求见,的确是缺了些求人的态度。好在,最后没有什么损失,襄王消了气,也谈妥了。

  襄王是个好人啊。

  崔齐光笑着推开门,“我们五月就能走了!”

  一声笑将入了夜还聚在一起唉声叹气的使臣们炸得人仰马翻,如崔齐光所想,听说了他今天去求见襄王到底做了些什么后,队伍里的老人就差捏人中了,一个劲地说着他太过冲动。

  崔齐光出门时,大家都以为只是例行拜会。毕竟,襄王才来了几天?愿意管他们的事也腾不出手,只指望着能留个好印象,下次上门再聊聊有没有可能先帮忙把他们送回去。至于筑堤的事,其他使臣是不敢想了。

  但兴许是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有话题,年轻气盛有冲劲,竟是出门大半天,回来事情就办成了!

  木已成舟,最后结果也是好的,埋怨几句也就算了,只字字句句扣了字眼,盘问着崔齐光去见襄王时说了些什么,别被人抓到了马脚。

  那份盖了襄王私印与使节印鉴的文书,更是被翻来覆去地看。一群人凑到一起,一直熬到了天亮,崔齐光说得口干舌燥,使臣们看得两眼昏花,队伍里懂得地形的小吏,也过来把点名要的几块地方在潦草的舆图上画了出来,从方方面面试图找到襄王的用意。

  但只要当地的土,当地的山石林木,又不迁百姓来,也不要把荆州并入东荆,看到最后,他们也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襄王,是个大好人啊。

  做了次好人的薛瑜对使臣们会讨论出什么结果,并不感兴趣,只一心一意操心着出去两天的女兵们。与崔齐光虽然谈妥了,但护送他的人还没回来,神射队伍的回音也没有到。说是五月初一出发,离眼下没有几天,但到底女兵能不能上路,还要打一个问号。

  薛猛很配合她,去问的当天就筛了离东荆边境线最近的一伙山匪出来,像这样靠近边境线的匪类,对方不管,最后也是祸害东荆。只要不是太远,东北驻军练兵时也会带着儿郎们出去见见血,这伙人本就在东荆的名单上,刚成气候没两天,拿来练兵刚刚好。

  或许是没想到薛瑜会这么紧凑地派人出去练兵,他还专门问了需不需要帮忙。

  薛瑜说不用,而伍戈也承诺不用。

  还没到夏天最热的时候,只是早上醒了就睡不住了,躺着就忍不住去想伍戈他们怎么样了。薛瑜吐出口气,心中默算了一遍距离。

  去郡城时骑了马,摸出边境再走一天路,引诱成功的话,现在应该已经交上手了。

  伍戈带出去了第二卫中最强的一批人,其他留下来被魏卫河兼管着,若是出去的两百人全军覆没,第二卫基本就没有再起的希望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17章 . 德不配位(二更) 阿兄51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