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 考试范围(二更) 公平574

  下方景象熟悉又陌生,恍惚间, 她好像回到了后世。

  “殿下, 这究竟是何物?!”

  薛猛的询问声将薛瑜的思绪拉了回来,眼前不再是虚幻的车水马龙记忆, 而是她亲手打造的具有后世特点,也有这个时代风格的商街。

  和所有人一样被惊住的薛猛, 声音有些变形,铁塔似的汉子嗓子像被谁捏住,有些滑稽。但此刻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失态,毕竟,连在襄王府中看到过最简单的发电模型的江乐山与薛瑜身边近卫, 也是第一次看到全部灯光亮起的模样。

  一盏灯带来的惊奇,与许多盏灯构成的震撼, 观感截然不同。

  从恍惚中恢复过来的薛瑜, 或许是这里最镇定的一个。

  “这是电灯。电和打雷闪电的那个电接近, 相较烛火等等明亮,但是灯盏和电线通路造价不菲,损耗也高。和矿场那边的蒸汽矿机如何相连,现在还没有解决,只能靠人力摇动发电, 灯盏处闭合也有点问题, 雨雪天气和大风天,都不能亮灯……”

  薛瑜简单解释着电灯是什么,说着说着就提起了没解决的问题,用各种瑕疵来打消薛猛爆发出的热情。

  见过后世相对安全成熟的灯盏和发电机, 薛瑜虽然知道原理,但也得自己重新攀一遍科技树。之前送回京中的新型玻璃灯笼,就是在灯盏聚光设计上有了新发展的成品。粗糙到安全稳定性都无法完全保证的电灯,已经是两个月里调试过许多次的成品,在她眼里却处处都是毛病。

  后世人人都听过名字的金属钨还不知道在哪里,而不用人力,用蒸汽机对接发电机,虽然理论可行,但稳定性就更差了。现在能供得起、保护得了蒸汽机存在的只有煤矿矿区周围,爆炸和电火花都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看上去下面灯火明亮,无尽震撼,实际上谁能想到,在背后支撑着明亮光芒的现在简陋的手摇发电机,最高也只能提供一个时辰的供电呢?一则人力不及,二则机械本身需要维修保养。

  为了让商街有一个震撼性亮相,让人清晰地知道踏入齐国境内就是极特殊的模样,薛瑜可谓是煞费苦心。

  对电灯的研究持续了许久,造价居高不下,一整个商街上加起来不过十盏灯和百丈有余的电线,价格就和盖起一期商街的成本差不多,还不像房屋一样,起码有十几年的使用时间。

  要不是商街确实已经到了开业的时候,她还能和工匠们再调试调试。不能确保足够安全稳定,电灯也就只能在东荆玩乐一样用用,应用到矿区照、入户使用或是像钟楼和其他物事一样第一个送去给皇帝,想都别想。

  薛瑜将路边所有商铺台阶下并不明显的一条隆起指给薛猛看,成本颇高的细陶管卡在水泥槽内,乍看与最初商街打地基时放下的排水管有些相似。一管套一管封起来的电线通路,卡在最不会积水的位置,饶是如此,也得小心谨慎,只能在天气好的时候开启电路。

  好在天公作美,七月初一加上往前几天,都是晴天。

  “电灯,以雷电做的灯?”薛猛喃喃自语,在这一刻,思路与下方议论着取星河光芒的人群重合。

  薛瑜提出的种种缺点,在他看来却不是什么大问题,真论起来,火把也有危险。不过,知道电灯暂时只能固定使用,他心里将光亮应用在战场上的期待,还是消散了许多。

  在电灯下站一会,未去的暑热带着电灯烘热的温度,已经让人受不了了。下方将小架子推出来,在灯光下继续着生意的铺子或是借着光芒收尾的铺子,都忙忙碌碌,而街上目前唯一一家能当半个食肆的客店,则抓住了新的商机,带着盛着碎冰的竹筒,派人沿街叫卖起来。

  拌了果子和一丁点化开的糖水的冰块,是消暑的绝佳选择。

  带着薛猛看完了整个商街的表演,薛瑜一行没有等到商街延后开业的半个时辰结束,就从客店离开,送别薛猛。

  等走到王府门前,商街上差役已开始通知众人灯光即将熄灭,站在白露山半山腰望去,下方一片明光,尤以最靠近山脚的藏书阁的光芒最盛。

  和别处不同,藏书阁内被来自最顶层的电灯照亮,虽然两盏灯在偌大空间里亮度比不上外面街上看起来明亮,但也已经接近平日里火把烛光的亮度,分明是在入夜后也给了人读书的就会。

  再一问,阁中的灯也是襄王殿下专门让人设的。

  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读书人们,将感念存在心里,抓紧了时间。

  没多久,钟声再次响起,这次只响了一声,作为提醒。

  随着钟声,电灯的光芒与出现时那样,眨眼熄灭。

  还在街上的众人习惯了明亮,突然黯淡下来后,眼睛不由自主地寻觅着光亮处。点起火把或油灯的各处和天边洒落的星月光芒,成为了新的焦点。

  而安阳城中,或许是因为七月初一的确是个黄道吉日,杜小郎一行人离京时看到的那座几乎在安阳城正中的小楼,也揭开了面纱,露出真容。

  四面表盘上分别绘着日月星辰、四方神兽的钟楼,带着它的四面指针一起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引来惊奇的围观和赞叹。日落月升,傍晚时分,它和远方的东荆城一起,敲响了入夜的钟声,组成了城门关闭前的通知一环。

  在薛瑜从山上凝望着山下电灯熄灭,燃起星星点点灯火的同时,安阳城皇城城墙上,皇帝负手而立。

  他凝望着逐渐被夜色吞噬,只剩远方一点轮廓和表盘被月光照亮的钟楼。

  好像跨过遥远距离,隔着钟楼与远方的游子对视。

  在无人知道电灯内情的时候,取雷电之光照耀各处、借星月光芒燃灯等等真假难辨的传说,随着电灯的第一次亮相,跟着参加商街开业的各家家主传向四面八方。

  习惯了享受,也习惯了追逐新东西的士族们,再次深刻认知到襄王手中有各种各样的“宝物”。

  而同日亮相的戏台,虽然在士族们眼中显得流俗,但胜在有趣多变,故事精彩、不需要费神思考,听多了自然能品出其中的乐趣。

  剧院内分了两处,一处是歌舞,一处演着相较外面更复杂些的剧目,有被外面戏台上的短小表演吸引的人进了剧院,在流水似的果盘冰碗、跑腿捶背等等服务伺候下,买花打赏剧目中的伎人,受着一叠声的夸奖和漂亮话,竟觉得这里比自家要更好了。

  杜小郎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完全隔绝的雅座旁边,传来士族子弟对着家中仆役理直气壮的语声,“这里吃喝听戏虽要花钱,但冰不要钱啊。我这哪里是胡乱花钱,分明是在为家中省钱!”

  杜小郎对此嗤之以鼻,觉得斤斤计较实在有失身份,但也得承认,在剧院里过得十分舒服。

  台上唱着的不再是出现在下乡里的普法小故事,而是正儿八经的剧目,此刻正唱到,“闻说胡虏入玉门”。

  “齐国先祖起兵,竟这般血勇。”杜小郎看到激动处连声叫好,对台上虽没有明说,但在议论声里都能听出来是谁的西齐国开国皇帝心向往之,手中比划着,好像自己也提起了长戟,杀出梁州,将刚刚剧目里作威作福、烧杀掳掠的狄罗人逐出国境。

  他正在兴头上,旁边的管事不好阻止,担忧地望着台上表演,心中隐隐感觉不对。但这里是齐国地界,又是襄王辖下,表演先祖武勇,似乎合情合理,没有什么问题?

  管事心中想着新的劝说措辞,端茶送水的伙计,一身短打青衣小帽,笑得十分讨喜,凑进了雅间,“冰碗茶汤果子露奶酪,客人有什么需要的吗?您要是从南边来,定得尝尝我们东荆的奶酪……”

  态度诚恳,推销也并不讨人厌,在管事应答后,伙计重带来供应的食物。

  和他一样手脚利落地从各个普通桌子、雅座间穿梭着,保证整个剧院客人的满意的伙计们,最终都汇聚在剧院后,将简单对话和听闻中收集到的一份份信息记下,拼凑出往来客商和路人们口中碎片般的见闻。

  整条商街上形成的一条龙服务,让人来了就不太想离开,除了没有美人和赌坊,此处足以令人醉生梦死。

  看到第一天收益的各士族家中,最后一点对襄王的疑虑尽去,赚得盆满钵满后,思想和吃到了襄王带来的好处的京城士族们保持了一致,想的自然是多赚一点。

  根据第一天商铺情况调整着自家铺子设置的各家人,没有忽略商街上还没租出或售出的几间铺子,在商事管理大厅外,早早就有人排起了队伍,指望着能来捡到便宜。只是一步迟步步迟,挂出来的限制销售范围和竞价要求,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

  先前被谨慎地放弃,或是被外来客商们认为不够好、需要观望的位置,在商街开业后第二天的竞价上,最便宜的一间铺子,也拍出了比先前街上最高的租金还翻了一倍的高价。甚至还有找上门,试图买下已经开业铺子的。

  看着飞涨的价格,再冷静的士族家主,也不得不捂着心口承认:

  襄王的确给我们占了大便宜,在为我们东荆士族着想的啊!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41章 . 考试范围(二更) 公平57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