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86

  我本以为檀旆的嚣张劲儿该是从东平王那儿继承,现在想想,王妃的贡献大概也不遑多让。不过这种嚣张并非是不懂礼数的嚣张,而是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不害怕任何人的恶意诋毁或中伤,只是在普通人看来,便有些嚣张过头。

  正如郑太傅所言,“魔女”一词是他人的评价,郑太傅并不会因为他人的风评就草率相信这些说辞,所以郑太傅和王妃没有仇怨,做的事倒确实有些针对。

  据父亲所言,当年蒋家势大,不仅族人遍布朝堂,还想掌控沅国军务,郑太傅认为将这么多权力都集中交到一个家族手中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从中斡旋,对蒋家的势力做着若有若无的牵制。

  郑太傅与蒋家对弈的事件中,不好说谁是绝对的坏人,蒋家想总览全局为了以后好做事没错,郑太傅担心蒋家权力过大颠覆朝堂出手阻止也没错。

  或许就是因为双方都没错,等蒋家已经退出旭京的权力中心,郑太傅也卸下身上的职务,王妃和郑太傅便能心平气和地聊上几句,不至于闹到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地步。

  我记得父亲曾与我说过,如果所有人都懂得朝堂之事朝堂去了的道理,或许士庶争斗最后的结局,便不会太过惨烈。

  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我很期盼这样的结局。

  我和檀旆落在后面,入座时,其他人已经谈得相当其乐融融,倒也没空管我们刚才在磨蹭什么。

  郑太傅摸着胡须道:“其实早在来旭京之前,我就已经听说了东平王府暗中查证司空丞相豢养死士一事,我本来还觉得奇怪,不明白东平王府为何非要帮八竿子打不着的蒋家洗刷当年冤屈,现在才算猜到,此事一开始,就有你们蒋家在背后运作吧?”

  王妃丝毫没有要否认的意思,平静地点了点头,反问道:“蒋家当年是受人暗害才被驱逐出京,我们为自己讨回公道,有何不妥?”

  “没什么不妥,我只是随口一问罢了。”郑太傅无所谓地笑笑,端起茶杯,“说起来,当年事情发生时我也觉得有蹊跷,只是那时我已经离京,做不了什么。”

  “太傅当时如果还在旭京,是否又会要求查清此事呢?”王妃的语气温和,脸上也带着笑意,然而问题却尖锐。

  郑太傅听了以后,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才道:“我不敢保证……我离开那年,是觉得自己能教的都已经教给学生,人上了年纪,难免感到力不从心,心里想着沅国朝堂该由年轻一辈来接手,才向陛下请辞……如果陛下拒绝,要我继续留在旭京做事,遇上此事,我可能会觉得自己没精力去管,视而不见吧。”

  视而不见,结局也就不会有什么改变。

  王妃笑着道:“太傅真坦诚。”

  太傅同样笑道:“手上没有职权,才敢这般坦诚。”

  因为无论说什么,都不可能付诸实践。

  我在一旁听着郑太傅与王妃的对话,终于解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

  蒋家祖籍地处东南,家族势力在当地盘根错节,王妃作为蒋氏女嫁入东平王府,便意味着东平王府得到了蒋氏的助力。

  之前东南地动,檀旆比宫里还提前得知了消息,应该就是蒋氏的原因,东平王府在旭京的“眼线”,恐怕也是蒋家离京前留下的一股势力。

  这股势力存在的时间比司空丞相家豢养的死士还久,也难怪司空丞相最后不是对手。

  檀旆一直不肯告诉我,我也终于明白了原因——已经被驱逐出京的百年世家,对旭京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说出来,怕是大部分人都不会感到心安。

  反正我是听得有点慌。

  郑太傅在王府也是吃过午饭就走,我借口送他一段路跟了上去,陪郑太傅走在回陛下为他安排的住所的路上,我试探着开口道:“蒋氏与东平王府联合,您觉得,究竟是谁利用谁?”

  “互有助益吧。”郑太傅高深莫测地笑道:“蒋氏或许一开始是想利用东平王,可这位东平王,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郑太傅所言,正是我担心的问题。

  东平王当年能凭借军功从一名普通士兵做到沅国异姓王,两个儿子也是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加之这几年以来的行事,要说没能力是不可能的。

  不夸张的说,这能力甚至能大到颠覆沅国朝堂。

  蒋氏愿意嫁女,后来也愿意出力帮助这位女婿,除了要洗刷当年被驱逐出京的耻辱以外,应当也是非常看重东平王不俗的能力。

  如今蒋家的能力被东平王用来做大自己的势力,以后这个百年世家是否能控制住自己的女婿,实在是件没准的事。

  蒋氏会不会借东平王府的力量重新走上权力的顶峰,也是件没准的事。

  沅国朝堂最不安定的两大因素,偏偏现在还合为了一股。

  郑太傅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开口问道:“小翎,得知东平王府与蒋氏有联合,你很担心?”

  我反问:“您不担心?”

  “我为沅国朝堂操劳了大半辈子,如今只想着颐养天年,这些糟心事你们来处理就行。”郑太傅甚是惜命道:“我只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可不必。”

  他是真豁达,也难怪教出父亲那样的学生。

  想到父亲,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太傅爷爷,父亲装庸碌韬光养晦这么多年,也是您给出的主意?”

  “这个我可不敢居功。”郑太傅否认道:“当年陛下有意让一批新的庶族入朝,压制士族长久以来霸占朝堂的问题,锐意改革进取,并不需要你父亲的才能,是你父亲自己选择的韬光养晦。”

  我了然,“父亲觉得自己该在缓和士庶争斗中起作用?”

  “这条路难呐。”郑太傅叹了口气道:“我曾劝过你父亲,走这条路,意味着可能要浪费他风华正茂的那十几年,将一个年轻人的志气磨平,我问他是否甘心?”

  父亲从未跟我说过这些,如今听郑太傅回忆起往事,我愈发感到好奇:“父亲怎么说?”

  “你父亲说,读圣贤书,便该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浪费风华正茂的十几年,是可以官运亨通风头无两,可沅国的未来何去何从,后辈何去何从?”郑太傅转头望向我,笑着道:“你姐姐出生时,我已经看出他有这样的念头,直到后来你出生,他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我迟疑地地指着自己:“我?和我姐姐?这与父亲的决定有何关系?”

  “他应该是放不下。”郑太傅推测道:“他害怕没有人来化解士庶间的争斗,导致一场乱世出现,乱世中的你们,比处于太平盛世的你们,更叫他护不住。”

  父亲终归是父亲,无论何时都想要护着我何姐姐——听完郑太傅的推测,我久久无言。

  郑太傅看到有马车过来接他,便停下脚步对我道:“就送到这里吧,我上了年纪不假,倒还不至于走不动路。”

  “太傅爷爷,如果最后我不能……不能阻止有人来颠覆朝堂怎么办?”

  郑太傅安慰我道:“有你夫家的势力在,你们一家不会有事。”

  “可我也不想看到……”我迟疑片刻,终于把那句话说了出来,“不想看到如今的江山易主,无论易主的人是谁。”

  郑太傅愣怔片刻,像是突然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那样,“嚯”了一声,问道:“即使以后做到万人之上的人是你,你也不愿?”

  “不愿。”我认真道:“世人总以为做到万人之上便可尽享荣华富贵,却从来不考虑自己还要担负万人的悲欢,如今的朝堂不算多好,却也没有多坏,最起码大多数沅国百姓,都能很好地活着。”

  郑太傅望着我,笑意渐深,示意我继续。

  “但颠覆这个朝堂不一样。”我说:“那必然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这个国家的百姓没有做错,不值得拿这种结果来换一个万人之上的地位。”

  郑太傅笑了笑,垂下眼眸,也不知想了些什么,再抬起头来时,他对我道:“小翎,如果你真是这样的想法,就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去尝试,我相信你会找到合适的办法,也相信会有人与你同行。”

  我对此倒不是那么自信:“他们大多都想着见风使舵,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与我同行。”

  “你又不是这世上的异类,怎会没有一个人与你的想法一致。”郑太傅调侃道:“除非你是太过自大,以为自己傲然于世,与一般凡夫俗子不同。”

  我挠了挠脸,尴尬地说:“有时候我确实会有这种想法。”

  郑太傅闻声笑开:“那你该学着与人说说你的理念,别把自己看得太高……回去吧。”

  接郑太傅的马车已经到了近前,我向郑太傅行了一礼,目送他上了马车,马车走出一段距离,渐渐看不清了,我便转身回了王府。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11章18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奸臣盯上我家了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奸臣盯上我家了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