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老祖宗 - 分卷阅读80

彻底结束了。那些个离京的翰林官,若是去的不算远倒还好,离得远的,像江南那一代的,只怕至少也得等十月底才能返京。
也就是说,接下来他还是会在南书房轮值的。
苦啊!
他觉得他上辈子一定是黄连地成的精。
就算是黄连精都没他那么苦!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
之后没两日,宫中就传来消息,因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决定赐宴于瀛台,从五品以上官员皆可参与。
这消息跟路谦入宫轮值的时间太接近了,尤其好死不死的,在路谦之后,康熙帝因为忙于政事,压根就没唤翰林关入内。也因此,很多脑子活络的都将目光落在了路谦身上。
其中甚至包括了掌院学士朱大人。
路谦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可以说,朱大人之于路谦,好比那伯乐之于千里马。假如当初没有朱大人的举荐,只怕路谦如今也还在九江书院里借读,等着参加来年二月里的会试。
就算他真的能通过会试入仕,但能留在翰林院的机会却极为渺茫,除非他能成为三鼎甲之一。多半情况下,像路谦这种没什么后台,甚至连个能耐的同窗好友都没有的人,只怕就是外放的命。
光是外放其实无所谓的,几乎每个官员都会经历一番的。但问题在于,没有背景的官员一旦外放,还是那种刚入仕的,必是会被放到一些穷山恶水的地方。
假如能顺利度过,那么一般都会连任一届,如此这般六年时间就过去了。要是这中间出了个什么纰漏,那完了,轻者被罢职免官,严重的还有可能获罪,毕竟身为一方父母官,本身就有义务带着辖区内百姓过上好日子。
还有一种可能,就算本身的能力不错,任职期间也并不曾出任何差错,甚至还有了不少的功劳。但功劳被上峰抢走,评语也不佳,要么继续待在这穷山僻壤里,要么就换到另外一个更穷苦的地方接着熬资历。
有多少人,明明是进士出身,终其一生却是在县太爷的位置上度过。
……
这就是普通人科举入仕的结果。
甚至于就算这样了,都算是个很好的结果了。毕竟,每一届都有很多人没办法补到缺,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选择等待。
连路谦都觉得,自己是欠了朱大人一份天大的人情。
这确实挺不容易的,毕竟他忒不要脸。
也因此,当朱大人将他唤过去,询问当时在宫中发生了何事时,他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去。当然,祖宗是不可能提及的,这辈子他都不会跟任何人提起祖宗的,想都别想!
朱大人听闻后,沉吟了半晌,又问:“是何人将你写入南书房轮值的名单中的?以往,就算再怎么缺人,也该是由三年以上的翰林官入宫的。”
科举乡试很忙对吧?
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每隔三年就有一次的,都成惯例了。
况且,这回的情况还不同,要知道在博学宏词科举办之前,明史馆就没几个人,翰林院就算是想借人都没处借。可就算这样,那不也一样熬过来了?如今,起码明史馆会派人过来帮衬一把,按理说人手应当比往年更充裕才对,怎么反而忙不过来了,让新人直接顶上去呢?
朱大人很不高兴。
假如说,路谦是个绷不住的,在康熙帝跟前出了丑,那么连带他这个掌院学士都会被牵连。他年岁已经不轻了,就想好好的再干一届,之后就准备退下来颐养天年了。结果就有人想搞事,真要是有个什么闪失,路谦的前途尽毁是不错,他就能讨得了好?
一想到自己差点儿晚节不保,他就想把搞事儿的人揪出来痛骂一顿!
到底,朱大人没在路谦跟前表现出来,他只道:“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路谦心说你知道个啥啊?不过,他还是老实退下了,继续做他的事儿去。
在这之后,路谦再没去南书房轮值过。他倒也不在意,横竖作为翰林官,真想要见康熙帝还是很容易的。再说了,比起亲眼看到康熙帝,他更希望通过奏表来说事儿。
主要是祖宗太碍事儿了。
瀛台赐宴之后,康熙帝还赏下了大量的采币。路谦一开始都没明白这是啥玩意儿,直到赏赐送到他手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彩锦。
这敢情好!中秋节礼有了!
路谦火速的将原先已经写好了的家信重新誊抄了一遍,加上了关于这次瀛台赐宴之事,又可惜程家人没办法亲眼看到,不过没关系,康熙帝还赐了采币,他心里挂念对他有着养育之恩的程家人,所以决定将所有采币都送予程府!
多大方啊!
然而,采币是按照官职品阶下发的。
别看路谦这个从五品官放在京城还是挺好看的,但在有资格参与瀛台赐宴的官员中,他却是垫底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能指望他得到多少赏赐?
其实也不算少了,起码做一身衣裳的彩锦还是有的。
但因为那料子的颜色过于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随身带个老祖宗 - 分卷阅读8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随身带个老祖宗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随身带个老祖宗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