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春闱170

  王右渠与闻争烨这才知道, 元若枝已经回家了。

  俩人提着京城里最漂亮的两盏花灯,面面相觑。

  闻争烨深深地打量着王右渠。

  王右渠也不知道他不过是回青州几个月,怎么又蹦出一个穆国公府世子, 也仔细打量着他。

  两人对视半晌,闻争烨直着身子, 唤道:“王解元,久仰大名。你这灯,没送出去呵,当真是可惜了。”

  王右渠作揖道:“穆国公世子, 久仰。”他眼神不甘示弱地看着闻争烨的花灯,语气平稳:“您的也没送出去, 也挺可惜的。”

  “……”

  “……”

  男人有男人的说话方式, 寥寥几句, 闻争烨已经确定,王右渠这灯,就是送给元若枝的。

  王右渠当然也清楚,的确就是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又有人看上了那位姑娘。

  但他并不觉得奇怪, 那么好的小娘子,见过她的人,不喜欢才奇怪。

  闻争烨提着灯上马,将灯交给了随从。

  王右渠也提灯回了家,摆在了案上。

  元若枝回到家中,将十颗夜明珠收在卧室暗藏玄机的地砖下,连心腹丫鬟都不知道。

  这样的东西,一拿出来就能查到是谁的手笔。

  现在还不是正大光明示人的时候。

  元宵节一过,京城里的店铺该开张的也都要开张了。

  邓掌柜便是十六日重开了清疏斋,与往年一样,他与书商见了面,置办起新书。最后选了三份书单出来,让元若枝拿主意。

  元若枝为了好说话,亲自去的清疏斋,选了一份书单。

  选书单快,不过两盏茶的功夫,她便敲定了内容。

  离开清疏斋时,瞧见了从对面巷子里出来的王右渠。

  两人这会儿见面,纯是巧合。

  但元若枝看到王右渠直直朝她走过来,又加快了步子,应该是有话说,便特意坐在马车里等他。

  王右渠过去作了揖,在车帘外道:“元姑娘,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元若枝笑道:“是有‘一年’没见了,解元似乎比去岁瘦了些。没几日就要春闱,注意保重身体。”

  王右渠胸膛微热。

  自中解元后,又洗刷了亡父的冤屈,倒也不是没有人这般关心过他,但他尝了太多年的冷眼,总觉得祝福和关怀的话,从那些以往伤害过他的人口中说出来,没有那么的真诚。

  她这轻描淡写一句,倒是叫他十分感动。

  王右渠微微垂首答道:“我记住了。”又说:“昨日听姑娘说,想要花灯,正巧我与同科的朋友一起猜灯谜,取了一盏。若姑娘不嫌弃……”

  元若枝道:“怎会嫌弃解元的东西,只不过日子已经过了,便算了吧。”

  王右渠心说也是,下次送东西要及时些。

  王右渠心知,在街上不好多说话,最后的话便是同她说:“此次回乡,恩师为我取了字了。”

  先生一般只会为自己喜爱的学生取字,这说明王右渠的老师不再向以前偷偷摸摸教他,而是认可他了。

  元若枝由衷感到欣喜,道了一声:“恭喜王解元。”又说:“以后都会这样的。”

  王右渠告诉她:“守明,我的字叫守明,王守明。”

  守得云开见月明。

  亦是明月照沟渠里的“明”。

  元若枝“嗯”一声,表示她知道了。

  但只有关系亲近之人,才会相互称呼对方的“字”。

  她与王右渠不过是有些缘分,姑且算是有些交情,更深的情谊却没有了,她自问是不合适称呼他的字,心里相着,日后要叫他,还是以解元相称得好,不过春闱之后,可能要改口叫状元郎了。

  王右渠说了自己的“字”,便一直瞧着车帘,到底是没等来一声“守明”。

  元若枝与王右渠告了辞,便回家了。

  王右渠也回了家。

  他干娘王氏穿着粗布比甲,里面一件深蓝色的棉袄,喜气迎面,正在小院里洒扫摘菜,笑问王右渠:“怎么出去一趟脸上就带着喜气儿了?”

  王右渠不觉面上有喜,端正的面颊上长眉微挑:“干娘,有么?”

  王氏笑呵呵道:“怎么没有?就跟见了心仪姑娘似的。”

  不是“就跟”,是“就是”。

  王右渠抿下唇角淡笑,说:“干娘,我读书去了。”

  王氏“诶”了一声,哼着青州的小调,便给他做饭去了。

  说来也巧,元若枝回家路上,又碰到了闻争烨,他正在同街道上五城兵马司巡街的人说话,见了她的马车,转头拦下 同她打招呼:“元姑娘。”

  元若枝叫人停下马车,隔着车帘,也回应他一声。

  闻争烨便直截了当问她:“我家里有一盏花灯,你可有功夫等我片刻,我这就去给你取来。”

  元若枝心说,怎么一个两个都要送灯给她?

  她仍旧婉拒,用同样的借口。

  闻争烨倒也没觉得不高兴,大街上的,他本不该这般问的,该在私下里问。

  元若枝别了闻争烨,两个丫鬟七嘴八舌说起来。

  玉璧说:“奴婢瞧着,两位爷对姑娘……”

  玉勾没应这句话,却也是赞同的。

  元若枝只让她们不许再胡说,还道:“个中缘由,你们不清楚,莫要再浑说叫人听了去,平白招惹是非。”

  他们两位,大抵是因为感谢她之前帮过他们的缘故。

  但她觉得,任何正常人看了那一本天书,都不会忍得下心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白白死去。

  他们的谢意,她倒不是不能受,但绝不是像丫鬟们说的,那便是喜欢了。

  玉璧与玉勾还是很识大体,自然不敢再乱说。

  但私下里,玉璧还是同玉勾说:“难道你不觉得,解元跟世子爷,喜欢咱们家姑娘吗?”

  玉勾叹气说:“你傻呀?解元和世子爷送花灯,姑娘才说‘个中缘由你们不清楚’,换了那位送,你瞧瞧咱们姑娘会说这样的话吗?”

  玉璧恍然明白过来,合着主子已经开始区别对待了!

  她心里终究还是怵太子殿下,便小声道:“世子爷,您可得加把劲儿了。”

  玉勾却觉得,还是解元郎好,她道:“征战沙场虽是好事,但多不稳当,嫁去了就要做半个寡妇的。”

  玉璧说:“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咱们姑娘才嫁得呀!也更压得住昌平侯府的妖魔鬼怪。”

  玉勾道:“解元郎未必就没有这个能耐啊。”

  两个丫鬟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元若枝听见她们俩嘀嘀咕咕,叫她们过来帮忙劈线,问其她们说什么时,两个丫鬟对视一眼,打起了马虎眼。元若枝心里惦记着事情,又急着给老夫人赶一双鞋袜,便没追着她们问了。

  二月里,春闱开场。

  仍是聂延璋做巡场的考官,考生入场的时候,他便在考场外,看见了王右渠。

  众人见太子,皆跪拜行礼,其中包括王右渠。

  聂延璋淡声道:“平身。”

  考生们才战战兢兢起身,王右渠却只是拂去了膝盖上的泥土。

  聂延璋打量了王右渠一眼,他却只是挺直了脊背,不卑不亢,同之前在衙门里一样,骨头比岩石还硬。

  锣声响,考生入场。

  这一场秋闱,正式开始。

  京城里,大家又开始议论起这一届的状元郎会是谁。

  春闱不比秋闱,各地解元来京,人才济济,花落谁家,当真不好说。

  元若枝却笃定,自然是王右渠。

  元永业在与兄弟们议论时,也表达了他希望王右渠中状元的想法……哪怕他知道王右渠看不上元家门第,但就凭王右渠识得他的一手丹青,他还是希望这位极有眼光的解元郎,能中状元。

  春闱结束,王右渠与其余入选考生,一同参加最后一场殿试,由建兴帝亲自挑选出前三甲。

  正月里,建兴帝病了一场,痊愈后,身体突然就多了倦态,面色浮肿。

  这会儿主持殿试,脸色有些病态的苍白。

  建兴帝坐在龙椅上,昏昏欲睡。

  他素来勤政,在黄赐光的提醒下,迅速打起了精神。

  黄赐光悄然松了口气。

  考生们交了卷。

  建兴帝看着殿内的几个儿子,将考卷交给了他们。

  聂延璋拿起了王右渠的考卷。

  理所应当的,大业所有人的生死与命运,都掌握在皇室中人手里。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76章 春闱17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恶毒女配咸鱼了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恶毒女配咸鱼了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