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 分卷阅读15

人家,哪怕远嫁,顾家也认了。
顾家一家子都表现得非常低调,皇帝对此也非常满意。毕竟,他登基的时候已经是个成年人了,登基之前也经历过先帝手把手的帝王教育,因此呢,他还真是不愿意被外戚掣肘。
好在顾家非常识趣,在他登基的头一年帮着稳定了朝堂之后,便老老实实退居二线,在朝堂上头几乎就没了任何存在感,这般的顾家,徒明晟自然是放心的。
做皇子的,那是天生的政治生物。以前的时候,徒明晟表现得与世无争,一副老老实实做个富贵闲王的架势。那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比起上面的那些兄长,他起步太晚了,也没得力的母族,妻族呢,是个不喜欢沾染麻烦的,在钱财或者是其他上面补贴一番那是没问题的,但是指望着妻族为他冲锋陷阵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不得不说,最后他能脱颖而出做太子,也跟妻族有关,毕竟,先帝那时候身体不好了,要是换个背后没什么帮衬的皇子上位,只怕就要被架空了。而顾家呢,一向知进退懂分寸,在文臣之中又很有影响力,有顾家从中转圜,起码文臣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武将嘛,先帝同样给徒明晟留了后手,起码几位国公作为先帝的嫡系,是不会拖后腿的。
徒明晟一开始的时候,还担心顾家有什么想法,但是瞧着顾家几乎已经不吭声了,又觉得有些歉疚起来,他不好多赏赐岳家,毕竟,顾家传家多年,不缺什么财富,所以呢,徒明晟表现得对皇后愈发信重恩爱。
像是皇后有孕,到了后期的时候,徒明晟甚至直接下旨,允许杜氏这位岳母进宫陪伴。
杜氏对于女儿自然是非常精心的,若是女儿是嫁给了寻常人家,那么做亲妈的自然恨不得什么都包办了。问题是在宫里面,一切都有规矩。因此呢,许多事情,还真是没有她插手的余地。因此呢,她能做的,就是陪着女儿说话散步,让女儿宽心。因此,即便想着以后让女儿照看小儿子两三分,也没说得出口。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儿虽说是皇后,但是别说是宫里头了,就算是外头,大家夫人面对内宅的事情,也不能真的随心所欲。因此,起码在这个阶段,还是不要给女儿添麻烦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尤其,她盘算着,小儿子只比女儿的这个孩子大不到一岁,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给这个八成是皇子的孩子做个玩伴呢!经常在皇后面前晃一圈,自然也就被惦记上了。
杜氏觉得来日方长,但是呢,天不从人愿,知道几十年后,杜氏依旧记得当日那满目的血光。


第6章 (大修)
顾家能够传承数百年,从最初的一个小地主,到如今的书香世家,在荆湘之地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就是源于先祖立下的一个家训,那就是顾家子孙可以不学什么四书五经,但是必须要读史。
从顾家那位先祖开始,顾家就一直在搜集诸多的史书。这年头,史书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看的,历朝历代,非那等大儒重臣,都没有机会参与修史。当然,那些文人私底下在自个的笔记里面记载的野史不算。
顾家那位先祖从小就是神童,一路上又有诸多贵人相助,寒门出身,未及弱冠就考中了进士,得了当时的座师将爱女下嫁,之后在翰林院一直待了十年,因为他口风紧,在朝中也无结党营私之事,那位先祖得以为当时的皇帝做起居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皇家收藏的大量史书。他如获至宝,花费了七八年的时间,将能够抄录的都抄录了下来,作为顾家的传家之物。
要知道,在外面的书店里头,各种与科举有关的书籍,那是多得是,但是你要是想要买点史书,呵呵,除了左传,其他的,要么是贵得让你吐血,要么根本就买不着。
某种意义上来说,史书里面记载的就是屠龙术,尽管历朝历代的史官都无师自通了孔子所说的春秋笔法,许多史书的记载其实未必可信,里面充满了史官自己的主观臆测,但是仔细对照一番,你就会发现,这里头总能够找出一部分真相的。
不到一定的层次,史书这东西你根本摸不着,民间那些寒门学子便是前朝的事情,知道的也就是民间不知道流传了几手的野史,唯有那些从多年之前流传下来的家族,才会想办法珍藏史书,而想要找到最全的史书,最终还是得到皇宫大内。
而皇宫里头,有这个资格接触史书的就是翰林院,翰林院要修书,许多史书就是资料,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接触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
顾家两三代人里头总有能入翰林的,如此很是抄录了大量的史书,在顾家,旁支可以借阅一部分,并且还要付出另外誊抄一份的代价,而嫡系,却是从读书开始,就得穿插着看各类史书。
顾衡如今虚岁才三岁,就算是再揠苗助长,这个年纪也就是学着念一些朗朗上口的启蒙书籍,能背上几句,在大人看来,就是天才了。
顾衡的启蒙是杜氏负责的,如今也就是带着给他念三字经和千字文,小孩子也就是条件反射,能够记得一部分而已。至于识字什么的,在顾衡恢复前世记忆之前,也就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 分卷阅读1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