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针线69

  “那你们别私相授受呀,救人这种大好事儿,就该拿去大队说,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李青荷两年前,私自跑到西岗大队,差点引发双方队员的殴斗。问题是,你敢吗?”

  这,李青荷还真不敢。她要是敢公开,今天就不会趁叶龄仙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找程殊墨说话。所以现在,她只能咬着嘴唇,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程殊墨却走到门口,牵住叶龄仙的手,无奈道:“别乱说,我没有跟外人私相授受。”

  叶龄仙冷哼,“幸亏我回来得早,要是再晚一会儿……”

  “要是再晚一会儿,刚好赶上我给你蒸的菌菇肉包。”

  新婚小夫妻手拉手进了厨房,李青荷终于回过神,捂着眼泪跑开了。

  叶龄仙啃着热腾腾的包子,好吃得烫嘴又舍不得放下,程殊墨只好吹凉了,再递给她第二个。

  心急吃不到热包子的小叶同志,忍不住阴阳怪气,“小程同志,你可真是当代活雷锋呀,坦白从宽,你到底救了多少个姑娘?大队居然没给你发个见义勇为奖?”

  难得见叶龄仙吃回醋,程殊墨觉得好玩,但也不忍心气她,把两年前发生在西山上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包括第二天,他失血昏迷,被她唱戏“唤醒”的后续。

  叶龄仙对这事完全没有印象,她气愤极了,“这个李青荷,太自私了!竟然因为害怕惩罚,没有告诉大队让村民们去救你?!”

  “都过去了。”程殊墨把茶水递给她,“所以,我给家里发的电报并没有夸张,你的确救过我。那天,如果不是你在山里唱戏,我可能没法清醒,活着回去。”

  “不许你这么说,你永远会好好的!”叶龄仙急得捂住他的嘴,又心疼他,“那次你伤得重不重?有没有留下后遗症?西岗大队的人太坏了,我要去法院告他们!让公安把他们抓起来!”

  “别想那些,我们后来找回了场子,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程殊墨顺势抱住叶龄仙,让她坐到自己大腿上,笑得暧昧,“而且,我伤得不重,没有任何后遗症。否则昨晚,你也不会在我下面……一直求饶?”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说到昨晚,叶龄仙就来气。昨晚为了“帮他一把”,叶龄仙破天荒开了灯,让他用眼睛描绘自己的身体。

  男人的腹肌清晰得吓人,叶龄仙还没数清到底有多少块,当他看到她腰间的那一粒小小的朱砂痣时,也不知发了什么疯,莫名其妙呢喃了一句“小戏子,原来是你……”接着,他上来又亲又咬,还把不可名状的东西弄得到处都是……

  从早上到现在,叶龄仙的腰还在疼呢!

  “哼,今晚罚你做二十道数学题,读二十页英语书。做不完不许上我的床!”叶龄仙气呼呼地布置任务。

  程殊墨:“……”

  晚上,程殊墨老老实实执行学习任务时,叶龄仙也没闲着。她拿出针线包、小花布,又开始做起了头饰。

  最近,她的时间被排得满满的,不是学习就是练戏,但是赚钱大业也不能耽搁呀。

  程殊墨不解,他前两天去镇供销社送货,明明刚在农村信用社存了五百块钱。

  他问:“为什么还要做这些,难道家里的钱不够用吗?”如果真的缺钱,可就是他身为丈夫的失职了。

  叶龄仙急忙答:“够用的。咱们结婚剩下的钱,花到明年也花不完。”

  叶龄仙当然也有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可是那些钱,大部分都是程父程母给的。汇款单上只有程父的名字,她总觉得有些不妥。她还没有见过程殊墨的父母,心里像是压着一块石头,实在没法心安理得地用这笔钱。

  但这些,又不能对程殊墨明说,怕他多想。叶龄仙只能笑笑,随口解释,“谁会嫌钱多呀,多赚一点总是好的。”

  程殊墨捏捏她鼻子,好笑:“我竟然不知道,自己是娶了个小财迷回来。”

  他看着在灯下做针线的妻子。她十指纤细,就连握绣花针,举手投足都有不一样的韵味,真是秀色可餐,赏心悦目。

  他看了一会儿,不经意问:“仙儿,为什么你的针线活儿做得这么好,也没听王大婶说,她什么时候教过你?”

  叶龄仙手臂一顿,锋利的针头立即扎破指尖,渗出鲜红的血珠。她还没反应过来,程殊墨就握住她的手,含去了那滴一滴血。

  “我去帮你消毒。”他转身去找医药箱,拿酒精。

  “不用麻烦的,这点算什么,过一会儿就长好了。”叶龄仙笑他小题大作。

  她随口解释,“我的针线活,是从小就会的。以前家里太穷,接了不少缝纫店的私活。被绣花针扎伤无数次了,都是家常便饭。做得多了,就什么都会了。”

  大概是此刻太幸福,叶龄仙说起“上辈子”事,竟然也不再感觉痛苦。

  “被扎伤,无数次?就像现在这样吗?”程殊墨突然有点生闷气。

  他抓住叶龄仙的针线包,狠狠丢到了窗外。

  “哎,你这是干什么?快捡回来,都是花钱买的!”叶龄仙急了。

  程殊墨却拦住她,倔强地说:“叶龄仙,以后就算日子再穷,我也不准你做针线活赚钱,我要你好好保护自己的手指,还有眼睛。”

  她的手指和眼睛多漂亮呀,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为戏台而生的小戏子。她嫁给了他,就不应该这样忙活于生计。

  叶龄仙心中动容,声音哽咽着:“程大哥,我答应你,不做这些了。以后我只给你一个人做衣服,缝扣子。”

  程殊墨紧紧抱着她,“仙儿,挣钱的事交给男人。我们不会穷的,只会越过越好。”

  往后的时间,叶龄仙确实没再做针线活。除了答应过程殊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实在太忙了。

  夏收过后,交了公粮,农场紧接着要种秋玉米。每个人的身体都像上满了发条,从早上忙到晚上。就连红星小学也开始半耕半读,每天只上半天课,下午所有师生都要参加劳动。

  叶龄仙虽然也参加农忙,唱戏却是一天都没耽误。不是她自律,实在是东山那位秦老师,管教得太严格了。

  秦婵君奶奶应了一声“老师”,却像是旧时戏班里,师父教徒弟那样,用心指导叶龄仙。从喊嗓,到基本动作,到唱腔,再到戏词,无一不教,无一不管。

  秦奶奶一字一句教叶龄仙唱戏。每当行家开嗓,叶龄仙仿佛穿越到几十年前的江湖戏台,想象着当年锣鼓一响、万人空巷的场面,次次都看痴了。

  除此之外,秦奶奶还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几乎都是古装的戏,叶龄仙不敢在家里练,隔三岔五就要去一趟东山。

  为了提高叶龄仙嗓音的准度和亮度,秦奶奶甚至让她对着水缸、水管喊嗓。稍有懈怠,藤条教鞭就会招呼上。

  叶龄仙从小习惯这些,明白教之深、责之切的道理,她没喊过苦,也没喊过累。

  到了七月份,天气最热的时候,农忙终于过去,进入农闲。叶龄仙的唱功也突飞猛进,至少秦奶奶不再打她,也不再对她翻白眼了。

  叶龄仙心里高兴,把秦婵君奶奶擅长的古装戏,全都学了一遍。最后,她甚至拿着龙虎班的现代戏谱,去请教秦奶奶。

  叶龄仙本以为,秦奶奶会非常反感现代戏,没想到老人听了几段后,非但不抵触,还认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帮叶龄仙修改、润色戏词。

  “秦老师,您太厉害了,真是大家风范!如果我把您改过的戏,拿给龙虎班的师傅们看,他们一定也会佩服的!”叶龄仙激动地快要跳起来。

  “咋咋呼呼,台风不正,像什么样子!”秦奶奶又想拿藤条了。

  这天结束的时候,秦奶奶突然正襟危坐,严肃地吩咐叶龄仙:“ 我改过的戏,你们随便用。但是,龄仙,你听着,如果你认我这个老师,就不准在外人面前提我秦婵君一个字。否则以后,你别再来东山,我也不会再教你!”

  “为什么?”叶龄仙想不通,“秦老师,您戏唱得这么好,过去一定还有很多戏迷,在盼着想听您的戏。为什么不能让大家知道呢?”

  秦婵君肩头一震,看着镜子中白发风霜、形容枯槁的自己,叹了口气,声音几不可闻,“昔日繁华,不过大梦一场……”

  最终,她没再说什么,摆摆手,让叶龄仙下山了。

  回去的路上,叶龄仙满腹心事。但她还没到家,就被王支书请到了大队办,说是大队来了一位贵人。

  “马师傅?您怎么来了?”

  叶龄仙看到马金水,又惊又喜。

  “叫什么马师傅,这可是咱红丰公社文化宣传队的队长!别拿队长不当干部。”毕竟是上级派过来的,王支书接待他们时,那叫一个客气。

  叶龄仙没这方面的毛病,干脆直接问,“难道咱们龙虎班,又开始搭台唱戏了?”

  马金水微笑着点点头:“是啊,其它大队的农忙也都过去了,终于有时间搭班了。咱们这次宣传的主题是‘庆丰收’。公社排了场新戏,正式演出定在上旬,需要各位师傅提前三、五天在人民剧场集合,统一排练。当然,排练这几天公社会给大伙发补助,就是不知道,小叶师傅你这边,有没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没问题,叶知青参加公社的戏班,为我们老树湾大队争光,这是大好事儿,还能有啥问题?”王知书抢着回答。

  叶龄仙:“……”那啥拍得过于明显了支书。

  马金水也擦了把汗,这就是他打着公社的旗号,亲自去各个大队要人的原因。他这个宣传队长,并没有什么实权,每年能把戏班组好,就谢天谢地了。

  排戏唱戏还有补助,叶龄仙就更加愿意去了。

  可她又感到为难,提前去公社排戏,相当于去外地出差,排戏加演出,至少要去一个星期。

  她和程殊墨自从结婚后,从来没有分开得这么久过。

  晚上,叶龄仙回到家里,程殊墨已经做好了馍菜汤三件套。

  他拉叶龄仙去洗手,掰开她的手心,上面干干净净,不禁欣慰道,“不错,看来你今天没有挨藤条。”

  叶龄仙瞪他:“什么话,你还盼着我挨打呀?”

  玩笑只轻松了一时。吃饭的时候,叶龄仙抢着干活,给程殊墨的饭盛得又稠又满,还还把最大块的鸡蛋、腊肉都夹给他,她最后甚至还抢着洗碗。

  洗碗池边,程殊墨从背后环住她的腰。

  “说吧,仙女儿同志,今天,你又干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亏心事?”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9章 针线6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完结+番外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完结+番外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