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把晴日看遍(4)183

  姜晴打开柜子翻出和米黄色的床单配套的墨绿色的被罩:“这才是一套的,您套的那叫什么呀?”

  她过去开始拆被罩,张慧珠也上前帮忙,仍旧不解:“黄色的和绿色的怎么能是一套?”

  姜晴被她万分迷惑的表情逗笑,解释说:“这叫撞色,这么搭配才好看。”

  张慧珠弯腰伸手够被子的另一角,动作有些僵硬,姜晴赶紧拿了起来,跪在床上递给她:“说几百次了,不让您过来给我打扫卫生,我真懒得干就叫家政了,您那老腰都什么样了,留着力气跳广场舞行不行?”

  张慧珠听着她的数落,不气反笑,知道她这个女儿是刀子嘴豆腐心,怕她受累,指不定哪一下就犯了腰伤。

  母女两个快速把被罩换好,再把换下来的那条叠好,姜晴弯腰放进柜子里。

  张慧珠说:“我告诉你爸了,下了班来你这儿吃饭,妈给你做好吃的。”

  说起姜军姜晴就来气,恶狠狠地说:“让他敲门,我要改密码了。”

  张慧珠笑着说:“你等晚上我们走了之后再改嘛。”

  她回到客厅坐下,把抱枕垫在腿上,再拿过笔记本电脑,准备写那个戏曲交流会的汇报。

  张慧珠坐在她旁边,忽然换了个语气,神秘兮兮地问:“你跟逢川怎么样了?怎么还提前一晚回来呢?没多跟他相处相处。”

  姜晴忍俊不禁,故意逗张慧珠:“还逢川,叫得挺亲,您跟我爸见过他么?”

  张慧珠说:“我和你爸是没见过,可你爷爷见过,早些年你爷爷到上海演出,还抱过他呢,我记得家里就有照片,哪天回去我给你找出来,那孩子从小就漂亮。”

  姜晴一边想孟逢川小时候“漂亮”的样子,一边为提起爷爷而哀伤,爷爷早已经去世了。

  张慧珠说:“解老的妻子叫田绣盈,你去翻翻你的剧本,不少编剧署名都是她。上学的时候,解老和你爷爷就是同班同学,后来我和你爸爸还有解青鸾也是同学,咱们两家还算世交呢。”

  姜晴试图撇干净:“高攀了,我活二十来年了,才知道咱家还有这么个大富大贵的世家。您早说,还有宋清鸿什么事儿呀,看这些年把您给烦的。”

  张慧珠不喜欢宋清鸿,因为她觉得宋清鸿心里没戏,缺少了点儿对于京剧钻研的匠心,更别说年轻人的浮躁。姜晴向来直白,直说她也没什么匠心,自然换来张慧珠一顿臭骂。

  张慧珠说:“谁说跟他们孟家了,逢川他爸爸不是唱京剧的,当初青鸾选他解老也是不同意的,他相中的是他的徒弟,叫什么来着,也是个唱花脸的,可惜没成。”

  眼看着腿上的电脑都熄灭了,姜晴听着张慧珠说他们那一辈人的八卦,听得津津有味,就等着张慧珠继续说下去。

  “你爷爷和解老关系好,但是你爷爷去世太早了,我和青鸾又离得远,这几年才联系上,不得等你跟宋清鸿分手么?”

  姜晴故意说:“这叫什么,造化弄人?孟逢川二十岁就摘梅了,这么好个人放在这儿晾着,您早点劝我分手,说不定现在孙子都抱上了。”

  张慧珠冷笑:“你少在这儿跟我逗闷子,我哪敢说?说了你又要说我强迫你,说我卖女儿,我敢说你么?”

  “还有您不敢的?家里谁不怕你?”

  “家里除了我总共就你跟你爸俩人,管你们父女俩,真没意思。”

  姜晴看了眼屏幕上一个字没写的文档,扭头又问张慧珠:“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没?给我说说。”

  张慧珠想了想:“你想听他们家的?你别瞧不起我们这代人,嫌我们老了,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波澜壮阔着呢。”

  “怎么个波澜壮阔,您说说呀。”

  张慧珠想了半天,一拍手:“刚才就要说,被你给岔过去了。田绣盈原来是和你爷爷谈对象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分开了,去了上海,再收到消息就是跟解老结婚了,没两年你爷爷就也结婚了。”

  姜晴眼睛一亮:“还有这事?那我和孟逢川岂不是差点儿成兄妹了?”

  张慧珠直皱眉头,提高了分贝:“你这个死丫头,说什么呢!嘴上没个把门的。我问你跟他怎么样子,你倒是从我这里套了一堆话,我不跟你说了。”

  姜晴追问:“别呀,说说,爷爷怎么跟田老师分手了?”

  张慧珠看了眼手腕的表:“我怎么知道?我要走了,今天教他们唱《苏三起解》,晚上回来我做饭,你不要碰那些菜,切得歪瓜裂枣的。”

  姜晴直呼“扫兴”,看着张慧珠拎着随身的小包出去了。

  她跟几个一跳广场舞的京剧爱好者组织了个业余的京剧社,没事还参加社区活动,在小区广场里演出,每天也忙得如火如荼的。

  起先姜晴还心疼她,偷偷落过眼泪,张慧珠那一届被称为“明星班”,出过不少行业内的名人。其他的不说,光说唱旦的女孩,解青鸾如今还活跃在舞台上,十分卖座,一票难求。顾夷明虽然淡出舞台,开始教学生、管剧院,事业也顺风顺水。

  唯独张慧珠运气差了点儿,她原本是唱刀马旦的,武戏一绝,可惜彩排的时候出了演出事故,从高台上摔了下来,腰部重伤,再也不能高强度地唱戏了,只能遗憾地退出剧院。

  看她和一众业余爱好者一块儿唱戏,姜晴心里难免惋惜,替母亲怨恨,张慧珠倒不那么认为,每天开开心心的,姜晴也就不说什么了,任她忙活,偶尔还跟着去凑热闹,深得京剧社的大爷大妈们喜爱。

  眼看着已经中午了,姜晴对着电脑开始写汇报,先给贺蒲发了条消息,自然是要抄他的笔记,贺蒲直接把他的草稿文件发给了她,姜晴一看发现内容太少,总不能原样照搬。

  正在发愁,忽然想到眼前有个现成的救兵,她还一直没回孟逢川的消息,给他发了条微信问:“那天交流会上你的演讲稿还在不在呀?发给我看看呗。”

  孟逢川正在吃午饭,猜到她在写汇报,明明稿子的电子版就在手机里存着,想到她那天都没听他的演讲,有些脾气,故意回她:“早删了。”

  姜晴不信:“你少骗我,快点发给我呀,我今天得写完的。”

  接着他一股脑地发来了好几个文件,除了演讲稿,还有他参考的一些文献,最后是一条链接。

  她先打开了那个链接,发现正是他那天演讲的视频,极其清晰,显然是专程录制的版本。再一看视频作者叫“生川梅苑”,点进首页可以看到很多孟逢川的经典演出视频,显然是戏迷自发收集运营的账号,专门发孟逢川相关。

  她把首页在浏览器上收藏起来,方便随时阅览,接着继续看孟逢川的那个演讲视频,不禁想起她那天若是没跑出去透气,初次见他应该就是这个观众视角,心中有些感叹。

  姜晴拿起手机敷衍地回复孟逢川:“谢啦。”

  孟逢川正等着她回复,见状追问:“怎么谢?”

  姜晴在手机前忍不住笑,回道:“你也太计较了些,这点小忙还要讨谢礼,你又没帮我写。”

  孟逢川认真地说:“你写草稿,我帮你改。”

  这还差不多,姜晴发了个OK的表情过去:“我很快就写完。”

  他能想到她狡黠的笑容,虽然远隔千里,还是忍不住对着手机笑了,宠溺地回复她:“快写吧,我也去忙了。”

  正好有人来敲门通知:“孟老师,黄老师来了。”

  说的正是黄秋意,他最近在排新编的《玉簪记》,知名作家傅西棠编剧,两人年轻时候是恋人,如今时过境迁终于破冰,合作这一出《玉簪记·新意》,也是剧院最近重点关注的戏目。

  孟逢川点头,跟着出去见黄秋意。

  天刚黑的时候姜晴写好了汇报,自己还是改了一遍,接着发给孟逢川,语气谄媚:“辛苦孟老师帮忙润色,辛苦辛苦。”

  孟逢川刚从剧院出来,坐在车里看手机,笑着接收了文件,打电话给她:“吃晚饭没有?”

  姜晴说:“快了,我妈来我这儿做饭,和霜霜正在厨房忙呢。”

  说话的工夫姜军进门了,拎着她爱吃的酸奶蛋糕,一进门就喊:“晴晴,爸爸给你带了蛋糕。”

  张慧珠看到他手里的两盒蛋糕就皱眉,大叫:“你少让她吃甜的!不长记性……”

  孟逢川都听到了,甚至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感知到那种温馨,声音愈发低柔:“那么爱吃甜的?”

  姜晴在客厅里偷懒,拿着手机笑意不断:“嗯,我喜欢甜的。”

  他的话顺着就说了出来,说完才觉得有些油滑:“你也挺甜的。”

  姜晴笑眯了眼:“你在说什么?孟逢川,油腻。”

  孟逢川叹了口气:“抱歉。”

  两人又腻歪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姜晴跑到厨房里去偷吃,孟逢川在车子里坐了半分钟,像是在回味那份珍贵的惬意,接着启动车子,回了父母家里,忽然就想和他们一起吃饭了。

  解锦言这一天没少给姜晴发消息,但都是些不痒不痛的寒暄,她随便回就好,这时又发来消息,忽然问姜晴:“天津有什么好玩的?”

  姜晴心想没什么好玩的,回问道:“你要来?”

  解锦言秒回:“打算去,反正没事,找你玩呗。”

  姜晴一向心直口快:“你哥他周末也要来,你们俩一起的?”

  解锦言看到她说孟逢川也要来,不禁嗤笑,接着回复姜晴:“当然一起的。”

  姜晴在屏幕前却没了笑容,亏她和他分开的时候还以为他开窍要主动了,结果竟是和解锦言一起。她把手机丢到了沙发上,没再回复解锦言。

  那头孟逢川回到了家里,解青鸾非要亲自下厨再加一道菜,孟存渊在酒柜前面选餐后酒,他站在旁边看着,时不时说两句话。

  手机响起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姜晴,立马打开来看,看到是解锦言的瞬间大觉扫兴,看到解锦言的话则立马气笑了。

  解锦言说:“你周末去天津坐哪个航班?我跟你一起。”

  他平日里从不骂脏话,打字也很少有,几乎都是对解锦言,眼下忍不住回复:“你他妈给我滚。”

  解锦言看到屏幕上的那几个字,笑得直在沙发上打滚儿。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70章 把晴日看遍(4)18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旧故春深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旧故春深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