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一大早,江明彤就醒了。133

  ……

  一大早, 江明彤就醒了。

  吃过早饭,江向南先把妹妹送去了县城车站才去桥湾大队。

  每个公社都有一个粮站,加上县里的一些人, 光他们县里就有十几个人。

  集合了后, 由县里粮站来的人做领队, 管理整个队伍的秩序, 那人是县里粮站的,身份上比公社粮站上高一些, 大家还算是服气。

  大家得先从县城坐公交车去市里的火车站,然后再由火车站坐火车去省城。

  这时候的火车速度不快,江明彤早早的从家里出发,他们赶在午饭前从经过几个小时的火车总算是到了省城, 得亏他们市里离省城不是那么远,离得最远的那个市要下午人才能到。

  江明彤想着自己付出去的火车票钱,心里隐隐一阵心痛, 对比起公交车费是太贵了, 还好这些粮站都会报销。他们离得近已经这么贵了,那离得远的那些市里的人, 不仅要在车上待更久, 花的钱也要更多。

  先去招待所把东西放下,同时遇上另一个市里的队伍,一伙人浩浩汤汤地往农科所去。

  虽然这个时候的国家和政府最重视的理科重工业,但人民群众吃饭问题也是大事, 农业相比一些不起眼轻工业已经算是很重视。由省城的农科所就可以看得出来,占地可能比她们县里最大的工厂还大。

  里面的建筑很多,除去建筑,还有几块外露的农田, 这在省城这种地方也是稀奇。江明彤好奇的往农田里看,里面种满了作物,每一块外面还竖起一块木牌,上面只写了标号。

  走进建筑,才知道每栋建筑都是不同的分区,比如他们走过的第一栋就是水稻研究中心,之后还有油菜、花生、烟草、薯类等研究中心。这时候,农科所的招待人员也到了,带着他们更细致的边观看边讲解。

  这时候江明彤才知道农科所除了前面都是作物研究中心,后面还有几栋建筑是专门研究农业机械、农业养殖、农业气象以及农业化学的。如此一看,他们省的这个农科所建立的还是很完整,关于农业的各方面都齐全。很合江明彤的心意,她不就是想学想了解各种有关农业的知识嘛,这里全都有。

  招待员带着他们转了一圈,先大概了解农科所里的作物研究中心,这也是他们这些人重点学习的地方。然后才带着他们去办公室自己选择要进入的研究中心,是的,这些都是可以自己选的,来的时候江明彤还以为要农科所给她们分配。

  听招待员的意思是选好了之后由该研究中心的初级研究员带领她们学习,这倒是在江明彤的意料之中,她们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而且那些高级研究员专家们进行研究都是争分夺秒,哪能浪费时间来教她们。

  江明彤斟酌了一下,在有的这些选项里,深思熟虑后选了杂粮研究中心,杂粮研究中心包括了黄豆、绿豆、红豆、黑豆和蚕豆豌豆等的研究。农科所里没有玉米研究中心,不然她就选玉米了。玉米她们省虽然会种,但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作物,要在北方的省份才会有专门研究的。杂粮包含的种类最多,且种子与玉米种子最像。

  一起在参观的这个队伍里,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薯类研究中心,少部分人和江明彤一样选了其它的。薯类研究中心有甘薯和红薯两大类,这些都是产量高,种了能让人吃饱饭的,选这个的人多才正常。

  “同志,请问我们选好了研究中心后还可以进别的研究中心学习参观吗?”江明彤等招待员说完话,赶紧说出自己的问题。

  周围人听到,也都期待的看着招待员。农科所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都是最梦想来学习的地方,现在有机会来了,当然要多走走多看看,那才对得起组织给自己的这个好机会。

  “不可以自己随意进入。你们如果想进入非自己选定的研究中心,需要由你们等下分配的老师带领你们进去才可以。”招待员解释完这个问题,对着这群人继续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想问的能答的我尽量回答你们。”

  “那我们可以去农科所下设的农场看看吗?”江明彤问的这些问题都是她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在农科所要做的事,现在有机会当然要提前问清楚,免得惹出不好的祸端。

  “这个你们只需要找你们老师开一张证明,拿着证明就可以进去。现在我跟你们说一下农场的具体地址,你们拿纸记一下。”

  底下的人听着,赶紧拿出纸笔,把招待员说的地址快速的记下。

  交代好全部的注意事项,招待员把她们一群人送进了分别选中的研究中心,让研究中心给她们分配领导老师。走的时候大家路过江明彤还有的人对她道谢,谢谢她问了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和江明彤一起留在杂粮研究中心的只有另外四个男同志。

  “嘿,今年来咱这的还比上次多了一个,你们是最后一批?”杂粮研究中心的人看到她们,一人问道。

  “不是,还有两个市的人要晚一些到。”看另外四位都没有说话的意思,江明彤自己回答道。感觉来了这里,自己说的话都更多了。

  “那看来今年我们中心还不错,虽然比不上薯类,但是比起烟草那边的好多了。”旁边有人接话道。

  “行了,你们谁有时间有兴趣的,来带一带她们。”杂粮研究中心的副所长向底下一群人问道。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最后出来了五位看着更年轻一些的出来,担任她们这个星期的老师。江明彤被分到一位男研究员手上,先让人把分到的学生带到自己的岗位上互相介绍认识了下,就放江明彤他们回去招待所,正式的进修要明天开始。

  与江明彤同住的是同一个县里的其她两位女同志。互相介绍过之后才发现这两位一个是来自三河公社旁边的公社,一个是同一个市但不同县里的公社,江明彤没有听过这个公社的名字。

  “哎呀,我听过你的名字,淤泥肥的那个?”来自三河公社附近公社的那位女同志叫张静,一听江明彤的名字和公社,顿时就惊呼了一声,指着江明彤问道,眼睛里充满佩服。

  江明彤有些意外在这里听到这个,点点头表示默认。

  “什么淤泥肥?”另一位叫柳爱芳的女同志完全不知道她两说的什么,一头雾水,疑惑的看向两人。

  惊呼出声的女同志给她解释了一下。听完江明彤早期的事迹,两人都有些羡慕又带了些敬佩。

  这两位室友都选择了薯类研究中心,虽然听到江明彤选了杂粮研究中心的时候心中不理解,但都没有问出来,她们选什么都是粮站早就决定下来的,她们只要服从并学习就好,所以也以为江明彤的也是她们粮站给决定的。

  从她们两这里,江明彤也知道了薯类研究中心的盛状,全省来的人有好四百多个,光是选了薯类的就占了将近九成,据说当时大厅都快装不下了,挤的满满。而且因为人多,被分出来担任老师的初级研究员没那么多,每老师手下都分了七八个人。

  江明彤忽然觉得自己选冷门一些的也有好处,起码和七八个人共享一个老师相比,她的堪比私教了。

  今天的中饭晚饭都得在招待所吃,原本江明彤是想待在房间里趁还有时间看看自己带来的书。可又一想到,现在来的都是省内各地的搞农业的同志,她觉得还是应该出去社交一下,多听听别人讲自己公社大队的风俗民情也好。

  庆幸的是,这个想法不只是她一个人有。作为每个公社专门搞农业的人,大家都对自己公社县城或者市里的农业发展有一定心得和经验,多多交流集思广益是好的。

  为此,几个性格更外向组织能力更强一些的,合作把大家都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暂时的农业学习互助小组。核心是每个人分享自己或者所在地的发展农业的好的经验。

  那些同志能力不差执行力还强,搞的有模有样,先是在招待所另开了一间房,作为他们的活动交流基地。然后再询问每一位同志所擅长的,以及所在地的优秀突出经验,全部记录在一本本子上,让大家挨个的传阅,把大家最想学习的十个经验投票选出来,然后请愿意讲的人,在省城的这七个晚上,每个晚上由这些人讲讲,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江明彤思考了一瞬,还是把自己的淤泥肥给写上了,还写了一些公社里其它她认为比较好的做法。

  最后这个学习互助小组的组长找上她,邀请她在晚上给大家传授经验的时候,她还是惊讶了一下,毕竟这个时候的人才辈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智慧,她还真没想到自己这个可以排在前十唉。

  “哈哈,小彤,我本来还想等离开前向你学习这个,这下好了,今天晚上我一定要去听讲。”柳爱芳笑道,她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很好奇了,原本想等着大家熟悉一些之后在问会更合适。

  江明彤此时也有些紧张,她这时第一次要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言传授经验,忽然觉得她爷爷心态很厉害了,去过好几次公社的表彰大会上发言。

  先大致梳理了要讲的话,免得她晚上讲话因为紧张而没头没脑。

  下午还有时间,她们三人都有意愿去省城的百货大楼逛逛,于是纷纷带着包就出了门。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85章 一大早,江明彤就醒了。13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完结+番外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完结+番外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