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回忆(2)58

  唐放:“晋源?”

  宋义华:“对,任命过几日便来,你大哥担任晋源的留守。”

  唐放微讶:“不是去中原嚒?我以为大哥要去那里。”

  齐武帝三征新罗使得人心背离,天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整个中原大地现如今叛军与官军打成一团,唐放以为大哥这么急地承袭了爵位,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卷入中原的战局,乱中求取富贵。

  宋义华:“不是,是你大哥特意讨要的北方晋源的官职。中原骚动,朝廷无力经营边疆,你大哥在北方与草原胡商打交道多年,当然更适合守着北方的门户。”

  唐放眉头一耸,没有说话。

  兄嫂的许多事情,小唐侯都要等着半年一年后再看才能察觉他俩的布局,大哥对唐家主母没有什么感情,对荒唐的齐王朝更没有效忠的执念,这一串袭爵求官一气呵成,朝廷东征后精兵强将损失殆尽,正在用人之时,中原豪取富贵的确立竿见影,但是风险也很大,自己家此时势力尚小,先借着朝廷的东风在边角积蓄实力以待后变,的确才是上上之策。

  宋义华微笑看着弟弟,拍了拍他后背:“你好好想一想,汝南是去是留,自己拿个主意吧。”

  半个月后,唐放去找周殷。

  这次小唐侯特意选了个没有外人打扰的小溪,还牵着那匹叫做“唐唐”的雪白骏马去,当时周殷但凡对他有一丝的表示,他都会留在汝南,可是周殷没有,他只能把马送给他,和他道别。

  离开汝南的那一天,小唐侯还是很难过,眼睛肿得像俩桃仁,不知前一夜哭到多晚。

  宋义华怕他这副模样又挨他大哥训斥,让他进马车里坐,马车辘辘地走远了,小唐侯掀着车帘频频回首,宋义华只能揽住他的肩膀,把人拽回来:“别回头看了。”

  宋义华说:“他若真是对你有意,自会骑着你的马来找你。”

  晋源起初的日子并不好混,朝廷不放心唐耿,安排眼线时刻盯着唐耿举动,唐耿整日与朝廷派来的官员斗智斗勇,为保万全只能把唐放放出去历练。

  泰皇十六年,那一年唐耿一家三喜临门。

  齐武帝新罗之征后巡行四方,行至北境为草原乌木可汗所困,他阿弟出奇策解齐武帝之围一战成名,同年,唐耿封公、唐放封侯,宋义华怀孕。

  泰皇十七年,北境广武围城。

  很多年后小唐侯回忆那一战,自己并不觉得有多危险,只是战线时间拉得较长罢了,但汝南城的周公子却在听说消息后一个人穿过了北方漫长的封锁线,单枪匹马闯到了广武城城下。

  白色的骏马带着疾风,那天的彩霞满天,唐放低头,在城墙上与周殷的目光对个正着。

  大嫂说:“他若是对你有意,自然会骑着你的马来找你。”

  小唐侯心道,大嫂诚不我欺。

  其实宋义华没有。

  宋义华当年只是在教他如何在一段感情里体面退场,谁能想到周家的公子会放弃中原的大好进阶际遇,自己跑来北方的边陲呢?

  那个时候最出风头的叛军是东都洛水外林俊势力,此人也是贵族起身,早些年跟随孟奔叛乱被勘平,之后一路受齐王朝通缉险些丢掉性命,后来依附上绿林起义军逐渐壮大,短短几年里,北至黄河南至淮河,这块地盘里大大小小的反王都纷纷归附了他。

  大司马周阶,也是周殷的三叔,此时正在东都外平乱呢,那是天下瞩目之处,他不去自己三叔手底下刷军功,来什么北方啊?

  可是这位周小公子,就这样扔开了他的康庄大道,一枪一马地来了。

  等到小唐侯带着周殷回到晋源,唐耿宋义华看到他俩,两人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

  当年阿弟是如何在汝南城头上唱情歌的,很多人都还记得,周殷来找他,便是把自己的态度摆清楚了。

  身体展开了,个子更高了,汝南周家的二公子不再是十五岁的小孩子了,再相见,他整个人深沉了不少,连看阿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两个人骑着一匹白马回来,身后还牵着一匹黑的,阿弟坐在他怀里,周殷搂着阿弟的腰,下巴压在他的后颈上,目光又深又清澈。

  唐耿很不喜欢周殷。

  住进唐侯府,唐耿夫妻把弟弟赶出屋去,两个人一起盘问周殷。宋义华能感觉到周殷身上紧张,这个年轻人其实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尴尬,仓促茫然地就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抛下自己的过去,要谨慎地讨好眼前的长辈,处处看人眼色。

  “你来北方,你父母知道嚒?”唐耿问。

  周殷垂眸奉茶:“知道。”

  宋义华:“你们将会走一条很难的路,准备好了嚒?”

  周殷:“准备好了。”

  “阿弟喜欢你,不拆散你们是不想阿弟难过,不是我们认同你们。”

  唐耿明明确确地对周殷说:“本公知道你从小是听着赞誉吹捧长大的,丑话说在前面,无论以后你因阿弟的关系受到多少排挤鄙视,你都要自己担着,我们不会为你做主,外面是你的大好前程,你现在还可以走,本公绝不拦你。”

  周殷没有犹豫,沉声说:“我准备好了。”

  他们夫妻还能说什么呢?

  唐耿一脸“我不看好,我不阻拦,你别招摇”的表情。

  宋义华推了丈夫一把,对周殷说:“以后你随着阿弟叫我大嫂,叫他大哥大哥。”

  唐耿是爱才之人,若不是阿弟弄出这么一重尴尬的关系,他是会很喜欢周殷的。

  在晋源那段时间,唐耿经常把最大幅的地图铺在厅堂上,穿着袜子走上面的山川草原,把五年内有名没名的战役情况搜罗过来,涵盖大大小小三百余场战役,不同的地势地形,还原出战场情况,天下的烽火便是他们俩的教材,前人的弯路就是他俩的教训。

  他弟高兴啊,整日在哪都是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乐的,周殷不太敢在唐耿面前放肆,进退有礼,处处小心。未来的顺高祖虽然别扭,但是勉勉强强把周殷当成了弟弟,一视同仁地对待他。

  泰皇十六年,叛军林俊第一次攻打东都。

  当时的情况是,官军与乱军对峙于三岔河口,林俊将部队分为十队,六队布阵石子河东,由手下二号人物许让亲自带队,自己亲自率领四队潜伏,在嵩山北麓埋伏。叛军的二号人物许让是个土匪出身,打仗亦稳定地保持着土匪山贼水准,遭遇官军渡河打不过,后撤,林俊趁机率领部队从山上冲下来,侧击包抄。

  官军大败。

  泰皇十七年,五月,官军再派大将,第一战与林俊打得有来有回,十分漂亮,半月后,第二仗官军被上面逼着出战,再次隔石子河列阵,叛军中还是许让先打,许让打不过掉头就跑,林俊从山上冲下,背后截杀。

  官军大败。

  唐耿每月都派专人搜罗中原各地最新的战局情况,这东都外的一战很快就到了晋源的厅堂之上,未来的两位战神盘腿坐在地图上排沙盘,听到这里差点没笑喷。

  唐放睁大眼睛:“好熟悉的打法。”

  周殷抱臂:“连诱敌的人都没换。”

  唐放:“这种仗怎么还可能打输呢?”

  周殷:“也可能这个败退诱敌的许让,有点东西。”

  小唐侯憋不住笑,伸手用力地打了周殷一下。

  宋义华觉得这俩小孩怪有意思的,在旁边一边给儿子缝衣裳一边抿嘴笑。

  八岁的唐聘童言无忌,一语道破玄机:“周家哥哥平日说话总是慢,只有跟五哥拌嘴的时候才变快。”

  十七岁的周殷盘腿不说话,垂着头,耳朵尖殷红殷红的。

  宋义华微妙地看过去,点点头,表示赞同:周殷待人接物一直矜持淡定,声调不疾不徐,但到了他弟弟这里,好像生怕说不过他弟一样,语速情不自禁地就快出好几个度。

  唐耿咳了一声,把偏出去的话题带回来,叮嘱:“这些人都是当世豪杰,他们现在的战法,将来咱们的战场都可能碰到。”

  这句话里的意思太丰富,周殷和唐放一时顾不上害羞,抬头相视一眼。

  泰皇十七年,七月,齐武帝巡幸江都。此后天下大乱,一发不可收拾。

  八月,各地起义兵已经无法控制。

  九月,唐耿晋源起兵,自称齐室宗亲,打出义师旗号,一路南下往中都而去。

  当时,天下割据势力大小十余处,南边鹬蚌相争,东边东都外正打得不可开交,西边汝南薛家占据大片城池,正忙于开仓放粮,吸纳灾民。

  唐顺公兵贵神速,命费如霭护守径山侧翼通道,亲自带着唐放、周殷直取中都,而当时中都内外,外有范阳唐氏主家策应,内有宋义华大哥宋明煦策应,仅仅一个半月,唐耿迅速于北方晋源出发入主紫霄宫。

  未来的大顺高皇帝,开局便直取帝王之业,布局如棋,毫无乱手。

  天下群雄这才缓过劲儿来,惊异震动。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34章 回忆(2)5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应魂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应魂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