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本来就不科学945

  至于要说闯这种地方有多少把握?

  他摇头道:“如果真是观音道场,一分把握都没有,不过我不认为只是灵气复苏之初,就能让观音菩萨的道场浮现。”

  “毕竟如果按照咱们的神话来说,观音菩萨,那可是真正的神仙之流,而且在神仙之中,都是极为厉害的那种。”

  “就我们目前这点灵气,何德何能啊?能让观音菩萨的道场露头?”

  林凡估摸着,这要真是观音的道场,但凡有点什么危机,自己都得凉凉。

  毕竟这可不是说着玩玩而已,观音菩萨诶!

  真正的神仙之流,还是神仙中的强者,她的道场,能普通了?

  “……倒也是。”

  “那我们就去看看吧。”

  老陈头逐渐淡定。

  这时,周晓冉道:“小岛很圆,几乎就是一个正圆形,直径为十里,一米不多,一米不少……”

  “……”

  “我觉得你去当测量师的话,所有测量工作人员都得失业。”

  老陈头忍不住笑着吐槽。

  这还没靠近呢,只是远远看上一眼,就能给出如此清晰、精准的数据,而且还信心十足?

  挂逼就是挂逼!

  ……

  “我们准备降落了。”

  林凡取出凡霄斧,使其化作盾形态挡在最前,同时以真元包裹两人,缓缓降落。

  未知之地,尤其是,这地方疑似菩萨道场,岂能不慎重一些?!

  万一有个阵法什么的,稍有不差,都得凉凉。

  毕竟这地方屏蔽神识,虽然神识也能扫到这样一个小岛的存在,可小岛的紫竹林内到底有什么,却一片模糊。

  好在,降落的过程十分顺利,并没有遭受任何阻拦。

  不多时,三人站在小岛边缘,一阵风吹过,紫色竹叶随风飘舞、碰撞,沙沙作响。

  “奇怪。”

  老陈头挑眉,道出自己心中疑惑:“按理来说,这小岛应该是在海底泡了不知道多少年。”

  “有这些紫竹林就算了,这地面竟然如此干燥,就仿佛一直都在陆地上,而并非泡在海中!”

  地面的确很干燥。

  就像是连日太阳天之后的竹林中,地面干燥、坚硬,落叶铺了厚厚一层,一脚踩下去,还会发出熟悉的声响。

  “唉。”

  话音刚落,他又轻叹一声:“错了。”

  “我又用所谓‘科学’的目光去看待这一切,但这分明超脱了目前科学所能理解的范畴。”

  “似乎这也并不难以理解,或许,就跟神话传说中的东海龙宫一样,其实,里面也是没有水的呢?”

  “甚至,这小岛之前其实是在另一片空间中?”

  老陈头接连摇头。

  这段时间以来,他更加迷茫了。

  因为他发现,原本自己引以为傲的一些知识,在如今,却往往会成为限制和‘禁锢’自己思维的东西。

  遇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之时,第一反应就是‘不科学’。

  但……

  现在本来就是在研究与修仙相关的东西,从目前的科学而言,修仙本来就不科学,不是么?

  “习惯就好。”

  林凡安慰道:“科学也有好处,同时,一些思维也能够带给我们启发。”

  “只要不强行用一套理论去凌驾于另一套理论之上就好。”

  这也是林凡目前琢磨出来的一些东西。

  他之前,也不止多少次在心中对比,到底是科技厉害,还是修仙厉害?

  然后他发现,真不好比。

  你说修仙厉害吧……从人类个体而言,的确是如此,修仙者,尤其是成仙之后,几乎堪称无所不能。

  可从整体来说,科技似乎也不弱?

  当然,目前的科技还差太远太远,可是在一些科幻作品中,科技的威力同样极为恐怖。

  啥,那是幻想?

  可幻想又如何呢?

  几十年前科幻电影都不敢想象、不敢拍的东西,如今不也逐渐成为现实了么?

  科技同样是可以成长的。

  因此,把两者强行拉过来比较……根本就没法比啊!

  就好比让和尚去念圣经,让道士念佛经……

  神经病啊?!

  理念都不同,怎么比较?

  也好比中西医之争,有人黑,有人吹,但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真正客观去分析。

  有人说,中医辣鸡,治不了病,动不动吃几个月的药,还看不见疗效。

  但他们却不会去了解,也不会知道,中医同样是可以见效极快的,四诊合参、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哪怕是危急重症,如心、肺、肾三衰之病症,只剩下半口气了,现代医学都不敢说有几分把握的情况,中医都有大佬能让其三天内下床行走,当然也不可能百分百成功。

  但这足以证明,中医同样是可以治疗危急重症的。

  可为啥现在不行,被人喷呢?

  这便不得不说一个人尽皆知的人,及其著作。

  李时珍-本草纲目。

  这货,真的是害了中医数百年……

  本草纲目中很多‘中药’是瞎编乱造的不谈,他甚至还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

  啥意思呢?

  古代用一两?我们现在用一钱就够了。

  由于这货名气太大,直接导致,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他。

  可结果呢?

  86年左右,在马王堆汉古墓里出土的一整套中医的计量工具,中医火神派李可与现在计量工具对比后得之,古时方剂量一两为之现在五钱之多!

  那么问题来了。

  以《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例,须知这本书说是‘中医神书’也不为过。可这书比本草纲目早了多少年?

  到了后来,中医们翻出《伤寒杂病论》一看,哦,这个方子,XX药用一两,那就是今天的一钱啊?

  那就用呗!

  可用完了之后……咦?咋没效果呢?

  久而久之,哦,原来中医需要慢慢调养,中药一吃就是几个月……

  可实际上,鬼的个几个月。

  分明那药就该用今天的五钱!

  药量足足低了五分之四,能特么见效快才见鬼了。

  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中医慢慢的也就没落了,如当初李可老爷子,一副药几百克有毒的附子下去,却能在短短两三天内,把只剩下半口气的人治疗的能下床行走,也成了绝响。

  不过,他与人联合创办的中医急诊科倒是还在。

  那么,中医急诊科的存在说明了什么?中医也能治急症啊!

  但就算如此,也不能说中医就完胜西医。

  二者各有千秋,如做手术,这就是西医的优势。

  如肠胃病,若是肠胃没有穿孔,又遇到牛逼老中医的话,那么中医治疗会更加合适。

  但如果穿孔了……那可就不能用中医了。

  中西医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没有谁能完胜谁。

  不过,现在倒也几乎没人会提中西结合了,因为二者理念不同,真不好结合。

  中医治证,西医治症。

  两者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体系,怎么结合?只会搞的四不像,中不中、西不西。

  就比如浮小麦这一味中药,简单来说,就是把麦子扔进水里,浮起来的,就是浮小麦,能入药,沉下去的不行。

  但是有科学的眼光来看……神经病啊?!

  你浮起来,可不就是不够饱满、或是有病虫害的小麦吗?

  这玩意儿,能有正常小麦的营养价值高、疗效好?

  曾经有一位老中医,也这么认为,于是他就把药方中的浮小麦全都换成了正常小麦。

  结果……

  一段时间的治疗实践后,他发现,把浮小麦换成小麦之后,疗效还真就变差了!

  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科学么?

  不科学啊!

  但事实就是如此。

  为何会这样?中医理论是,浮小麦有一种上浮之力,浮小麦入药,取的就是其上浮的力量……

  这简直就是玄学!哪里科学了?可偏偏这玩意儿它就是有用,讲究的就是中医阴阳五行、气的理念,跟西医结合……这咋结合?

  理论不同,非要强行结合,那只能是四不像。

  所以如今倒是中西医相互配合被提倡起来,这也就证明,其实双方都在发展,在进步。

  而现在,在林凡看来,修仙与科学,同样如此。

  修仙可不就是‘中’么?

  科学一说,则源自西方。

  当然,现在科学地球人息息相关,不仅仅是属于西方。

  不过,修仙与科学依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硬要把其中之一的理论套到另一个上面去,显然是有些牵强了。

  结合?

  倒不如说是……配合!

  这便是林凡如今的想法。

  譬如以电磁场来布阵,是结合吗?

  或许是,但林凡更愿意称之为配合……

  而老陈头现在显然也是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里,因为他在物理和科学之上的建树与知识,让他总是想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修仙问题。

  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根本驴头不对马嘴,完全‘不科学’。

  时间一长,直接把老陈头给整懵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怀疑科学。

  这也是此刻老陈头这种表现的原因……

  ……

  “……”

  “先生的意思是,两者可以互相印证、可以互相借鉴,但却不能去结合,也不能用其中之一的理论,去强行套用在另一个之上?”

  周晓冉提出疑问。

  “对。”

  见老陈头皱眉苦思,林凡又道:“可以印证、可以借鉴,但不能你验证不了,就说我不科学。”

  “也不能我觉着你的科学不好,就说你的科学不够‘仙’。”

  “存在即是合理?”

  老陈头皱眉开口,但仍然有些迟疑。

  “不完全对……”

  林凡略微思索:“怎么说呢?”

  “两个不同的体系,两种不同的理论,如果完全相同,全都一样……那也就不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了吧?”

  “有区别,才有追求,才能进步?”

  “你要这么说,那我就有些明白了。”

  老陈头紧皱的眉头逐渐舒缓:“还真是,如果什么都‘科学’了,那还是修仙么?”

  “什么都‘科学’了,还用得着我去研究、去琢磨?”

  “倒是我老头子自己给自己挖坑了,总是想用科学去解释修仙,却差点忘记了,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科学。”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546章 本来就不科学94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上)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上)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