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懒人有懒福 - 分卷阅读6

金条,四处奔波也才换回了五百多斤粮食。
靠着这点粮食村里人又经常上山,朝着深山里走去,村子里才勉强度过那个秋冬天。
旱情加蝗灾持续了一年左右,一直到了1943年中旬才勉强好点。
再看其他村子,几乎是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年轻有劳力的人早就领着举家逃荒,往隔壁省散去了。
只剩一些上了年纪走不动的老人,还有拼死不逃荒倔强的守着祖业的一小部分人。
都是骨瘦嶙峋,那时候的树几乎都是没有皮的,因为被人吃了,那一年人们把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吃了。
东河村的人都接受过文家送的粮食,都很十分感激文家人 。
一家人在村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再加上文守郁和陆小曼也识字,便都在镇上小学教书,更是受人尊重了。
两老口教书到现在也教了三十多年了,可能是年轻的时候见识的多吧,讲的内容风趣而幽默,趣味十足,十分受学生喜欢。
镇子上的领导几乎都上过他们夫妻二人的课,对他们很是尊重。
自此,文婉他们家虽是从外地搬迁而来不仅在村子里有地位,在镇子里乃至县上也是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李欣欣从小就听她妈耳濡目染,要不是文婉爷奶那时候给了救命的粮食,她早就饿死了。
对文家爷爷奶奶很亲近,再加上跟文婉关系好,也算是从小在陆小曼跟前长大,经常逗的她合不拢嘴。
在文家呆到了快中午,便赶着回家给上工的父母做饭去了。
文婉和奶奶也开始做起了今天的午饭,别看陆小曼快六十岁的人了,但是却不会做饭。
和文老爷子在一起这么多年了就是没做过饭,也不是不会做,就是做的不能入口!
让人难以下咽。
年轻时都是文老爷子做饭,儿子结婚了就轮到儿媳妇,儿媳妇厨艺很好几乎都是儿媳妇做饭,再有就是有孙女了,孙女虽然小但是也比她做的好。
洗碗这事就更别说了,文老爷子也是个极其疼爱妻子的人,能办的就自己办了,更不用陆小曼动手。
五月初正是黄瓜结的最猛的那一茬,祖孙俩一起慢步去自家自留地里摘了四五跟黄瓜,薅了一把韭菜。
回到家里文婉进到厨房做饭,陆小曼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也没什么事,就进厨房跟孙女闲聊。
用大铁锅焖了一锅米多土豆少的饭,又用猪油炒了一盘鸡蛋多韭菜少的鸡蛋韭菜,四五根黄瓜拍了一盘清脆爽口的凉调黄瓜,还有一碟咸菜。
麻利的做完饭后,文婉又迅速的躺回藤椅上,不禁感叹,还是躺着舒服。
没多久就听见门“咯吱”一响,她父母的说话声音随之而来。
“哎呀,饭咋都做好了,不是跟她们说等我回来我做吗。”
“一闻这味,就知道又是我闺女给做的好吃的!”
“没事,刚好可以让咱闺女多动动。”
李敏浅浅一笑:“也是。”
“……”
文婉此时躺在藤椅上听着这段对话心里已经毫无波澜,显然,这样的话已经听了无数遍。
文守郁和李敏刚放好工具,转头一瞅便看见小女儿文婉在那藤椅上躺着。
文守郁满脸笑意的说: “我闺女厨艺可真好,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
“晚晚,今天在家里都干了些什么呀。”
李敏叫着文婉小名,想起刚才打趣女儿全被她听到了脸上闪过一丝红晕。
文婉静静的看着她那双戏精父母,略显无奈。
此时听到动静的陆小曼出来了,看着院里的文志邦和李敏:“回来了,赶紧过来尝尝我和晚晚一起做的午饭!今天就咱四个一起吃饭。”
听见此声,三人都洗洗手朝堂屋走去,坐在饭桌上文守郁直接问。
“他们都去哪了,怎么不见人?”
问的是文家老爷子和他们的17岁的大女儿和15岁的小儿子。
文婉道: “爷爷临时起意领着姐姐和二哥去县里拜访老友了。”
“晚晚,你咋不跟着一起去呢。”
文婉狡黠一笑:“我才不去,拜访老友有什么好玩的!我要在家陪着奶奶。”
陆小曼:“呀,你个嘴馋的小滑头,我看你就是懒,才不是要陪着我,哼。”
“今天这鸡蛋炒的可真好吃。”文守郁看着这祖孙俩都是一脸气鼓鼓的模样急忙打岔。
——
知青点厨房里,一屋子白色浓烟,呛得人直咳嗽。
张照清蹲在灶台边顶着一张大花脸一直往里塞柴火,嘴里念叨:“快着啊,快着啊。”
今早,天还没亮。
张强就来敲门了,在门外喊着,锅里给他俩留有早饭,中午的时候顺便帮忙做下午饭。
张照清那时候还没睡醒,迷迷糊糊的回应,好的好的。
起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七零之懒人有懒福 - 分卷阅读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七零之懒人有懒福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七零之懒人有懒福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