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种植甘蔗170

  甘蔗喜温喜水, 栽种甘蔗的土地要求深耕,讲究所谓的“高畦深沟”,一来是有利于通风透气, 二是利于排灌,避免旱涝。

  早在过节前傅有珩就已经雇老百姓来挖深土沟作植蔗沟, 堆垒高畦。融雪天气回暖后, 早早在泥潭里窝沤的农家有机肥充分发酵, 正好到开春播种时能派上用场。

  傅有珩亲自带着人挑扛了好几桶粪肥,浓烈的气味虽叫人不适, 但大伙儿都知道这可是能肥土壮苗的,更何况庄主他自己也任劳任怨。

  “我们家也沤肥了, 鸡鸭粪便、鱼肠鱼骨、秸秆须叶什么的都窝在一处。”“跟着傅庄主, 感觉种地也是个大学问啊!”

  “是诶!难怪庄主给的粮食都粒粒饱满, 这一个春秋的浇灌管护可少不了精力和心思……”

  大半个延定的老百姓都知道玉泽山庄的青年庄主傅有珩, 明白他开垦梯田、兴修水渠和水风车的用心良苦。

  水风车引来的山泉溪水涌过田间地头,山头上的水流欢畅, 人们随手就能舀水、放水进入田地,农家肥用水稀释后灌入植蔗沟, 往其中回填了些许泥土,几日后便能栽种甘蔗了。

  几场小雨过后, 天气晴朗, 玉泽山庄的林地里热闹了起来——开始栽种甘蔗了。

  除了裴傲和傅有珩, 其余人以往都未曾见过甘蔗,更不知道该如何栽种。傅有珩一边为众人解说,一边为他们演示如何下种甘蔗。

  “甘蔗两侧的切口均可出芽, 放入植沟时要小心不要压到芽眼。”双芽段可以大大节省蔗种, 傅有珩将出了芽的甘蔗蔗种平直地放在林地植蔗沟上, 再用锄头翻土回盖,在甘蔗上微微覆盖几层松软的泥土。

  因为傅有珩决定在甘蔗林地里进行多种水果套种,所以栽种的行间间隔略宽,大家看着他娴熟地播种了十几根蔗种,已经掌握了基本方法,很快也跟着播种起来。

  三人从育种地挑担运来蔗种,十几人则是在甘蔗地里下种,一亩地下来约莫用去了两千根双芽蔗种。

  “那高高垒起来的土畦,是要作甚呢?”

  “防风么?”山上风大,听说这甘蔗长得老高了。

  “不是,这些高畦我打算种草莓、西瓜。”傅有珩与他们解释道。

  “西瓜?”“这又是新出产的种籽吧,我没听过什么草莓……”他们好奇又期待。

  “这是几种鲜甜多汁的水果。”傅有珩简单介绍,“种下甘蔗,年底我们就可以自己制糖了,到时候,绵白糖、土红糖等等都能制作。”傅有珩说的话让众人亮起了双眼。

  家里的小孩子们最盼望着的就是过年节,若是那时候谷物丰收,人们会用小麦、粟米等制作饴糖,但粮食相当珍贵,普通人家哪能吃得上这种好东西。

  甘蔗与西瓜、草莓等套种互不影响,可以充分发挥一片土地的最大效用。

  他的西瓜种籽发芽了,待全部甘蔗下种完毕,再将西瓜苗移栽到甘蔗林里,草莓种籽卖得贵,他舍不得直接抛洒播种,都是一粒粒种在了“试验田”里悉心照料,等苗长大了,再进行移栽。

  每行甘蔗间都留有八十至一百二十公分的距离,西瓜瓜蔓会向四面八方蔓延,每株瓜苗定点栽种前要留有足够的距离,防止“争夺地盘”。

  待稻谷秧苗全部插种完毕,已经是半个月后,期间换了一批又一批人,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亩田地要耕作,不然到年底就要饿肚子了。

  三月末,春耕大忙时节已经过去,嘉州的老百姓们终于可以暂歇一段时日了。

  傅有珩连日奔波在山野之间,养了整个冬日变白的脸庞又开始趋近麦色,但是他全然不在意,于某日清晨站在庄园山巅时,望着连绵遍野的规整梯田,溪水澄澈,绿秧苗一茬茬地宛如翡翠点缀其中,傅有珩油然生出一股欣慰和充实的畅意。

  梯田毫无遮挡,袒露在暖洋洋的日光之下,鸟雀略过,在水田间留下涟漪波纹。

  另一侧则是一片低矮嫩青的甘蔗幼苗,离庄园最近的石壁围圈起的果树育苗基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幼苗,其中还放养着成百上千只鸡鸭,叽叽喳喳地到处溜达,啄食泥土地里的虫子,为果树幼苗除虫、堆肥。育苗基地中还有几口小水洼——水是水风车从山溪、山塘里抽运而来的,小鸭子都喜欢在水里游荡。

  菜园子倒不算特别突出,远望就像片灌木丛、野草地,但是当厨院里的家丁们想要做菜了,随手就能揪一把香草、小葱或是油菜,再也不用漫山遍野寻找能食用的苦涩野菜了。

  他回到院子里时,平康刚从外边回来,傅有珩见他卷起个裤腿,身后背着个竹篓湿哒哒滴着水,问道:“阿康,这么早又去江边了?”

  “庄主,我去捞鱼。”平康长得瘦高黑黢,总是喜欢独来独往的。

  “下回叫上别人一起,不可独自下河。”他略有些不赞许地看着平康,独身一人前往三江河沿岸并不安全,春日多雨土地湿滑,容易失足。

  “好好。”平康听着庄主严肃说话,但并不抗拒,反倒觉得庄主虽清冷,但心地是极好的,他爹和娘总说,傅有珩是个颇有远见和胆识的,最重要的是,他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心里是有大伙儿的,跟着他干活是要好好卖力的。

  “快去换身衣裳,竹篓给我,正好去趟厨院。”傅有珩说着,平康也即刻递过来,毫不扭捏,说了声“有些沉、庄主”,这才交给他。

  傅有珩拎过来,这竹篓竟是让他双手往下沉沉一坠,他往竹篓仔细一瞅,那江鱼“啪”地猛打了几下竹篓,响声震耳,平康这钓鱼捞鱼的本领不差,里面的都是大鲢鱼,还有几条大口鱼。

  “好多鱼,这么肥美……”傅有珩自己都没捕捞过这样的鱼,一时惊讶。

  平康点头:“可以烤鱼、熬汤。”

  “好的,有劳了。”傅有珩笑了,因为今日是约上裴傲一家前来做客的日子,平康这是提前备好食材,丰富今天的菜式。

  傅有珩现如今的山庄里有好几位得力臂膀,庆姨、平康和平大才等人都是有能力、品行好的。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心思单纯,他招来的长工里,有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起初倒是看着敦厚老实的长相,人又是热情善言的。

  但是一起干活的日子久了,其他家丁们发现,分发到这人手头上的功夫,不知不觉又落在了自己头上,原本是看着他进展缓慢、焦头烂额,出于好心帮上把手,到后来竟是全由自己接手。

  这还是傅有珩某次召集众人挑粪施肥时眼尖发现的,叫庆姨多加留意,才知这人推脱功夫了得,还喜欢顺手牵羊,偶尔摸走两三个生鸡蛋、藏起四五根红薯。傅有珩即刻就将此人除名,遣出山庄。

  现在留在山庄里的,都是经过他仔细长期观察后留下的。傅有珩不单单想让他们在山庄里种田耕作,还想发展更多的产业。

  耕种收获农产品是最原始的生产,他想带动大伙儿进行粗加工、再生产。

  “庆姨,这鱼处理下,留两条最大的,我待会儿亲自做烤鱼。”傅有珩说道,“剩下的用作熬汤、清蒸和煎炸。”

  “好嘞,庄主,土窑堆好了,宰了三只鸡,配菜都择洗干净备好了。”庆姨考虑得周到,问道,“今晚知县大人一家可是要留宿在山庄?”山庄过于简陋,他们这些粗人住在大通铺倒无所谓。

  “无妨,知县等人日落前还要回去县衙里的。待雨水下完,五月初山庄要修缮加建。”傅有珩知道,扩建山庄是早晚的事。

  厨院里大伙儿备好了食材,傅有珩进来后便开始腌上待烤的鲢鱼,给整只鸡都涂抹上一层粗盐和酱油,鸡腔内放入些削了皮的马铃薯和山里刚采的新鲜蘑菇,这样在烈火炙烤的过程中,有助于锁住鸡肉的水分,不至于变得干柴难嚼。

  傅有珩用新长的青嫩荷叶包裹住整只鸡,还不到盛夏,荷叶不大,好不容易才将鸡裹住,用藤蔓系好,再用湿泥巴往荷叶鸡上涂抹,直至整只鸡都变成了“泥球”。

  土窑是简易搭建起来的,泥土地上开挖出坑洞,将柴木炭火烧起,裹好泥巴的整只鸡放入火炭中,再放几根硕大饱满的泥巴红薯,上面再用砖瓦、干土一层层铺盖好,不见明火,但那土灰之下确实在炙烤着食材。

  由于播种下去的小米辣、花椒等等调味食材还未成熟,此时的本土大地又没有辣椒,傅有珩只好就地取材,采取本地的香叶、红葱等辛香料放入花生油中爆炒,宰杀清洗好的鲢鱼用盐巴腌着,放置于铜炉架上,浇盖哔哩啪啦的香料滚油后,面上一层鱼肉瞬间卷缩,辛香四溢。

  他们在厨院之中准备着,就听得前院有人来报:“知县大人一家来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89章 、种植甘蔗17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助人发家致富后[快穿]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助人发家致富后[快穿]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