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359

  苏辙他们觉得赵旸说的很对,点点头说道:“福慧,你说的很对。”

  沈括反应很快:“这就是前段时间取消荫补制度的原因么。”

  赵旸没想到沈括想到了荫补制度,送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没错。冗官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每年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太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荫补制度。靠父辈的荫补进入仕途的人非常多,这些人绝大数都游手好闲。再者,荫补制度对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来说不公平。”

  “如果想要推行新的科举考试,那么首先要取消荫补制度,这样才公平。”

  苏辙他们一脸恍然:“原来是这样啊。”

  “对了,阿轼和阿辙你们被分到翰林院了。”赵旸笑着说,“状元、榜眼、探花一直以来都是被分到翰林院。虽然你们的官职很小,但是翰林院有很多藏书,还有很多孤本,你们可不要错过啊。”

  一听这话,苏轼和苏辙的双眼顿时冒起绿光来。

  “那真是太好了。”

  “不过,你们平日的工作会很无聊,甚至枯燥,你们可得熬住啊。”赵旸认真地交代,“你们只要在翰林院熬个两三年就会升职,不过那个时候你们会被派到其他地方任职,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苏轼兄弟俩笑道:“我们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说实话,他们兄弟俩倒不是太想去翰林院,而想直接去外地任职,为百姓做实事。

  “沈大哥,我安排你去工部了。”赵旸说道,“我知道你想学一些技术,工部适合你。”

  这个安排安到沈括的心坎里了,他一脸感激地说道:“福慧,谢谢你。”

  “沈大哥,其实我觉得皇城司的工匠部更适合你,不过你正儿八经地考中进士,如果安排你去皇城司,就太对不起你了,所以我就安排你去了工部。”其实,工部的工匠们不如皇城司的。“不过,你可以去皇城司的工匠部学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我愿意,我非常愿意!”沈括是知道皇城司是做什么的,但是他并不在意。他相信赵旸的判断。

  赵旸从怀里掏出一枚令牌递给沈括,“这是皇城司的令牌,你拿着它就可以进入皇城司,但是你只能去皇城司的工匠部,去不了其他地方。”

  沈括如获至宝地收下令牌。他低头仔细地看了看手中的令牌,发现非常普通,正反两面雕刻着“皇城司”三个字。在这三个字旁边,雕刻着藤蔓。是什么藤蔓,他没有看出来。

  “你放心,我会收好这枚令牌。”

  “皇城司的工匠们样样精通,不会让你失望的。”

  沈括听到这话,心里登时充满了期待。

  “那我一定要和他们多学习学习。”

  接下来,赵旸跟沈括说了说工部的情况。

  工部是六部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部。跟其他部相比,工部可以说是没钱没权没势,还经常被看不起,被欺负。不过,工部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勾心斗角少一些。工部的人绝大数都是搞技术的,相当于后世的工科男。他们大多数把心思扑在技术上,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脑子去争权夺利。

  沈括也是一个工科男,让他去工部不仅合适,而且还能保护他。

  说完工部,赵旸又跟苏轼他们说起翰林院。

  翰林院不小,而且很多高官都出自翰林院,比如说欧阳修和晏殊他们。曾经,他们也在翰林院做过事。

  比起工部,翰林院的情况就有些复杂,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多,也存在勾心斗角。

  赵旸详细地给苏辙他们介绍了翰林院的情况,包括他们两人的上司们。

  苏轼他们把赵旸说的话记在了心里。同时,也对翰林院的情况有了一定的认知。

  赵旸端起茶盏,优雅地呷了几口茶:“丑话说前头,官场和你们想象中肯定完全不一样。”说着,他的面上露出一抹嫌弃的神色来,“朝中大臣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正直的,一半都是小人。”

  苏轼他们听得这话,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福慧,你这么说朝中大臣好吗?”

  “我说的可是实话。”赵旸撑着下巴说道,“满朝的大臣真正干事的没几个,玩弄权术的倒是不少。对了,酸腐还不少。”说完,他沉重地叹了口气。

  看到赵旸这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沈括他们忙说,他们以后会干实事,为百姓造福。

  听到他们这么说,赵旸满脸笑容:“我等着你们以后为百姓造福。”

  既然说到了朝中大臣,赵旸觉得他再多嘴几句也没有什么,又跟苏轼他们说了不少朝堂上的事情。

  虽然苏辙他们知道朝堂中肯定少不了勾心斗角,但是没想到这么严重,尤其是文臣和武臣之间。

  “对了,欧阳先生反对收复燕云十六州,你们可不要在他面前说漏嘴了。”赵旸非常严肃的叮嘱道,“我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是机密,文臣们并不知道。如果欧阳先生得知此事,一定会反对的,届时文臣们又要闹了。”

  “福慧,你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是瞒不住的啊,以后大臣们还不是会知道。”

  “现在不能让他们知道,不然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就要被他们扼杀了。”赵旸沉吟道,“我现在还小,今年年初才正式上朝,并没有掌权,无法与大臣们抗衡。等再过几年,我长大了,在朝中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权利,就可以跟大臣们掰扯了。”

  “你放心,我们不会在先生面前说此事的。”苏辙他们做了一个缝起嘴巴的动作,表示他们会管好自己的嘴巴。

  赵旸点点头,表示他放心了。

  接着,他又说了一些文臣和武将之间的事情,听得沈括他们张目结舌。

  说完这些事情,赵旸又跟苏辙他们说起目前朝廷一些不好的情况。

  苏轼他们越听越心惊,越听眉头皱得越厉害。

  他们万万没想到繁荣的下面,竟然有这么多“暗流”。这些“暗流“假以时日,足以摧毁大宋的基业。

  “现在这些情况并没有爆发,所以暂时安全。”赵旸的脸色变得非常凝重,“但是时间长了,这些问题会控制不住地爆发,届时将会掀起惊涛骇浪,甚至摧毁整个大宋。”宋朝的问题真的是太多了,如果不把它们彻底解决,大宋早晚都会完。”

  “咳咳咳咳咳……”苏辙他们被赵旸最后一句话吓到了,虽然福慧是皇太子,但是这么直接说大宋会完是不是不太好。

  “福慧,你说的这些问题扎根许久,想要彻底除去它们不是一件易事啊。”

  “我知道,一下子拔除不可能,但是可以一件件的除去。”赵旸看向沈括他们,“我以后就靠你们了。”其实,大宋需要一场变法,但是王安石变法不太行。

  被赵旸这么看重又倚重,苏辙他们当然十分动容。

  “福慧,只要能帮上你,我们什么都愿意做。”

  “有你们这句话就够了。”赵旸笑道,“不过,你们还需要多多学习。三天后,进入翰林院和工部后,你们可要好好学习。”

  “你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的。”虽然他们考中了殿试,但是他们的人生才正式开始,他们的仕途也才开始。为了能帮助福慧,能造福百姓,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说完朝中的事情,赵旸想到沈括考中了进士,意味着他从太学毕业,代表着他不能再住太学的学寝了,忙问沈括道:“沈大哥,你现在住在哪,房子找好了吗?”

  苏轼替沈括答道:“沈大哥经常住在我们家,当然还是住在我们家。”

  沈括很是难为情地说道:“我现在没钱,没法出去租房子住。等日后有钱了,我再去找房子。”以前在太学读书的时候,时不时来苏家住,沈括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他已经是工部的官员,如果和以前一样住在苏家,很是不妥。不过,他现在没钱,没法出去租房子。等日后发了俸禄有了钱,他再从苏家搬出去。

  “沈大哥,我们不是说了么,你就住在我们家。”

  “阿轼,你和阿辙考中状元和榜眼后,你们俩的婚事要安排了吧。”赵旸打趣他们道,“届时你们成亲了,沈大哥跟你们住在一起像什么样子啊。”

  沈括连忙点头说:“我就是这个意思。”

  “再者,沈大哥喜欢做实验,和你们住在一起肯定不太方便。”赵旸想了想说,“沈大哥,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暂时住在太阳学堂,那边还有好几间空房间,你可以搬过去住。”赵旸知道如果他给沈括安排好的房子,沈括一定不会答应,但是安排他在太阳学堂住,他很有可能会答应。“沈大哥,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平日里可以教教太阳学堂的学子们读书,算是抵房租。”

  沈括果然听到这话,双眼顿时一亮:“我真的可以搬去住吗?”

  “当然可以,那些房间空着也是空着。”赵旸说道,“你平日里可得多教教那些孩子们。”

  “这个没问题。”沈括满脸喜悦地说道,“福慧,谢谢你。”

  “不客气。”

  见沈括要从他们家搬出去,苏辙他们两个并没有生气。换做是他们,他们不太想住在朋友家,给朋友添麻烦。

  沈括说风就是雨,当天下午就从苏家搬了出去,搬到了太阳学堂。

  与此同时,被任命为枢密使的狄青终于抵达了汴京城。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01章35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