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363

  狄青被曹诀这一拍, 拍回了神,他问道:“曹公子,太子殿下真的只有十岁吗?”刚刚跟太子殿下聊天,他感觉自己再和一个“长辈”聊天。

  曹诀明白狄青的惊讶,笑道:“殿下刚刚满十岁。”

  “殿下真的不像十岁的小孩子。”太子殿下的一言一语都非常成熟稳重。不止如此,殿下还非常聪慧, 尤其是对军事上的事情。殿下明明没有去过战场, 但是殿下对战场的事情非常了解。不止如此,殿下还对西夏和辽国的情况也非常清楚,真的是太惊人了。

  “虽然太子殿下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天才,但是他的确是天才。”曹诀笑道, “狄将军, 你以后会发现殿下比你想象中还要聪慧过人。”

  狄青不太明白曹诀的意思, 疑惑地问道:“曹公子,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以后就知道了。”曹诀说完,想到之前太子殿下对狄青说的那番话,问道,“狄将军,你装傻装的像吗?”

  狄青摸了摸自己的脸说:“我可以装作莽夫啊,不对,我本来就是莽夫啊。”太子殿下叮嘱他,让他在文臣们的面前装作只会带兵打仗的莽夫。话说回来,他本来就是莽夫,也只会带兵打仗。

  “头脑简单的莽夫可不是那么好装啊。”

  “我觉得我应该可以装的像。”太子殿下说,文臣们认为他是一个莽夫,那他就称了文臣们的愿,这样文臣们对他的忌惮就会减少。然后,文臣们就会赶他回北境。

  “那就好。”

  “曹公子,你再跟我说说太子殿下的事情呗。”

  见了太子殿下后,狄青对赵旸充满了崇敬和好奇。

  “那我就跟你说说这段时间太子殿下做的事情吧。”

  “好啊好啊。”狄青乖乖坐好,竖起耳朵,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看到狄青这副模样,曹诀在心里失笑道,又是一个被太子殿下折服的人。别看太子殿下年纪小,但是魅力却非常大。不说文臣,就说他们这群武将世家的人,对太子殿下也是非常信服。

  赵旸回到曹家后,就写了一封信件,让大海送到西夏的都城。

  “大海,你把信送到后,不要急着回来,去西夏皇宫待一段时间。”赵旸摸着大海的头,语气温和地说道,“帮我监视他们,知道吗?”大海被训练的很好,不仅能千里迢迢送信,还能监视。

  大海点点头,随后用它的小脑袋蹭了蹭赵旸的脸。

  赵旸伸手把大海抱在怀里,摸了摸它的后背。

  “好好监视,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不要被人发现。”

  大海又点了点头,随即就挥挥翅膀飞出东宫。

  “殿下,你让大海监视西夏皇宫,大海要是被发现,肯定会被扣住的。”

  “就算被扣住,大海也会想办法飞回来的。”赵旸对大海非常有信心,“它聪明着。”

  “也是,大海机灵着呢。”大海不仅非常有灵性,还非常坏。他被大海欺负很多次,想想就生气。

  “你说辽王怎么不病倒啊?”西夏王病了,给了他们一个下手的好机会。什么时候辽王病倒啊。

  辽国那几个皇子可比西夏的王子们凶狠。如果辽王病倒,他再趁机搅乱一下,不用大宋出一兵一卒,就能让辽国自己内乱。

  “殿下,辽王正值壮年,怕是不容易病倒。”

  “这毒也不好下啊。”赵旸的人接近不了辽王。就算接近了辽王也下不了毒,因为辽王非常怕死,对衣食住行非常小心。

  “的确不好下。”曹许想了想说,“我们只能祈祷辽王病倒。”

  “祈祷要是有用就好了。”赵旸说道,“辽王病倒,辽国必定乱,届时就是攻打的好机会。”

  “殿下,说不定过几年辽王就会病倒。”曹许阴森地笑道,“之前的辽王不也是突然病倒吗?”

  “那是被现在的辽王杀的。现在的辽王怕自己也会忽然暴毙,所以防范的特别严。”赵旸摇摇头说,“不好下手啊。”

  “殿下,现在没有机会下手,说不定几年后就有机会下手。”曹许安慰道。

  “希望吧。”说完辽国的事情,赵旸又想到了蒙古。

  比起西夏和辽国,蒙古才是最大的祸患。

  蒙古的铁骑可不是一般厉害,在历史上他们都打到了欧洲。

  曹许见赵旸紧锁眉头,神色非常担忧,关心地问道:“殿下,你怎么了?”

  “我在想蒙古。”大宋的骑马肯定比不上蒙古的铁骑。如果想要除掉蒙古,只有热武器了。

  这四年来,皇城司的工匠们一直在研究木仓和火|药。他想要的木仓并没有做出来,但是把火铳做了出来。

  赵旸之前见木仓不好做出来,就退而求其次让皇城司的工匠把火铳做出来。火铳是明朝发明的,虽然威力远远不及木仓,但是比弓箭强太多。

  不过,面对蒙古的铁骑,只是靠火铳是不够的,还得有大|炮。

  皇城司这四年来一直在做,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赵旸不急,让皇城司的工匠们慢慢做。

  “等我们除掉西夏和辽国,那么接下来面对的就是蒙古。”赵旸指了指舆图上的蒙古,“他们的铁骑不容小觑,而且他们非常残忍,喜欢屠城。”

  “这些蛮族都是凶暴残忍之人。”

  赵旸又把目光看向金国。现在的金国还是一个小国,存在感没有西夏和辽国强。但是,它离蒙古有些近。

  “到时候可以联合金国一起对抗蒙古,然后顺便再把金国阴了。”

  “殿下,你打算怎么阴啊?”

  “这个得好好想想。”他得像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来,而且还不能让金国发现。

  两日后,狄青和他的随从抵达汴京城。

  狄青偷偷提前进城一事,除了赵旸他们知道,没有其他人知道。

  这件事情,赵旸连宋仁宗和曹皇后都没有告诉。包括西夏的事情也没有说,因为他能处理得好。

  狄青抵达汴京城后,宋仁宗并没有立马召见他,而是让他先休日两日。等休息好了,再进宫见他。

  在狄青来汴京城之前,宋仁宗就给他安排好了住处。也就是说,宋仁宗赐给他一座府邸。

  以狄青的功劳,封他为枢密使,赐他府邸是应该的。

  赐府邸一事,可是让不少大臣羡慕嫉妒恨。要知道不少大臣在汴京城都是租房子住的,而狄青竟然被赐了府邸。

  狄青的府邸早就收拾好。他遵从旨意,在府里好好地休息两日。

  这两日,有不少人来拜访他,不过他闭门不见。

  文臣们见不少武将去拜见狄青,一点也不意外。

  狄青老老实实在府邸休息两日,第三日就进宫面圣。

  宋仁宗见到狄青很高兴,一直称赞他这些年在北境做的很好。

  狄青表示这是他该做的。

  而,赵旸则当做不认识狄青。

  狄青跟宋仁宗详细地汇报了这些年北境的情况,以及在他来汴京之前发生的事情。当然,西夏三皇子要攻打大宋一事,他并没有禀告。

  除了军事,狄青还说了不少北境的民生情况。

  他说太子犁和太子水车出现后,北境的庄稼丰收了许多。

  狄青说的这些情况,宋仁宗是知道的。北境除了有军营,当然还有文官。

  中午,宋仁宗留狄青一起用午膳。

  文臣们得知此事后,心里当然不爽,毕竟在他们眼里,狄青不过一介莽夫。

  宋仁宗跟狄青聊了很多,聊到下午申时才结束。

  他让狄青今日先回去休息,明日一早上早朝。

  狄青领命,从福宁宫退出来后,就直接出了宫,并没有去御书院,和大臣们打招呼。

  大臣们觉得狄青太过倨傲,竟然不来御书院跟他们打招呼。

  狄青被大臣们看不惯,所以不管狄青做什么,他们都能挑出错来。

  回到家后,狄青又收到一堆拜帖,全都是请他做客的。不过,他并没有搭理。

  等到晚上,包拯和韩琦偷偷来见狄青。

  狄青知道他们二人是太子殿下的心腹,太子殿下让他相信他们。

  见到狄青,包拯很喜欢他。再者,他听了不少关于狄青守护北境百姓一事,本来就对他有好感。

  韩琦之前见过狄青,对他的印象也不错。

  他们三人都是太子殿下的心腹,所以一见如故。

  包拯和韩琦跟狄青说了不少朝中的事情。

  虽然狄青从赵旸那里听说了,但是他不介意再听包拯他们说。

  和狄青聊到亥时,包拯和韩琦这才离开。

  “太子殿下眼光真好,狄青是个好将才!”

  韩琦赞同包拯这句话:“没错。”

  “日后我们多帮助他一些。”

  “这是自然。”

  翌日,天还没有亮,狄青就起床。

  用完早膳后,他急急忙忙赶去宫里上朝。这是他第一天上朝,不能去太早,也不能去太晚。

  去太早会遇到文臣们,会被他们刁难。去太晚,也会被文臣们说。

  去的不早不晚最好。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03章36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