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朝酣(重生) - 分卷阅读47

是承平伯的妹妹,宋纯。
说起来,这位皇后娘家与徐家也算姻亲,敏心的大姑母,永泰侯之妹,太夫人的长女,嫁的正是承平伯宋绥。皇后册立后,承平伯府进了爵位,改换门庭,变作了承平侯府。
建业四年,皇后诞嫡长子,今上大喜,为其长子起名为“淳”,婴孩满月后当即立为皇太子。
建业六年,皇后生育三皇子时,产后血崩,母子具亡。
今上肝肠寸断,哀恸不已。追封故去的宋氏为孝贤皇后,追封三皇子为楚王,风光大葬,极尽哀荣,只是此后就把时年两岁的太子带在左右,亲自教养。等太子渐渐长大,更是亲自拜访了谈太师,为他定下谈师长孙女为正妻,不可谓是不殚精竭虑耗尽心血。
算来今年皇太子明淳已十六了,谈太师的孙女比他还要大上两岁。这番变故若是真的,原定太子妃要么守三年孝期才能成婚,要么就得赶在三月热孝里仓促完婚。
太子既为国之储君,当尽快成婚绵延子嗣才是,可热孝成婚,颇有些失却皇室尊严,哪一项,都不好选啊。
*
敏心静听许久,等得她都昏昏欲睡了,才听见太夫人开口,嗓音有些嘶哑:“好了!我们说的这些话也决定不了局势,只是说出来,大家一起理顺了头绪。侯爷既然已经进宫了,想必皇上会拿出个主意来,等侯爷归来便知。”
几个妯娌齐声应了。
太夫人道:“阿遥。”
程夫人忙出声:“媳妇在。”
“你受累,明天去承平侯府一趟,问问阿芙他们是怎么打算的。”
程夫人道:“媳妇省得。”声音里有几分忧虑,“只怕是大姑太太他们,也不好插手。”
太夫人就长叹一声,疲倦道:“儿女都是债呀,且看吧。我乏了,你们也都收拾收拾,尽早回去休息吧。”
程夫人和江氏则去了暖阁,吩咐婆子丫鬟们把几个孩子抱好走回去,留了身边的陈嬷嬷盯着其他人收拾器物残席。
二夫人忙道:“我送您回去。”
太夫人没说话,搭上她的臂膀,由杜嬷嬷搀着,坐上来时的肩舆下山去了。
这场谈话实在是太长了,等到江氏来抱她,敏心迷迷瞪瞪开眼胡乱望了望,就又闭上双眼睡过去了。
睡梦间,依稀听见江氏和夏嬷嬷低声细语的对话。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出殡
永泰侯前日晚上入宫后,一夜未归,宫中也无甚消息,太夫人不免有些担心。
等到午后程夫人自承平侯府回来,才带回一点消息。
“如何?”太夫人着急地问。
江氏带着敏心来给太夫人问安,碰巧遇上了程夫人回府。见程夫人一来一回奔波了大半个燕京,才将将能坐下歇一会,赶忙悄悄吩咐了南星给程夫人倒一杯温热的茶水来。
程夫人接过杯子,一饮而尽。
她冷静地说:“皇上已定了主意,允了谈家人守孝三年。下令追封谈少卿为正一品官职,另有许多赏赐赐往江南,大约明日就有圣旨颁下了。”
“消息准确吗?”太夫人问。
程夫人叹:“千真万确。您道承平侯府是如何得来?是襄妃娘娘派了贴身的内侍送出宫的,正是要让咱们这些姻亲心安。”
襄妃宋氏,是承平侯和先孝贤皇后之妹,建业五年入的宫。
太夫人沉默半晌,才道:“这样也好。”
这时小丫鬟来报:“侯爷回府了!”
太夫人又惊又喜。
珠帘碰撞的清脆之声伴随脚步声传来,永泰侯大步流星地走入。
几人起身见礼。
永泰侯屏退左右。
永泰侯道:“娘可知了江南的消息?”
太夫人说:“你媳妇才跑了一趟承平侯府。事情我们差不多都清楚了。”
永泰侯沉静道:“您可知,我出宫时,在丹凤门前见到了谁?”
“是太子殿下罢?这孩子……”太夫人恍然。
“正是。他同儿子说,他自小没了生母,外祖家长辈皆已逝,想着幼时曾受过我们家的照顾,又是亲眷,就特地来说一声。让我们不必担心。谈家小姐为父守孝这件事,他已与皇上达成一致,和谈小姐也去了书信让她安心。太子殿下还道,先立业后成家,这样既能体谅谈小姐一片孝心,趁这三年他可以跟满朝大儒再多学习些治国之策,也没什么不好。”永泰侯说。
“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只可惜……”
敏心知道太夫人在可惜什么。无外乎是先皇后早逝这件事。然斯人已矣,所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总归是还在世的人,更要紧些。
没过几天,就到了四爷徐景行的七七之日。
时辰是早就算好的吉时。一到时间,随着炮仗爆竹燃烧的“呯嗙”声,数个健仆头扎白布带,大喝一声,发力抬起了停在灵堂里的黑漆棺椁。
起灵时,江氏伏在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国色朝酣(重生) - 分卷阅读4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国色朝酣(重生)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国色朝酣(重生)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