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朝酣(重生) - 分卷阅读89

了门槛。
她们一开口,语调婉转柔和,已带南音,不是京中爽脆的官话了。
敏心听的忽然一愣。
这近一个月的水路行程,她因着前世死前的惨烈记忆,鲜少出门,只作了晕船认生的样子,一直待在船舱里不出门,不曾见过外人。等下了船到了金陵徐府,辉大奶奶又是盛京嫁来金陵的,虽与辉大爷成婚已有数十年,但她十几年乡音不改,敏心听着不觉有异,倒觉亲切。
然而这两个丫鬟,是金陵本地土生土长的,一口吴侬软语甜进了人的心房。
等到食盒揭开,除了北地菜色,还端出一叠盐水鸭、一碗鸭血汤来,这离家千里的情思,就愈发明显了。等敏心想起此下金陵所为何事时,先前在家中时的忧虑,又上心头。
有个圆脸丫鬟,想必是为了谢过客人让她们进屋避雨干衣,就特别殷勤地上前为江氏和敏心布菜,每道菜都能说出几分典故来,听得江氏笑语连连。
等她们用完饭,雨势渐小,时辰也晚了,这二人就收拾了碗筷准备告辞,江氏还特意吩咐青雀赏了这二人每人一个银果子,两个丫鬟喜得合不拢嘴,千恩万谢地去了。
江氏被方才那两个丫鬟勾起了谈兴,和夏嬷嬷相谈盛欢。一时却也没有注意到敏心强打着精神,实则内里忧心如焚。唯恐一个错眼,又选中一个白眼狼出来。
第二日清晨,乌云散去,重露晴天。
江氏推窗看去,且惊且叹:“不曾来过金陵,这天气却是和孩儿脸一样,变化莫测。”
辉大奶奶正步入客院,听到江氏感叹,笑着接口说了下去。听得敏心心下暗道,这辉大奶奶真真是个妙人儿,待人周到不说,昨日晚饭考虑他们一行人身心俱疲,特意吩咐了厨下做了燕京家常菜,又有金陵此地的特产,平时更是妙语如珠,连江氏都能被她轻易逗笑。
虽不曾见过辉大爷,但听程夫人说过,也是个极善应酬的,不过也正是这般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夫妻,才能在嫡枝宗房和族老两重山下,处理好一族宗务吧。
辉大奶奶此行,正是邀请他们一同去用早饭的。
席间早膳却是清淡,俱是金陵口味,程夫人、江氏、敏心、宁哥儿等人倒也吃得惯。
等用完饭,辉大奶奶又请他们移步宴厅。
等丫鬟上过茶后,她就从袖子里取出一封折好的信笺,交与江氏,爽快地说:“昨夜雨大路滑,外子没来得及赶回,我也不藏着掖着了。大嫂和四弟妹来金陵老家正是为了过继之事,这名单上面记着的名字,是外子从收到信起就去族里挑选出来的孩子,一共二十来个。均是按四弟妹要求,六七八岁左右的男孩儿,身体康健,人也聪明。”
她饮一口茶,笑盈盈继续道:“横竖外子要等外头路干了才能回来,四弟妹不如先看看,可有中意的?”


第46章 第四十五章 选择 ·
江氏一顿, 默然接过信笺,若不是敏心坐在她身边,都不能发现, 她的在轻微地颤抖。
一时室静无声,唯有信纸摩挲的沙沙声响。
江氏放得低,敏心侧过头微微探身就能看清上面的墨字, 只见从左至右用簪花小楷列了数条名目,字迹清秀, 显然是辉大奶奶所书。
江氏不自觉地蹙起了眉,指紧紧抓着信纸,一目十行般极快地过了一遍。那些细若蚊吶的墨迹印在眼底, 叫她一时辨认不出字里行间的意思, 只是机械地扫视下去——
南浔徐氏第八房第五世子化麟,男八岁, 体康健, 父母双亡;
南浔徐氏第十三房第三世广申之男孙天顺,年九岁,父早亡, 母另嫁, 其祖年迈,无力抚育;
千灯徐氏第十九房第七世子定坤,男七岁,聪颖过人, 能颂诗书;
南浔徐氏第十六房第四世子景运, 男六岁, 父母双亡;
……
辉大奶奶果然聪慧过人,晓得有她在, 燕京城里要来立嗣的嫡枝会不自在,也不好商议,在江氏接过那张写满了姓名的纸后,就极有眼色地找了借口告辞了,临走时,顺便还叫退了周边服侍的人,只留了两个才留头的小丫鬟在茶房守着火炉子。
江氏匆匆看完一遍,长叹一声,把那信纸递给程夫人,道:“大嫂,您也来看看罢。”
“怎么了?脸色这般不好?可是不舒服”程夫人看江氏苍白的脸,一边看一边关切地问了起来。
江氏不欲多说,只是摇摇头,轻轻点了那信纸,苦笑道:“来之前想了千遍万遍,等到这单子真的列出来了,拿到上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选……”
程夫人稍显诧异,却也能理解江氏的惶然,便把信纸接过来,温言宽慰道:“别急,咱们时间充裕,可以慢慢来。今日也不是叫你立刻就定下来,且看且探,给你选一个品行良好的孩子来记到四弟名下。”
徐徽宏也道:“四婶,既然这名单是辉叔拟的,那不如等他回来后,仔细问问辉叔,先圈几个名字,等到了南浔镇上,再把这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国色朝酣(重生) - 分卷阅读8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国色朝酣(重生)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国色朝酣(重生)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