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启明星37

  张一千脑子一片空白。

  监军太监金吾听说是京城宁王身边红人舒梁的嫡系。

  每次去金吾府上问安不过是跟着其他官员一并去的。

  说几句吉利话,向宁王表表忠心,就能拿到了一笔不菲的贴己银,哪里还记得这些破事儿。至于顺天府里谁跟谁斗,谁上了高位,谁当皇帝……这些飘渺的权力更迭真不如兜儿里那几十两银子实在。

  想到这里,他嗤笑一声。

  “管他妈什么倾星阁倾月阁的,偷了老子的猪肉是真。他不是说能换钱吗这垃圾,你这样,差人拿着去宁夏镇进宝斋里换银子。换不到银子,老子再砍了他不迟。”

  *

  张一千所言普通人难以听见,谢太初倒是听了个一清二楚。

  他面无表情收了长剑,从门口石板上捡起几只貂,将它们挂在库房外的麻绳上,又拿出貂皮晾晒。

  “那小丫头叫狄英,爷爷狄边平是苑马寺牧军,任职监副,管这寺中军马进出、饲料囤积等事宜。”他边做活边对赵渊道。

  “……既然是朝廷命官,又是军户,为什么还几乎冻死饿死,生病了都无力医治?”赵渊诧异。

  “朝廷财库亏空,连京中官员的禄米都发不出来。更何况边陲这些军户。”谢太初道,“太祖时虽提出以军养军的路子,给军户们拨划了屯田,战时为军、闲时为农……只是……一个军户十亩地,又多有战乱天灾,靠着贫瘠的边疆冻土,怎么养得全家上下?宗亲、士大夫吞田并地并不止于富饶之州府,军户便逐渐也没有了地。”

  赵渊沉默片刻,低声道:“是我眼界浅薄了。”

  谢太初没有答他这句话,待收拾了院子内的杂物,又取了水洗净双手,这才半蹲到赵渊面前,似乎又要为他推油揉搓手指。

  赵渊一瑟缩。

  谢太初的手便落了空,在半空捏了捏,收了回去。

  “谢太初,你应留在顺天府,帮赵戟治理天下顽疾。我们已是陌路人,不必再见。”

  谢太沉沉默片刻,开口道:“我于殿下命数上还有亏欠,缘分未尽。若此时放手,与修行之道不合。”

  赵渊怔忡,接着忽然笑了:“原来是这般?原来是为了真人的道。”

  “……是。”

  “是不是两不相欠之后,真人就可以离开?”

  “……对。”

  “那如何能帮真人弥补上这亏欠的缘分?”赵渊又笑问。

  他笑时极力遮掩,可眼底凄凉之意有增无减,只是此时的谢太初又哪里敢去仔细端详。

  “殿下身体虚弱,腿脚不便,吃了不少苦。不应如此。”谢太初道,“到立春之后。届时天气温和了,身体又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我才好放心……”

  “我自己可以照顾自——”

  “靠着每日辛苦做工后吃一小块儿粥方吗?”谢太初摇头,“怕是燕子没回,殿下身体就垮了。”

  “我若做工熟练,慢慢工量就上来了,能多得些口粮。我算过的,勉强糊口。”赵渊说,“更何况这里军户都这么过,我难道不行?”

  赵渊是个十分有韧性的人,打定主意的事极难更改,他见识过的。只是好不容易说动赵渊,有些回旋余地,谢太初怎么可能罢休。

  “我若能为殿下医治双腿,让殿下行走自如呢?”谢太初问。

  赵渊浑身一震。

  “你说什么?”

  “在京城时殿下双腿已勉强可以站立行走,只需再有数月,便可见大起色。”

  “天寿山时,你将我双腿经络重新斩断了。”赵渊道,“我知那不过是为了求生的权宜之计,我不怪你。真人也无需自责。”

  “不。那并非权宜之计。”谢太初道,“我说过的,殿下的身体经络堵塞郁结,才致使双腿无法站立。要想最终站起来行走,便定要重伤经脉,让它们重新生长愈合。如今正是愈合的时候,再以罡气为殿下打通全身经脉,吃苦练习行走,立、行、跑、跳,骑马,都再无障。殿下可健步如飞了。”

  “……健步如飞?”

  赵渊摸了摸自己的双腿,瘦骨嶙峋,像是枯木,是自己身体最无用多余又丑陋的一部分。

  “真的吗?”

  “这是我对太子殿下的承诺。君子一诺,驷马难追。”谢太初道。

  “……要多久?”赵渊问。

  “半年。”谢太初说。

  赵渊沉默不语。

  谢太初心底叹息一声:“我与殿下疗伤,只需到立春前后,便可完成治疗。后续殿下勤加练习,若恢复的好……我便可先行离开。”

  “……立春。那也没有多久了。”

  “是,过了春节后,很快便要立春……也就是月余……并不算漫长。”谢太初小心措辞,“我只白日过来照顾殿下,待晚间自有去处。殿下若觉得亏欠,便将口粮与我分食就好。”

  然后他看着赵渊沉吟思考,过了片刻,才缓缓点头。

  “那就……有劳凝善真人了。亏欠真人之处,未来赵渊定竭力回报。”

  谢太初松了口气。

  *

  谢太初推轮椅入了屋子,将赵渊安置在火炉旁。一边给赵渊把簸箕端过来,让他继续挑选箭羽,一边打量这低矮窄小的平房,开始卷袖子收拾屋子。

  忙碌几日终于得到了权限入赵渊的房间,如今打量这屋子,倒有些来之不易的万分珍惜。

  那轮椅一路磕磕绊绊,做工实在糟糕,还有那出入屋子的斜坡,全是松土,如今已经凹陷,进出尤为吃力。来日定要重新平整院落,再仔细做个宽大的轮椅,免得赵渊受苦。

  先把炉子里的火苗重新挑起来,将枯枝重新挑选,放了干燥的进去。窗户上的纸有破洞的地方,仔细用米粥糊糊粘住。又将屋子里不要的旧陈列都扔了。在炉子旁边热上水,出来从狄英家中讨了菜刀案板。在院子里洗净猪肉,又切碎在锅里炖了,这才出门骑马去山里砍柴。

  一个时辰,带回来两大捆树枝,一捆自己留了,一捆送去狄英家中。

  回来的时候,赵渊手里的活计做了大半,赶上了进度。

  谢太初见他专心,也不打扰他。

  将柴火晾筛在院内,又添了些在炉火中。将道服脱了,披在赵渊肩头,卷袖子清洁阳尘。

  直到天色渐沉,赵渊常吁一口气,抬头时,屋子里已经整洁干净暖和了起来。比之前低矮压抑的感觉好了许多。

  谢太初用貂油做灯油,甚至在傍晚时分让屋子里也明亮着。

  热水在炉子旁边炜着。

  简陋的桌子上摆着两只碗,两双筷子,还有一大碗肉汤。

  谢太初仿佛神人。

  两个人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百,竟然也能让他过出这样的日子。

  赵渊震惊。

  谢太初正在用木勺将炖烂的猪肉盛出来。

  “殿下来吃饭吧。”谢太初道,“今日简单些,只有猪肉。明后日我再想办法找些青菜。”

  他将碗端到赵渊面前。

  肉香四溢,肉汤鲜美。

  赵渊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他碰着那碗暖暖的肉汤摇了摇头。

  “我、我不太会做这些……许久没吃肉了。”他说完这话,有些羞讷,连忙端起碗来喝了口汤,然后他有些诧异。

  “……没有放盐?”

  谢太初嗯了一声:“借不到。”

  “可宁夏后卫不就有盐池吗?整个宁夏的盐都自那里而来,还是鞑靼人经常袭扰的地方。”

  “官盐难买,私盐价高。”谢太初道,“盐户都吃不起盐,何况是普通百姓。殿下忍耐一下,我再想想办法。”

  “以前锦衣玉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挑三拣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赵渊低头看那碗肉汤半晌,接着捧肉汤一饮而尽,又细细咀嚼将猪肉咽下肚子里,这才抬头对谢太初道,“民生艰难,原是这般。”

  赵渊眼神清澈。

  便是不久前刚遭了人生大劫,却依有悲天怜人之态。

  过往种种改变了乐安郡王,也重塑了他。

  这样的赵渊他从未见过,从未认真品酌过,却历久弥新,洗尽铅华。

  “真人怎么如此看我?”赵渊有些不解,“是我见识浅薄吗?”

  “不。”

  谢太初稳住心神,收拾了桌上碗筷,又为赵渊仔细洗漱,待他入睡后,为他盖上自己的道服,这才合上大门,自行离去。

  大黑马等了他好久,已经不太耐烦。

  整个村落都陷入寂静黑暗之中。

  谢太初牵马急行,等到了村外一个倒塌一半的废弃房屋进去。

  只剩下一半的房檐下铺着一层稻草。

  雪从空中落在地上。

  谢太初再也忍不住,一口鲜血吐出来。他跪在地上急促喘息许久,过了好一会儿,捞了把血擦干嘴角,盘腿坐在稻草上,运功克制体内乱窜的无量罡气。

  破了无情道,罡气反噬。

  这些日子好不容易稳住,却在刚才那一眼惊艳中破了功,罡气乱窜,几乎要逼他走火入魔。

  勉强克制才没在赵渊面前出事。

  谢太初再不敢乱想,运真气走大周天,专心致志,数轮循环结束,体内的躁动才缓缓平息。

  他浑身冷汗,湿透了衣襟。

  缓缓睁眼的时候,天边将亮。

  谢太初从半个房檐的屋顶看出去,晨星隐匿在东边半天云彩之中,却璀璨夺目。

  宁王命定,众生命定。

  可赵渊仓促之间被推出了这命运的轨迹,未来走向何方,竟成变数。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2章 启明星3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业已成魔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业已成魔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