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60

  池青道端着那锅粥进入崔正初为她和君闲安排的帐篷时,君闲正在洗脸,他将袖子挽得高高的,一捧水径直扑到自己脸上,不待他拿帕子,那水珠就沿着他的下颚,溜进他脖子里去了。

  大清早的,王夫真是秀色可餐啊。

  只可惜很快君闲就取了帕子将脸上的水珠通通拭去了,池青道大失所望,而君闲转头,就看见池青道端着锅粥傻站在门口,他笑着向池青道走过去,“怎么把人家锅都拿来了。”

  “我端着称手。”池青道避开君闲来接的手,稳稳当当将锅放到了桌子上。

  称手?又不是去打人,君闲走到桌子边,无言笑了笑。

  吃过饭后,池青道将安一刚刚递过来的信展开,信很长,安五应该写了好些重要的事情。

  信中言明,她已经找到律雁,律雁毫发无损,他们如今在江南清然,律雁只身入安宅,在安宅里发现了新的线索,阴差阳错之下,他们抓住了两个人——

  “苗疆,蛊婆。”池青道摩挲着信纸的边缘,喃喃出声,没想到在清然也发现了苗疆人的痕迹,清然有什么值得让苗疆盯上的吗?

  安宅在清然啊,那长夜是关东闻氏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苗疆的蛊婆不分男女,只要养蛊养得好,就都能成为蛊婆。”君闲凑过来,和池青道一起看信。

  在安五的审问下,其中一人坦白,她得了吩咐,死盯着安宅,只要有人进去了安宅,不论身份、地位,都通通杀死,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安宅已经荒废,苗疆还派了人在安宅盯着,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们如此忌惮,过去十几年了,依旧放不下。

  此人在清然埋伏了好几年,又与她的帮手合谋,煽动当地的百姓成为她的耳目,其实在她之前,另有一位袁先生,那位才是真的袁先生,只是在当年那个高手逃走之后,她追上去,想要杀那个高手,却反倒被杀了,寨主不肯放过袁先生在清然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命她戴上□□,伪装成袁先生。

  袁先生历经十几年,而容颜不老,说出来的话自然更叫人信服。

  安五顺着这个继续追问,但无奈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对为什么要守着安宅为什么要杀从安宅出来的人等一概不知,正当安五追问她寨子的名字的时候,此人刚说了一个字,就毒发身亡。

  如今安五和律雁打算循着在安宅发现的新线索,追查下去。

  “也是毒发身亡?”君闲有些惊愕,池青道在事后告诉了君闲在蝉山上发生的事情,来得如此凑巧,不可不把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

  “是。”池青道看下去,最后一行字是安五写上来的线索:清然,李花河。

  他们在蝉山遇见的和安五律雁在清然遇见的,都不是接近核心的人物,不亚于外界的死士,苗疆的事情处处透露着危险,池青道吩咐安一给安五回信,让她一切小心行事。

  而池青道则带着君闲跟着崔正初派给他们带路的小兵,来到了石兰所在的茶林寨。

  茶林寨不大,寨子却星罗棋布,四周都环绕着密林,只从他们走的这一侧开辟出一条路来,看着很是隐秘,就像层层叠叠的树叶之中的乌黑果实。苗寨中的人大多服装奇异,顶着高高的发髻,纵使有他们这些外人经过,他们也不足为奇,茶林寨里的人都认识白云军,还塞了好些东西给他们,因此一路还算畅通无阻,甚至收获满满地来到了石兰她们家的寨子前。

  石兰与她奶奶同住,老人头发花白,正坐在门前揉炒好的茶叶。

  想是自己喝,只要将茶采回来,也不只是挑茶芯,挑嫩的,带着两三片叶子揪下来,回来由自家铁锅一炒,再反复揉捏,放到阳光下晒干就好了。

  江南人家通常这样做,池青道还记得趴在灶台边上看母亲炒茶时的场景,茶香阵阵,母亲一边翻炒一边用手将那些茶叶捞起来又洒下去,幼年的池青道觉得新奇极了,母亲也抱着她试过,可惜铁铲太重了,她根本举不起来。他们住的地方没多少茶树,往往就是采清明茶,喝个新鲜。

  如今已近五月,应该是晚茶了,池青道上前与老人攀谈,她笑得一脸无害,神情尽是对茶的向往:“奶奶爱喝茶?一看奶奶这茶,就知道炒得好。”

  老人浑浊的目光瞥一眼池青道,半晌才慢吞吞地说话:“不喜欢,阿兰喜欢。”

  但池青道夸她茶炒得好,她心里开心,不像阿兰这个死丫头每次都埋汰她,有本事别喝啊,每年又都巴巴地要这茶。

  老人家想起那闹腾的孙女,整个人都明媚起来。

  “阿兰在家吗?”池青道顺着问下去。

  “不在,进山采药去了。”

  那就只好等,等到快晌午的时候,石兰才回来,她这一趟收获颇丰,背篓里背着的都是满满当当的药草,手里还用桐叶包着一把什么,仿佛献宝一般递到老人面前给她看:“阿酿,你看。”

  打开一看,是满满当当的一包桑葚,老人推说着她不喜欢还是捡了一颗丢进口里,不到一会儿,仅剩的牙齿上就变得紫黑一片。

  石兰笑开了,有着苗族少女天然的灵动,她进屋才看见池青道几人,愣了一会儿才问跟在后面走进来的奶奶:“阿酿,有客人,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奶奶抬眼看向池青道他们:“说是你的朋友,算不上客人。”

  将孙女喜欢喝的茶仔仔细细晒到庭院里,老人拿着蒲扇靠到了摇椅上,每扇两下扇子,就往口中塞一颗桑葚。

  石兰看了她阿酿这小孩儿样子也发笑,她转头告诉池青道:“我打听了,找到个人,不知道有没有帮助。”

  石兰还以为池青道这一次过来就是为了生苗那件事,是为了那件事,但还有旁的——

  “有劳,我来还有一事想要请教兰大夫。”

  “你说。”

  “蛊毒能不能通过字节发作,例如说一个与之有关的字,就会毒发身亡?”

  蝉山的人在毒发之前说出来的最后一个字是“一”,而安五在信中所写,那个蛊婆在死前,也是说了个“一”字,不管是哪个“一”,只要发音相同,就可能是同一个寨子里的人。

  “没有,若是真的如此,那蛊毒岂不是跟仙术一样。”石兰说着说着笑起来,若真要这样,天下岂不是要乱套了。

  “怎么没有,”摇椅上的奶奶坐起来,将蒲扇放到自己胸前,“蛊术练得炉火纯青的人,就能通过一个字节发作蛊毒,杀人于无形之中。你们这些娃娃啊,不知道早些年那苗疆蛊术的凶恶。”

  奶奶说着说着叹了口气,“蛊虫分母蛊与子蛊,只要训练母蛊,种下去的子蛊一旦听见宿主发出类似的字节,蛊毒就会发作,这样的方法让人防不胜防,久而久之有些字,也成为了苗寨里面的禁忌。”

  石兰有些意外,她走到奶奶旁边蹲下来,问道:“阿酿,你听过这样的事情?”

  “不止听过,而且亲身经历过。”

  奶奶早些年也是生苗,自己的母亲是蛊婆,有一日寨主招了母亲入寨子里,要母亲训练一种蛊,只要听到一个字节就会发作,以此来看自己的寨子里有没有混入别的寨子的叛徒。

  当时苗寨和苗寨之间都打得厉害,土话也不一样,像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母亲苦于寨主的压力,只能训练了母蛊。

  “我母亲的蛊术就很高超,但她深受蛊毒的危害,一点儿有关于蛊术的东西都没教给我。母亲死后,我带着夫郎迁出了寨子,来到茶林寨做了熟苗。”

  但这么多年,母亲当年的挣扎与痛苦依旧印在她心里,让她对蛊毒深恶痛绝,不仅是世人为蛊毒所害,就连苗人自己,也为蛊毒所害。

  既然这位老人家懂得如此多,池青道看一眼石兰,石兰点点头:“没错,我说的那个人,就是我阿酿。”

  石兰今晨从白云军回来,先向奶奶打听了有关于生苗的下落,她既然受池青道所托,自然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奶奶当时在炒茶,闻言看了孙女一眼,手上动作也没停,“怎么了,殷将军醒了吗?”

  “醒了,她醒了我才回来的。”

  “殷将军是个好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有一年石兰听说隔壁寨子的山里长了一种珍惜草药,她心痒难耐,跟奶奶说了一声就跑了,直到天黑也没有回来,茶林寨的人去问,那寨子却不让进,当时寨子与寨子之间仍旧怀有敌意,也刚刚归顺朝廷不久,都是些刺头,他们不让,茶林寨也没有办法。

  茶林寨寨主为了宽慰老人家,就告诉她说,西南军驻地离寨子不远,兴许他们能有办法。

  奶奶就这一个孙女,大晚上自己提着灯就过去了,刚巧遇上殷白将军打猎回营。

  当时殷白将军骑在马上,全身盔甲亮得发光,奶奶心里一颤,但还是害怕孙女有个万一。

  殷白翻身下马,不止亲自去了那寨子要人,还专门派了人送她们祖孙回去。

  当时奶奶就觉得,殷白将军是这天底下的大善人。

  石兰当然明白奶奶的心思,趁热打铁:“这件事就是殷白将军的朋友问的,而且殷白将军这次身中蛊毒,也许就与那些生苗有关系。”

  不是全无道理,奶奶继续翻炒茶叶,“让她们来找我,你只管研究你的医术去,其余的事情不要插手了。”

  石兰当时还觉得奶奶大惊小怪,但如今想来,蛊毒要真有如此效用,那实在是太危险了。

  石兰不由得拽紧奶奶的袖子,奶奶拍拍她的手,看向池青道,原本浑浊的目光有了几分清明:“事关殷将军,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作者有话说:

  一更二更的内容,都是我在资料的基础上编的,切勿考据。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三十八章6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图你[女尊]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图你[女尊]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