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听鹂馆之争)442

  水平不好不要紧,学艺不精不要紧,只要态度好,欢迎,其它的可以慢慢来。

  而最让林望舒想不到的是,在她四处洒下英雄帖想多骗几个来的时候,李红柱竟然主动打电话给她,表示他想加入。

  林望舒详细地问了他的情况,前些年他终究不甘心自己的专业,正好遇上陆殿卿二舅设立的奖学金机会,林望舒帮他介绍了,他便去考了,倒是也争气,考上了,立即出国读书了。

  他脑子好使,现在已经提前拿到了博士学位了,他受林望舒的影响,也学的光学。

  林望舒一听,自然是欢迎:“你如果回来的话,我能帮你申请三级研究员,二级的话,估计要特批,我不敢保证。”

  李红柱:“小林老师,最近我妈身体不是太好,所以我急着回去,当然也是赶上小林老师回去了,我想过去投奔你,至于待遇,我觉得三级研究员已经挺好了。”

  林望舒:“好,你赶紧回来,有了你,我必然如虎添翼!”

  虽然知道李红柱一定会说话算话不会反悔,不过林望舒还是着急,赶紧给他打报告申请办手续,到嘴的鸭子坚决不能让飞了!

  李红柱脑子还是挺好使的,在国外也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发表过几篇论文,林望舒看过,还是研究出一点东西的,林望舒觉得,有他加入,自己算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助手了。

  除了李红柱外,还有某位大学的数学教授也找上了自己,对方找到林望舒后,郑重地表示了感谢,认为林望舒指引了他的研究方向,是他的半个恩师。

  林望舒都有些懵了。

  她好像不认识对方,但她知道,对方以后成就应该很大。

  可对方是研究数学的,怎么也不至于和自己有关系。

  对方却感激地道:“当初多亏了林同志大闹物理研讨会,打破了层子模型的封锁,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很受震撼,我才把目光投入到规范场理论,结果我发现了新大陆。”

  林望舒详细地问了问,这才恍然。

  对方原来是学物理的,中途转学了数学,当时林望舒大闹层子模型的时候,他正在攻读数学博士学位,他听说这件事后,便开始关注规范场理论,结果发现规范场的底层理论提到了纤维丛,而纤维丛有个数学问题叫做瞬子。

  他本身就有物理学基础,如今通过研究规范场的纤维丛,深入研究了瞬子,由此在数学的SU(2)的四维度和六维度研究上也有所突破,甚至还获得了一个数学成就奖。

  而这一切的开端,都是因为林望舒当年物理研讨会上那么一闹。

  林望舒想着这事,恍然之际,又有些玄妙。

  她只是想闹闹层子模型,谁想到竟然还启发了一位未来的大数学家呢。

  如果说她是一只蝴蝶,她闪动了那下翅膀,不知道直接间接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又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这也算一桩功德了。

  林望舒红红火火地搞起来实验室,其它人等瞧着,从最开始的看戏,到后来的严肃,再到后来的动容,于是又有几个加入了她的实验室。

  当然还是有一些,该干嘛干嘛,不捣乱就好了。

  最近陆殿卿几次和机械工业部的相关负责人沟通过,进一步协商,陆殿卿在晾了卡雷特蒙几天后,也终于陪同机械工业部的同志飞过去美国,和卡雷特蒙做进一步的商谈。

  林望舒没孩子没爱人,什么都不用操心,正好全身心投入精力折腾实验室。

  而当林望舒的实验室仿佛勉强有个样子的时候,陈琰所长也来找她,再次谈起来高科技发展推动计划的事。

  其实最近的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她之前发表的那篇《空间激光武器和战略动力》算是投石问路,在国内也引起了一些反响,除了陈琰,其它相关领域的专家也都开始关注这一块。

  当然最要紧的是,国际形势也有所变化,国内也很有一些有识之士看清局势,对于国内高科技发展的滞后焦虑。

  陈琰便和几位老朋友商量着,开了一个高科技发展内部研讨会,打算尽快写出一个请愿书来,要向上面领导上书,请求国家尽快开展高科技项目的研究。

  因为这件事是由林望舒的那篇论文起的头,她也就被陈琰带去参加了这次会议。

  前来参会的除了陈琰,还有几位中国科研界的顶尖专家,学部委员,甚至可以说是在两弹一星中居功甚伟的人物,那自然是让人敬重的老前辈。

  当林望舒和这些老前辈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有一刻,会心虚,会怀疑,会疑惑自己到底哪里来的底气?

  不过当低头看着自己这厚厚的一沓资料,她的心就踏实了。

  七年的时间,她在前世老前辈席铭无声的指引中,一直在努力往前走,今日今时,她的论文她的成就,是因为头顶的那一盏灯塔,但通往灯塔的路,是自己在浩瀚苦海中一点点挣扎起来的。

  而她为了搜集这厚厚的一沓关键技术资料,更是煞费苦心,是技术封锁之下国内科研工作者很难得到的宝贵资料。

  她付出了,所以问心无愧。

  这时候大家讨论得热烈,陈琰所长平时性情温和,不过讨论起问题来,偶尔会激动,其它几位老专家性情不一,但好在都是谦逊好学的老学者,明明功勋加身,却毫无架子。

  当林望舒发表自己想法时,他们都会认真倾听,并适当给出意见。

  林望舒发现,跟着这些前辈讨论问题,所学到的不光是科研的思维方向,还有做人处事的心态。

  她从国外带来的那些资料,都和几位学部委员分享过,大家越看心情越沉重。

  经过几天的讨论,大家拟定了一个高科技战略的建议,并最终各自签上了大名。

  一共八个人签名,林望舒是最后一个。

  可以说,除了林望舒,其它七位全都是说出去在中国科研界能震三震的人物。

  签字后,看着这么一份文件,大家只觉得这文件烫手。

  而就在这个时候,林望舒得到消息,欧洲某国总统在经过长久酝酿后,终于对着西欧喊出了“尤里卡”三个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盆里洗澡,灵感突来,发现了计算浮力的解决办法,惊喜大喊“尤里卡”,从此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

  西欧国家在星球作战计划强压之下,终于也觉醒了,大喊一声尤里卡。

  这是一场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当别人已经准备就绪准备冲刺,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国家还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

  几位老专家都急了,他们意识到,刻不容缓,刻不容缓。

  再耽误下去,真的没有时间了。

  这是一群耄耋老人的家国情怀,是老一辈科学家的使命担当。

  可是,这么一份文件,如果交上去,那得经过多少道手续和审批,那又得耽误多少时间?

  能不能顺利递上去,这都是一个问题。

  林望舒沉默地看着在场所有的专家,出口道:“我来试试吧。”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49章 (听鹂馆之争)44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