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72

  至于谢意,则被赶去洗菜了。

  而厨房里头,赵桂英和朱娇娥两人忙的热火朝天的。

  婆媳两个和了两大盆的面。一盆咸的,一盆甜的

  面是那种糯米粉兑小麦粉的,怕炸的时候不起泡,里头还添了点酒曲。

  咸的里头,是把前几天炸的油渣子碾碎了搅拌到里面去,再加了点盐和起来的。而甜的里头只搁了点白糖,其他什么也没有。

  然后在锅里加油,开始炸团子。

  油是菜籽油,没烧开前不管是炒菜还是干嘛都有股子味道。烧开了之后便没有,但用来炸东西还是不错的。

  更何况,还是这么个缺油水的年代。

  谢家这么做,算得上是比较奢侈的做法了。

  油自然是谢意买回来的,赵桂英虽然心里头有点舍不得。不过因着是过年,倒也狠心了一把。

  这么做的后果,自然是换来家里三姐妹的欢呼。

  即便是大点了的谢兰和谢菊,这会一边打扫着家里的卫生,一面也闻着空气里传来的香味,眼巴巴的看着灶房的方向。

  这时候,谢老头看着一把耙头,背着背篓回来了。

  背篓里头放着满满一背篓的萝卜,还有十几把蒜苗,以及一小把菠菜。

  萝卜白白胖胖,水灵灵的。

  都说冬天的萝卜赛人参,尤其是这种霜打过的萝卜,味道更好。

  这边人过年,可以什么都没有,就是不能没有萝卜。

  当地人过年吃萝卜跟别的地方又不一样,他们喜欢先拿一个大铁锅,把肉什么的,全部都一块炖熟。

  然后切片装起来。

  因为当地迷信,说是过年不杀生,不动刀子。

  然后炖完肉的汤,就是拿来炖萝卜的。

  将萝卜切成片,搁两片生姜下去,就着这炖肉剩下来的汤一起炖,别提有多好吃了。

  谢老头将萝卜拔了出来,便直接将背篓背到井边,炖下身子,准备跟谢意一块洗菜。

  谢意却没让,“爷爷,冬天水凉,我来洗就可以了。”

  这话说的,让听的人——谢老头心里十分的熨帖。

  然而谢意越是这般体贴谢老头,谢老头这心里头就越火热,越想干活。到最后谢意劝不走谢老头,只能祖孙两个蹲一块洗菜了。

  中午这一顿饭,随便整了点吃的,便算是完了。说到底,重头还是在晚上。

  不过在晚上吃饭之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洗澡。

  谢家冲这边的气候,一年四季分明。

  冬天天冷了之后,大伙洗澡便不那么勤快了。能够两三天洗次大澡的人,便算是爱干净爱讲究的了。

  有的人更懒,能够连着一个月不洗澡,照样过的下去。

  不过不管是多懒的人,到了年三十这一天,都会烧上热水洗个大澡。真要说起来,年三十洗澡都可以算得上这边的一个习俗了。

  洗澡的地方就在灶房那里。

  灶里烧着火,灶上炖着肉,挨着灶边洗澡也不冷。

  谢家人多,一个一个的来光洗澡,都得花上几个小时。等到澡一洗完,时间也不早了,又得赶急赶忙的忙活起来。

  年三十的祭祖的饭桌上。

  摆在最前头的是一条红烧鲤鱼,一碗切成大块的炖肉,一碗鸡。后头紧跟着三碗只挖了一小勺意思一下的白米饭,白米饭的再前头是拿杯子装了点的酒酿。

  三双筷子搭在上面。

  谢老头身后站着谢卫国,赵桂英等人,嘴里面还念念有词,“爸妈,爷爷奶奶,过年了,赶紧回来吃点东西吧。吃完记得保佑你们的后代子孙,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然后谢卫国和赵桂英也跟着谢老头一起念。

  念完之后,谢老头还等了一会,才拿起桌上的杯子,每杯都倒了点酒放地上。

  其实说是倒,不如说是滴。

  依着谢老头这爱酒的性格,自然是舍不得浪费的。做这些,不过是意思意思一下。倒完之后,他直接将三个杯子的酒直接倒在一个被子里头去了,“好了,准备上菜吃饭吧。”

  这时候赵桂英才把三碗米饭都给倒锅里去,搅拌了一下,才重新盛放出来。

  这祭拜过祖宗的米饭一般是不直接吃的,大家都是像赵桂英这般做的,将米饭倒进去,再盛起来。

  趁着赵桂英盛饭的这会功夫,谢老头已经捧着杯子,美滋滋的喝起了小酒来了。

  这一顿饭,吃的时间也长。

  吃完饭大伙也没有睡觉,反而都坐在桌子旁,底下烧着火,一起守到凌晨十二点。直到外头炮竹接二连三的响起来了,谢卫国才拿着炮竹开了堂屋门,跟着一块去放。

  放完炮竹之后,大伙才回床上躺着休息。

  许是难得的熬上这么一次夜,几乎是一挨着床,谢意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早上朱娇娥是被鞭炮声给吵醒来的。

  被窝里已经空了,不过怀里多了一个装着热水的盐水瓶。朱娇娥猜着应该是谢意早上起来的时候给她兑好热水放到被窝里的。

  一想到这个,朱娇娥心里头就跟吃了蜜糖一样的甜。

  瞅着外头已经大亮了天,朱娇娥赶紧的爬了起来,收拾好自己,往前头屋里赶了过去。

  一进门就看到人都来气了,饭菜也摆好了,就等着她了。朱娇娥赶紧对着赵桂英和谢卫国他们喊了一句“爷爷,爸妈,给您拜年了。”

  喊完之后快步跑到谢意身边,小声问,“你起来怎么也不喊我啊?”

  弄得大伙都起来了,就她一人还在床上睡着,多不好意思啊!朱娇娥觉着自己平日里也不是这么懒的,怎么自从知道怀了娃之后,反而这般嗜睡了。

  “没事,你怀着孩子,多睡会。”谢意说。

  别说朱娇娥这会还怀着孩子,就是没怀,多睡会也不是什么大事。

  看人都来齐了,赵桂英说了一声,“开饭了。”于是一家人开始吃饭。

  大年初一这一天,一般人家家里都会吃的比较的早,因为吃完早饭除了要去拜年,还要接待来给他们拜年的人。吃的太晚可不好,总不能等人家来拜年了,你们还在吃饭吧!

  这一天来拜年的人越多财运就越好,门得大开着别人才好进来。

  而且初一当天的垃圾是不让往外倒的,得归拢到一起,这是财气。就连打扫屋子都有讲究的,得从门口往里扫才行。

  谢家这边刚吃完早饭还没来得及收拾,外头就来人了。

  好在来的是谢卫军和谢卫民兄弟两,后头跟着的是他们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是自家人,倒也不会计较的太多。

  不过赵桂英一面催着谢兰谢菊姐妹两个赶紧收拾,一面也急忙的跑里屋去装了一碟子的花生瓜子出来摆到了桌子上。

  大年初一拜年,家里的女人都不出去的。

  谢兰谢菊姐妹两也大了,便也没有带出去。倒是谢梅才三岁,被谢卫国抱着在两个姐姐羡慕的眼神下出了门。

  一直到中午时分,揣着满满几兜子的东西回来了。

  谢梅大方的很,直接当着大家伙的面就把兜里的东西全掏了出来。

  别看她年纪小,嘴巴倒挺甜的,整个村子的年拜完,就她身上那几个小衣兜压根就不够装。

  后头弄到的,都给装谢意和谢卫国兜里去了。

  这会直接掏了出来放在桌子上,都有一堆不老小了。

  大部分都是瓜子和花生,里面偶尔夹杂着几颗硬糖,都能让三姐妹欣喜异常了。

  糖果三姐妹平分了,这会一人嘴里塞了一颗,甜滋滋的吃着。

  赵桂英看人都回来了,便开始热饭菜了。

  因着过年不动刀的习俗,从年初一到初五,基本上都是吃热菜的。都是大年三十那天准备好了的,要吃的时候挖一碗出来,然后放锅里加热一下就是了。

  ……

  初二这一天,谢意得陪着朱娇娥回娘家拜年。

  前头不知道朱娇娥怀孕的事情倒还好,这是知道了,小两口便不骑自行车了,改成走路过去。

  谢家庄到朱家冲大概七八里的路,走过去的话,其实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倒也算不得有多远。

  当然谢意绝对不会承认,真正不骑自行车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还没学会骑。

  也不是谢意不努力,但是个人,就会有缺点的。

  以前的谢意,雄心壮志的想着,一定要把自行车给学会了,到时候载着自家小媳妇去县城干啥干啥的。

  这些场景,光想想就知道有多美好了。

  然而现实就是……

  谢意骑在自行车上面,后头有朱娇娥扶着座位。朱娇娥力气大,她在后头扶着谢意不会摔跤。

  然而,也仅此为止了。

  谢意他,就是学不会啊!

  朱娇娥扶着不放手的时候还好,谢意倒还能歪歪扭扭的骑上那么几步路。可只要朱娇娥在后头只要偷偷的一松手,前头自行车就开始扭起来了。

  好几次,谢意都差点摔了。

  这个车学的,谢意烦,朱娇娥也烦。

  想当初朱娇娥学自行车,拢共花了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半小时后,已经便能载着人飞了。

  朱娇娥觉得,即便是自己最喜欢的谢意,她也没这耐心再教下去了。

  所以这会子小两口,明明家里就有自行车,却还是只能靠着“11路公交车”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

  学不来自行车的人,大概是天生的平衡感不好。

  我大概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小学开始,我爸教我和我弟。小我两岁的弟学会了,我还得别人推着走。

  高中的时候,体育课上,有走读生带的自行车停在那里,然后来教我骑,没教会,惹来了一大堆同学围观。

  结果就是,全班同学齐上阵。可惜的是,还是没学会。

  每次去海边玩,想骑着自行车兜风,都是租的两人踩的那种。我朋友在前面掌控方向,我在后面费力踩……

  备注:11路公交车,指的是人的两条腿,走路。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41章7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七零纪事完结+番外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七零纪事完结+番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