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446

  自从去年占下平野县以来,南边的粮草就没运到过京城,就算是派出三五万兵押送粮草,遇到骑兵突袭,也只有被劫的份。押送粮草路线远,粮食又重,队伍拉得老长,无法结成有效阵形,对骑兵根本起不到防御作用。去年南边送往京城的粮食,全便宜了他们。

  这次对方大举兴兵,可不止是为了护送粮食,还得把路打通,将他们铲了。那数量,绝对比当初攻长临江郡还要多,而他们现在的人数,却比临江郡大营要少。

  可遇有战事,大将军尚且能战死全军覆没都不退,他们又岂能生惧。众人当即起身,抱拳大声应道:“喏!”

  赖瑶瞧见他们那副慷慨赴死的模样,又道:“卫国公麾下有六万五千人,其中有三万中从东安关撤回来的。另外的三万多人,全都是郡兵出身,其中五千是守清郡的兵。”

  那就是十万军队,还都是能死战之人。众人瞬间精神大振!

  赖瑶接着说:“算路程,卫世子想必已经见过大将军,在回程的路上了。”

  弦外之音大家都听懂了。形势险峻,大将军那边必然会有动作,说不定他会亲自过来,即便不过来也会调兵、调物资支援的。

  赖瑶让各营回去立即调派兵马,带上攻城器械,直奔京江口。

  兵贵神速,抢的就是先机。

  ……

  卫国公在收到消息后的第一件事,一边派人给赖瑶送信过去,一边直奔京江县。

  他们是要从京江县后面的平野县入长郡,但想要护住迁移的百姓不受战火荼毒,战场必须摆在远离他们的地方。京江县,是阻截南边大军的最好选择。赖瑶,绝不会只看着南路大军登夺岸跟他们打,一定会尽快赶奔京江县。能正面硬抗博英郡侯的人,岂是柴绪那等怂货能比的。

  卫国公的粮食不宽裕,如今又着急赶路,大军只带了帐篷和路上的吃食,便一路急赶往前赶。

  至于粮食,当然是去赖瑶这个大户了。她靠着屠娇娘的骑兵掳掠,仅仅是粮食都不知道从英国公那里掳了多少去,布帛、盐等更是不计其数。英国公府想断西边盐道,却先叫赖瑶他们断了他的盐道。

  现在卫国公跟英国公成了对头,再瞧见长岭山卡住平野县通道,心头只觉痛快!

  军队赶路,可比百姓们牵着孩子背着重物拉着车要快得多,百姓能走一个月的路,他们不到七天就赶到了。

  他们抵达京江县城的时候,赖瑶已经率领大军在攻城了,离得老远就听到轰隆隆的投石机落下的巨响,城外摆开黑压压的军阵。

  方稷早就收到消息,已经调备齐物资等着卫国公。

  卫国公虽不苛责底下的兵卒,奈何打了这么多年的只见出不见入的苦仗,又不像沐瑾守着草原那么大的养殖产肉的地儿,底下的兵大多都只能勉强混个温饱,肉食都不多。

  方稷把拉来的食物交给卫国公,又把赖瑶写的亲笔书信交给他。

  赖瑶让卫国公的兵稍作休整,吃饱饭便立即赶奔京江口,修筑防御工事。她拿下京江县后,便会立即去跟他会合。知他带的粮食不多,不必担忧,后勤补给,自有方稷料理。

  卫国公望向那些拉满粮车的粮车,因为不清楚拉的是些什么粮,便不好估数,刚想问就见方稷掏出一份单子给他。

  他展开,便见上面是一份物资清单,其中三分之一是牛羊肉,三分之一是稻米,三分之一是豆、黍等。京城的禁军、南北卫营大军的伙食都没这么好!除了粮食以外,还有煤炭、木炭等物资。

  方稷说:“劳烦派人去跟我核实数目,再签名。”

  卫国公当即把自家小儿子叫到跟前,让他去清点数目,等签收后赶紧给底下的兵将们发下去。

  才十七岁的岚枫“哎”地应了声,接过清单,看得眼睛都直了,问方稷:“都是给我们的?”

  方稷道:“都是。”

  卫国公一脚踹在小儿子身上,催促道:“赶紧去。”

  岚枫“哎”了声,问清楚是找谁清点签后收,一把拉起方稷旁边的主簿,飞奔赶往粮车。

  卫国公打了好几年的苦仗,这两年一直在求粮、求支援的路上挣扎,突然遇到方稷这么送肉送粮,那心情真是……用翻江倒海来形容都不为过。

  卫国公带来的兵卒子们一路急行军赶路,走得脚快要断了,对于前方的战事都只是看了几眼,就坐下抓紧时间歇气,顺便吃点草上带的炒米粒,不时抬眼望向前面那支护卫森严的商队。他们想到身上带的粮食只够吃到明天,心头难免惴惴不安。

  忽然,传讯兵来喊:“各千总营立即派人去领粮。”

  领粮?这是发粮了!这么快就发粮了?一群兵卒子们大喜过望,纷纷站起身,对身旁的人说:“发粮了?”

  千总正在歇脚,清点底下的兵都到齐没有,有没的走散的,便听到说发粮了。当即把手里的兵卒册子名单交给身后的亲卫,大喊声:“来二十个人,跟我去领粮。”

  不过,快断粮了,这会儿有,也很好了。

  千总们带着底下的兵卒到了粮车点,抬眼只看到密密码码的粮车,等走近了才听到牛叫声、羊叫声。这都是从草原赶过来的,京城附近有很多牧草,够养活。

  有脚程快的千总已经领到了粮,牵着牛羊带着兵卒子,喜笑颜开地往回走。他们牵的是草原大黄牛,牛背上驮着粮食袋,身后的兵卒子们还扛有粮食袋和装炭的袋子。

  后面排队的千总见得眼馋,赶紧问:“都是些什么?发的多久的粮?”

  “只是七天的粮,由我们自己带着,后续的粮会直接运到京江口大营。”

  这里跟京江口只隔了一座县城,要是绕路,也才半天时间。不绕路,直接穿城而过,县城的另一头就是码头。要不是前面在打仗,估计这批粮食能直接运到大营。

  领到食物的,当即杀牛宰羊做饭,把肚子吃得饱饱的。

  卫国公收到赖瑶给的消息,立即下令全军集合。

  京江口是座大县,城里有守军,是从南边调来的。出了县城,就容易遭到骑兵掳劫,堵在城里的商队极多。他们都知道南边的大军即将过来,原以为商路很快就要通了,哪想到,自己的军队没到,长岭山里的大军竟然出来攻城了。

  两万守军,扛三万多人进攻,原本是可以守的。可那投石机不断地落下石头,直接把城墙砸塌了。中午刚过,赖瑶的大军直接翻过倒塌的城墙,踩着被落石砸死的尸体,攻入城中。跟那些退到城中街巷里的兵卒们展开巷战。

  城破得极快,许多豪商、官员见势不对,赶紧往码头跑。

  路不通,租仓库要钱,且仓库都满了,租不到了,一些商船返航了。各郡调给京城的粮食、物资、盐油布泉等都还在船上,就等着路通之后送进去。如果城破,船还停靠在码头,那不是白等着大军来劫么!

  码头的船太多,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仓促之下,想要全部撤离,并不容易。

  赖瑶的军队攻进城后,把直通码头的主干道清理出来,立即给后方的卫国公传讯,让他们赶紧去码头。

  卫国公亲率大军,以最快的速度横穿县城,直奔码头。

  他们到码头上时,人山人海,豪族、扈从、官员逃兵密密麻麻地全挤在一起,疯狂地往停泊在码头处的岸上跑。

  东边都是丘陵,江河都不算大,渔船居多,商船也就两三丈长,跑一些有河流往来的县城地儿,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好几十丈的大船,更没见过这么大的码头。

  卫国公打了多年防守,从来没有打过这种攻夺别人的城池战,看到眼前的一幕,愣了好几息时间才反应过来,立即下令:“抓人,夺船,别让他们带着船上的粮食跑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02章44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