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265

  白诚通敌卖国然后被杀、江暮雨被长青人抓走的消息不到一天便传遍了王城。

  当时正临近年关,一片欢欣的气氛中这个消息就好像在水池里扔进一块重石,溅起层层波澜。所有人都在为江协统担心,因为飞云已经成为了白玉国的守护神,凡是他们出现的地方,就连山贼土匪都是扫荡得干干净净。虽然这支军队不过刚成立一年多,可是无论是襄城还是明城,它都收获了一片赞美声,百姓们无不期望日后它能够成为自己城市的驻军。

  “真没想到白总兵竟然是这么一个人!”

  茶馆里这些天好是热闹,自从这个消息一出,大家纷纷跑到茶馆来了解详细信息,也好作为日后的谈资。于是他们在知道白诚竟然将连弩都卖与长青、甚至以飞云威胁江暮雨喝下迷药之后,纷纷义愤填膺、群情激慨了起来。平头老百姓们破口大骂白诚不忠不义,文人骚客们则是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立刻出兵长青,将江协统给救回来。

  民意如山,即便是每日醉生梦死的皇帝也不能忽视,否则这必定会成为他这勤政一生的败笔。也许是老了,刘帝总是会想起年少时打算一统三国的雄心壮志,会想要做些什么证明自己是千古一帝,能和郑王一样流芳千古。于是他龙颜大怒,先是将王城白家狠狠降职处罚一番,又召集了几位心腹权臣商量攻打天南城、夺回江暮雨的计划来。

  “犯我白玉者,虽远必诛!”兵部尚书语调铿锵,“这简直是不把我们白玉放在眼里,必须得好好教训他们一番才是!”

  刘帝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一喜,垂下眼帘问兵部尚书有几分胜算。

  “只要军备充足,拿下天南不是问题,”兵部尚书见刘帝有这个意向也是悄悄握紧了拳头,因为他也已然到了该告老还乡的年纪,自然想要做些什么叫后人记住他,“天南驻兵八万,我们明城的驻军加上飞云军目前是七万。但是我们有连弩和突火枪,他们不会是我们的对手,拿下天南最多不过三个月。”

  突火枪是对付长青士兵结成盾阵时的利器。原先白玉和长青打仗吃亏的原因便在于这个盾阵,因为正面久攻不破,时不时还叫那侧面突袭的小支军队给消耗些兵力。如果他们有了突火枪,那么必定会让他们乱了手脚,从而让他们长驱直入。兵部尚书越想越气血翻滚,心想这回可是天赐良机,叫他们来像当年的郑王一样建功立业,流传百世。

  然而这时工部尚书却是出来泼冷水:“突火枪只造出了二十件,而且还是为了过年时向来朝的他国展示用。至于连弩则是优先供给了襄城的驻兵,因为这件武器射程短但威力大,对于打仗时一向偏于进攻的草原军更为有用。况且自从飞云离开襄城之后,草原军便异动频繁,恐怕又在打襄城的主意……“

  白玉每年的国库收入三成给驻军,三成则是用来造军械,听起来不少,然而也不过是让他们勉强配置出第二支飞云军罢了。突火枪用到的铁更多,而且制作起来更加繁复,如果想用这个对付长青的话,至少也要给他们三个月,说不定还能造出个一千件来。

  刘自明此时也站了出来,对刘帝说道:“儿臣也觉得此时便打过去不妥,至少也要等入夏之后。这一场战争的关键在于天时地利和人和,如今我们人和具备,可是天时地利却讨不找好。这冬天本就是物资匮乏的时期,如果再加上打仗所需的消耗,我们根本讨不着好。而在地利方面,我们想要出兵便要前往天南,进入长青的国境。”

  突火枪是对付长青的利器没错,可是长青人又不是傻子,吃了亏下次还结盾阵挨打。只要他们闭城不出,突火枪又不是攻城锤,对厚实的城门可是没什么作用。而连弩伤害高却射程短,他们如果想借用连弩杀掉守城士兵那么必定会进入对方的射程之内,恐怕还没有造成伤害,他们的将士便被居高临下的对方给重伤。这样的话他们即使有了这两样神兵也没有用,别人在城内享受一年贮存下来的过冬粮食,而他们的将士却只能驻扎在荒郊野外,消耗大量物资。这样一来根本是得不偿失,不仅达不到原先的目的,反而会成为百姓攻击朝廷的又一把柄。

  “连仗都没有打过的黄毛小二在这里开什么口!”虎威大将军嗤笑一声,“只要第一场仗能够大胜,歼灭对方一半的兵力,怎么会久持不下?我们往日和平相处不过是因为势均力敌,对方的盾阵让我们无可奈何,但是如果以七万军力和对面四万的守城军打,老臣认为根本不会超过一个月!”

  虎威大将军明显是想战的,就像兵部尚书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军资是否充足是工部和户部的事,他们要做的就是像一柄矛一样插入长青的心脏。他们等了四五十年,如此良机怎么可以再错过?如今明明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才对,只要他们出兵,那么长青根本不会是对手!

  “臣也以为不妥,”此时户部尚书站了出来,开玩笑,感情钱不用他们操心就可以这样造?“幽城的水患,丰城的蝗灾,工部的开销,今年的国库收入本就不如往年,再打仗可就要赤字了!况且将军所说的一个月不过是他的猜想,如果不能在一个月之内攻下天南,我们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明年可就要补上这亏空……”

  这一下子局势便清楚很多,工部和户部站在太子这边求稳,而兵部和将军则是站在皇帝那边主战。两派争论不休,剩下的礼部、吏部与刑部自觉没有立场便没有说话,只是荣左相也没有说话却是有些奇怪了。于是两派说到最后都不由自主地往荣左相那边瞥,看他什么时候出来主持场面。

  “臣也以为不可战。”

  荣左相突然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再吵下去也不会有个结果,得有个人出来截断这些对话才是。

  “长青虽然拿走了连弩,但是以他们的制作水平,未必能仿造出来。况且就算仿造出来也是远不如我们,因此这一点无足畏惧,我们也不必争这先机……”荣左相低着头将所有人的意见综合,然后一条条批驳或者赞同,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听他讲。“今年的收成不好,再拿出一部分去打仗必定会引发民怨,甚至有可能会导致饿殍出现,没有必要。我们不妨先征兵,等到入夏之后,集合军队进攻天南,这样既能平息民愤,又能保证这场仗的胜利,臣以为再好不过。”

  荣左相说的有理有据,即便是渴望功绩的刘帝也不再坚持,开始思考起这后续事宜。将军和兵部尚书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看皇帝没有开口便知大势已去,这一场仗年前注定打不起来。果不其然,刘帝直接下旨要三月征兵,而现在的几个月则是大力制造突火枪,留到明年进攻天青时制敌之用。

  皇帝的旨意迅速传达下去,王城的百姓最先知道了这一喜讯,纷纷表示等到明年便去参军打仗。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安城的时候,肖潇早就已经不在那里,自然没能及时得到江暮雨为长青所俘的消息。而他去了哪里呢?时间回到肖潇在安城住着,打算等中秋过完就去王城的那一天。

  那天肖潇一出门便看到韩一皱着眉看手上的书信,而经常看到的那个护卫则是低着头站在韩一身边。于是肖潇好奇地上前问道:“怎么?出什么事了?”

  “蝗灾……”韩一长叹一声,今年他们幽城多地发生蝗灾,韩一虽然不是农夫地主,却也是受到不小影响,毕竟他手下的食肆和花楼每日可都需要大量新鲜食材。原先他以为没有这么严重,可是这封信上说幽城的粮价已经涨了三成,可想而知等明年开春之后是怎样的情景。即便他们有自己的农庄,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幽城的蝗灾很严重吗?”肖潇皱着眉问道,这些天他不常出门,倒是知道的少了。

  “幸好马上就要入冬,因此如今尚在控制之内,”韩一跟肖潇解释,“只是如果不能在冬天把那些虫卵给清理掉,明年可就是铺天盖地的蝗虫,幽城恐怕会是颗粒无收。”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庄稼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幽城前几年降雨颇少,不少人担心会发生旱灾,由此刘自明还向肖潇请教过有没有什么对抗旱灾的好方法。可是没想到旱灾还没有真正到来,先来的却是蝗灾。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15章26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小傻子的童养媳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小傻子的童养媳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