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41

  “不会吧!现在谁不知道九察被咱们给占了,他们就算是找出路也不会放着高柳不去来九察吧!”马文进有些不信。

  严际中:“孔都尉担心的有理,十一王子他们带走的人总不会都死光了,他们的亲人还在这里,遇到了危险,第一时间去找自己亲人是本性。”

  “他们若是真的往九察这边来,若是不将他们收服了,岂不可惜?”说这话的是马寻。

  马寻的话将众人的思路引到了另一个方向,他们北地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开荒种田、养马牧羊、修路建房,哪儿哪儿都需要人,要是真有人逃到了这边,那就是送上门来的劳动力,轻易放过确实可惜。

  众人各抒己见,已经开始争论九察和武阳的百姓大兵要怎样分配的问题了,等到声音渐消,这才发现适才将军一直未出声。

  他们将目光投注在燕北梧的身上,不管他们是何想法,最后总要将军拍板才是。

  燕北梧:“马寻你把手底下的人安排一下,一部分继续做城内的宣传,剩下的带到武阳通往九察的必经之地。高梵天带兵配合,以作震慑。”

  “若是有人从武阳过来,就告诉他们,若是想要进城,以后就要归顺燕北军,并且要让他们签下契书。”

  “如果城中有百姓的亲人此前开拔武阳,可以允许他们一起跟着过去!”

  此话一出,大家都暗赞将军英明。

  所谓契书,实则是一份劳务合同,最少的也有十年之久。

  有了这样一份契书在,十年后,那些人怕是已经成为了北地的一份子,哪里还会惦记着原本是哪里的!?

  如此这般,在武阳通往九察的必经之路上,竖起了一个个小茶棚,茶棚里燃着便携的行军炉,为这凛凛寒冬增添了一丝暖意。

  只是茶棚外却有一列精兵,看着就让人望而却步,再细瞧,那些精兵身前还有百姓在那儿探头探脑地张望。

  如此组合,实在让人感到怪异。

  忽而,茶棚附近的一位老妪激动起来,她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石良听到母亲的呼唤声,拉住了马缰绳,旁边的王冲催促道:“阿良,走啊?”

  如今燕北军守在这里,各个披甲执锐,明显是不怀好意,他们若是再上前,恐怕就是自投罗网。

  石良:“我听到阿娘的声音了?”

  王冲:“你不会是听错了吧!”话虽这样说,可还是和石良一起向人群中张望起来。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正激动地向他们招手,那人正是石良的老母亲。

  “果然是阿娘!”石良语气激动。

  他再顾不得其他,骑马奔着老妪的方向而去。

  王冲看他不管不顾的模样,啐了一口,随即也驱马跟了上去。

  石良到了近前,从马背上利落地滑下,跪倒在老妪面前,母子俩抱头痛哭。

  他们都以为对方已经没了,如今能够活着重逢,自是激动不已。

  其间,王冲一直注意着燕北军的反应,结果就是没有反应。

  那些大兵一个个像木雕的一眼,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王冲忍不住打量起他们来。

  这些大兵和他以为见过的都不一样,他见过高柳、平城的精兵,他们也像这些人一样魁梧强壮,可气势却截然不同。

  还有他们身上穿的棉衣,似乎也格外好些,看着就十分厚实,就连长矛上的寒光都比别个亮些。

  这时,有一个文书模样的士兵在茶棚冲着他招手,王冲用手指了指自己,看到对方点头,虽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走了过去。

  张俭拿起桌上的炭条,问道:“姓名?”

  “王冲。”

  张俭:“年龄?”

  “二十五。”

  张俭:“家里可还有其他人?”

  “只我一个。”

  张俭同情地看了他一眼,这人和他同龄,可他孩子都有了呢,想到离开北地时妻子已经隆起的腹部,张俭的心中就一片火热。也不知自己托忍冬捎回去的东西她有没有收到。

  旁边的宋二宝轻咳两声提醒,张俭收拾好心情,接着问道:“你想参军还是做工务农?”

  王冲:“什么?”

  张俭:“若是参军,吃穿由军中负责,年底还会发放五十斤粗粮,两斤肉,十尺粗布;若是务农,需要自己开荒,每年需要上交粮食的三成作为赋税,五年后土地可归属个人,你选哪个?”

  王冲:“我不会种地。”

  张俭看着他的身板,建议道:“那就选当兵吧!”说着就在纸上又写了什么。

  张俭写完后,看着身边的助手宋二宝也誊抄完毕,就将手中的纸张递给了王冲,“去后面青色的帐子报道吧!”

  王冲看着手中的纸有些茫然,报什么道?对了,他不会种地,所以这人说让他继续当兵。

  可他还好像没同意吧!怎么就要报道了呢?

  那边,痛哭了一场的石良过来时看到的就是好友茫然伫立的样子,他有些奇怪地上前询问。

  王冲还有些没回过神儿来,脱口问道:“你要当兵还是做工务农?”

  石良:“……什么?”

  “做工务农!”石母在一旁赶忙道。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72章14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越后嫁给鲜卑将军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穿越后嫁给鲜卑将军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