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才会相思时51

  赵王府, 李福的院子内,花木清幽,一派清净。而他的卧房内, 花梨木冰鉴之中盛放着冰块,一室清凉。

  就算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李福的心却无法静下来。他面前的案几上, 一卷纸卷摊开,他手中提着一支上好的狼毫笔, 蘸了墨后,以隽永秀逸的楷书写下了“秦川”两字, 正是先帝李世民《帝京篇》诗中的前两字。

  只是片刻后, 他便无法静心写字, 纸上墨黑的字迹也有了几分潦草, 只得将毛笔搁置在一边。此时,他心中所思所想的, 无不是宇文修多罗。

  明明知晓不会有什么事, 但是他还是对宇文修多罗在宫里的情况挂心不已,生怕有什么脱出预料。

  “大王,王妃回来了。”

  他正胡思乱想着, 他的侍从就前来禀告了。听到这话,他几乎是想也不想的,就起身走出去, 迫不及待地要看到那一抹倩影。

  直到宇文修多罗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李福才松了一口气。只是仔细看去, 宇文修多罗面容平静, 看不出是悲是喜。李福忙迎着她回了房, 问道:“没出什么事罢?”

  宇文修多罗也没有端着仪态了, 径直坐了下来,对他道:“皇后一见我就是一顿训斥,还罚我抄写《女则》与《女诫》,哪有半点拉拢人的模样。”

  这下就连李福也疑惑了,皇后或许会盛气凌人些他是想到了,但是皇后一见宇文修多罗就先训斥,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忙问道:“那你快将今日入宫后的种种讲与我听。”

  宇文修多罗先是饮了一盏酸梅汤,去了些暑气,这才将入宫后遇到武则天一事和立政殿中王皇后拉拢又发难一事,仔仔细细地讲给他。

  李福凝神听罢,思索一番后,就对她道:“宫中处处是耳目,没有什么能瞒得过别人。想来是皇后知晓了你与武昭仪相谈甚欢,也认定你与武昭仪走得近了。”

  听到这话,宇文修多罗只得叹了一口气:“既然这样,那咱们与皇后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李福却对她安慰道:“你此番话也是给皇后留了面子,更挑不出错来,倒不至于如何。只是王妃,你万要记住,大唐的天下,是皇帝的。而历代所有帝王之大忌,便是结党。既然九兄已然知晓了,那皇后的好日子,怕也是不能久了。”

  听着李福的分析,宇文修多罗连连点头,又对他开着玩笑:“记得昔日圣人赐婚之时,我阿娘对我说,朝堂暗流涌动,务必要时时劝着赵王明哲保身。可我瞧着,大王比谁都懂该如何明哲保身。”

  谁知李福却并未被她逗笑,只是淡淡地道:“贞观十七年,长兄承乾被废,诸位兄长皆是蠢蠢欲动,想要夺得太子位,纷纷结党争权,但是最后,四兄被幽禁,五兄被贬为庶人。所以生为皇子,终日都是活在刀尖之上。若不明哲保身,便可能万劫不复。”

  “那.....那时你?”宇文修多罗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她虽然没有仔细研究唐朝历史,但是也知道李世民的儿子没几个有好下场,之后的高阳公主案里更会牵扯好几个皇子。只是想到历史书对于李福的记载寥寥无几,她在穿越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所以,她很好奇这位赵王,在夺嫡之争种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李福并无过多表情,似是不在意的模样,对她道:“本王自请远离长安,出任秦州都督,镇守我大唐边境。”

  原来那时起,李福已通过这样的方式自保。宇文修多罗不得不佩服于他的智慧与决心:“大王实在让我佩服。多少人都禁不住权力的诱惑,拼死一搏,大王却能做到急流勇退。”

  她眼中流露出的敬佩让李福微愣,毕竟这是个“男愿总为卿相”的时代,皇子如他这般,为了保全自身而退守边地,无半分争权之心的,有时难免会被人看轻。

  只是宇文修多罗却没有这样的思想,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保命更重要的了,毕竟命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你不觉得本王此等作为,太过没有进取之心了么?”李福犹豫再三,还是问了出来,尽管他认为,他不该问出这样的话。

  宇文修多罗却直直地摇头,发上戴着的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摇晃着,珠玉相撞,叮当作响。她抬起头,笑着说出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这怎么能是没有进取之心呢。在我看来,大王比他们所有人都聪明。在我看来,大王才是做到了无欲则刚。何况大王将秦州治理得极好,如今又宿卫宫禁,如何不是进取了。所以,大王乃是真君子也。”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6章 才会相思时5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唐投喂记[美食]完结+番外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大唐投喂记[美食]完结+番外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