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百万贯【加更】154

  整个六月, 汴京城的街头巷尾,所有人都在谈论新开的朱家桥瓦子,和新式杂剧《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甚至有传言说, 这出新式杂剧的名气已经传到了大内去。连官家都在好奇,民间在看什么戏,真的如传言中那么精彩?

  朱家桥瓦子自开业的当天起, 就天天爆满。各间閤子的预订一直排到了七月中。每晚各间閤子里都会坐满了人, 订不上閤子或者买不到票的,就会想方设法“蹭”亲眷们订到的閤子,蹭到就是赚到。

  而明远也顺势宣布了朱家桥瓦子每十天会全体休息一天——这种类似“旬休”的制度在汴京的勾栏瓦舍还是头一家。

  明远此举一出,城里其它的瓦舍都舒了一口气。

  每月至少会有三天, 观众们不会去朱家桥瓦子挤破头, 而是会回头来看看其它瓦子。

  城中其它瓦子也有虚心来向朱家桥瓦子来取经的——他们都知道,这新式剧种一经推出,他们若是再不跟上,能够演出类似的剧目, 以后汴京城中,朱家桥瓦子一家独大,未必就是耸人听闻之言。

  除此之外, 桑家瓦子与朱家桥瓦子之间的一场纠纷也颇引人关注。

  桑家瓦子的主事桑茂德之子桑全,为了泄私愤, 指使他人去给平郝两位主演下哑药。这件事还未在开封府过堂, 就引起了全城的公愤。

  当日有不少闺阁女眷去看了两人的演出,夫人小姐们大多敏感些, 能看得出来两人上台前曾经哭过, 但万万没想到竟是这种原因。

  一想到她们差点儿就没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 两名我见犹怜的美优伶可能会就此葬送前程, 再也不能在勾栏里开唱……这些夫人小姐们纷纷出声,以至于给了开封府不少压力。

  最终此案因为影响太大,没有公开审理。

  桑茂德因为“教子无方”,之前买来的官职被革掉了,迫于族中压力,交出了桑家瓦子的管理权,桑家瓦子由其从兄弟接管。

  桑全被杖责二十大板,被桑茂德带回老家看管,远离汴京,不准他再出来惹事。

  另有一人涉案,就是平蓉的亲弟弟平弘,因为年纪太小而免于杖责,但据说平蓉与其家人断绝往来,下决心从此再不通音问。平家原本靠着平蓉挣的钱能够过得很好,现在几乎断了生计来源,自然气死,但平弘做错事在先,平家人也不好说什么。

  再加上平蓉有朱家桥瓦子的人护着,平家数次想到平蓉演戏的地方求恳,每次都被当众赶出去。

  且不论平家的私事,汴京城中瓦舍勾栏相互竞争的格局几乎被推倒重来。

  朱家桥瓦子作为后起之秀迅猛无比地崛起,而桑家瓦子的没落在所难免。

  明远很好奇地问1127:“桑家瓦子……好像一直坚持到了《水浒传》里啊?”

  他对文艺作品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记得燕青好像带李逵逛过桑家瓦子。

  1127笑嘻嘻地回答:“‘蝴蝶’……亲爱的宿主,‘蝴蝶效应’您懂的。”

  明远当然懂。

  这个时空早已不是他那个本时空的镜像,在这个时空里,某些事情和某些人的走向,正在发生不可以预知后果的变化。

  比如桑家瓦子,又比如蔡京。

  蔡京在太常礼院的差事是个闲差。明远所有的朋友之中,数他最闲。

  因此蔡京与明远在一处游乐的时间也最多,他不仅将明远收藏的名家字画看了个遍,也几乎与明远一道,将汴京城中与左近的名胜全都逛了个遍。

  在明远的“刻意”安排下,蔡京与苏轼似乎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如果没有明远,苏轼是“旧党”,蔡京的弟弟蔡卞是“新党”领袖王安石的女婿,他自然脱不了“新党”的裙带关系,这两位怎样也不可能走到一起去。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73章 百万贯【加更】15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