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百万贯200

  “比如,来长庆楼可以一次吃到曹婆婆肉饼、贾家瓠羹、孙好手馒头③……而不需要分别跑去曹婆婆家、贾家和孙好手家那里。”

  史尚抬头,凭空想象自己同时吃着这几样,竟然觉得还是挺有诱惑力的。

  “我的想法是,可以先邀其他脚店免费入驻,经营得到的利润归他们所有。而长庆楼依靠供应酒水赚取利润。以后合作得久了,他们提出常驻这里,我们就与他们分润。”明远问史尚,“你看这样办好不好?”

  “可是……尽管如此,最好还是有一位自己的主厨。”

  史尚是出于老成周到的考虑。

  “能够做一些家家都有的菜肴。不至于客人想要点一件最简单的菜品,咱们还得叫一个‘闲汉’专门去跑一趟……”

  明远觉得,真遇到特殊情况,让闲汉去叫个外卖也没什么不好。

  但他同意史尚说的,不能凡事都指望外人。

  万一有一天,整个汴京都联合起来拿捏长庆楼,那可真是没处哭。

  “你有主厨的人选吗?”

  于是明远问史尚。

  史尚摇摇头。

  要找到合适的主厨人选,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办到的。

  “一时也急不来,”明远理解地颔首,“先按我的法子来吧!反正这几天已经都和那几家脚店联系好了。他们也都愿意……”

  他们占用了长庆楼上一间閤子,一面说话,一面透过新安的玻璃窗,观察长庆楼外面的人群。

  外面既有驻足欣赏灯箱和玻璃窗的汴京百姓,也有排队等候进入长庆楼用餐的食客们。

  这时,那位最擅长切菜的酒博士探了个头进閤子:“史东家、明郎君,有两位女客求见两位。”

  “女客?还是两位?”

  史尚双眼放光,显示他心中已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火。

  “额……是姓平和姓郝吗?”

  明远头疼地揉揉太阳穴,他能想到的能主动来找自己的,也就是平蓉和郝眉这一对“新式杂剧”主演搭档了。

  但《白娘子传奇》的第二部 上演顺利,一样在汴京城中掀起了热议——平郝这两位,应该没有什么事需要特别来见他才对啊!

  “小人也不知道她们姓什么,不过……其中一位您见过的。”

  史尚的眼神顿时更加玩味。

  随后那酒博士模仿了一下抱琵琶的姿势,然后捏着嗓子唱了一句:“明月楼高休独倚……”

  明远:唱得很好!以后不要再唱了。

  他和史尚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是没料到,竟是上次那位偷溜进长庆楼为明远唱曲的歌妓。

  她来做什么?

  明远想象不到就不想了,端正坐着等人进来。

  少时,那名歌妓出现在閤子门口。

  今天她穿着较为保守的衣饰,穿着襦裙,又特为加了一条披帛,薄施脂粉,一张脸庞显得很素净,但眼里却有些光彩。

  在她身边,则是一位用薄纱蒙着面的女子,穿着一身窄袖褙子,梳着高髻,身形苗条。她只露出一对翦水秋瞳,看不出多大年纪。

  明远自然而然地起身,对两名女子的到来表示敬意。

  史尚慢了半拍,但也总算是及时跟着明远站了起来,笑眯眯地向两女点头致意。

  “奴家姓董,行三,是前日里为官人唱曲的‘劄客’。”歌妓介绍自己。

  这“劄客”本是指地位不高的女伶,往往混迹于酒楼食肆,见有体面客人便不请自来,唱上一曲,就像是上次在长庆楼中那样。

  但在明远面前,女郎反而并无任何自轻自贱自卑的神情,微笑着向明远自我介绍,仿佛就是在说一个普通职业。

  明远更不可能因为她的职业就轻视她,随即点点头,称呼一声:“董三娘子。”

  董三娘便偏头去看她身边的蒙面女子,神色间似乎在说:姊姊,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好较官人得知,奴这位姐姐,姓万,是一位厨娘。”

  万娘子也向明、史二人行礼,只是她嗓音沙哑,声音压得极低。

  明远与史尚对视一眼,心里都是一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要知道,在宋时,厨娘,可都是厨艺天花板的存在。明远与史尚都听说过不少关于厨娘的轶事。

  他们俩,甚至谁也没有想到过,竟然能聘请一位厨娘,到长庆楼担任主厨。

  但无论如何,人家来应聘,面试是必须的。

  明远问了那万娘子是哪里人士,学厨几年,以前在哪里供过职,为什么想来长庆楼等等……唯独没有半个字提到万娘子脸上的遮面纱巾——他觉得这是对方的个人隐私,再说又与工作无关,他才懒得提。

  万娘子却很感激这一点,主动告诉明远:“奴曾经受过火创,坏了颜面。郎君不问,足见厚德。也是因为董三娘提起郎君,奴才到斗胆到长庆楼来试试。”

  明远双手一拍:“太好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试菜。

  明远和史尚都对菜式没有特别的要求,让万娘子随意拣一两样拿手的做来便是。

  一时间长庆楼的厨房里弥漫出异香。从其他脚店到长庆楼来“客串”的厨师们纷纷探头张望,想知道究竟是什么,闻起来就如此美味,令人食指大动。

  明远与史尚分别平常了万娘子的“作品”,两人相互看看,都只有一个结论:“不愁了!这下再也不愁了!”

  当下,明远与史尚共同拍板了长庆楼的经营方略:万娘子作为“主厨”,负责烹饪长庆楼的“永久”菜单。

  另外,长庆楼会留两眼火灶,给有意尝试到店烹饪的脚店。这个名额每十天轮换一次,脚店可以用这十天的时间尽量宣传自家的拿手菜。

  其余小店,专做羹汤熟食之类的,也可以直接把已经做好的食物带来长庆楼售卖,条件是材料新鲜、味道合格。

  “如此一来,就真的成了‘汇聚汴京美食’的‘万家美食汇’了。”

  史尚发出感慨。

  明远:我早就这样说了呀!

  有明远在,万娘子的薪酬自然没得说,明远甚至吩咐有房产中介工作经验的史尚,给万娘子赁一间离长庆楼距离近,又清净安全的小院子,作为“员工福利”,租金由长庆楼来出。

  董三娘见万娘子得偿所愿,高兴之余,伸手去抹眼角的泪水。她再三恭喜万娘子之际,忽听明远开口:“董三娘子,你若来长庆楼唱曲,愿守长庆楼的规矩吗?”

  董三娘一时竟惊讶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半晌才颤声道:“明官人,奴只是一劄客。”

  明远的评价是:“功底还是不错的。”

  那天那一曲“明月楼高休独倚”,虽然没能唱完,但是余韵绕梁,确实令明远久久未能忘怀。

  董三娘实在是没能接上话,于是万娘子替她问了一句:“什么规矩?”

  明远双手一摊:“还能有什么规矩?”

  也就是不能“强制消费”,不能不经客人同意便往人身边坐。

  更不能牵引那些见不得光的暗地里勾当,他这是酒楼,不是那些声色场所。

  因为这个,明远在装修时就特意规划了一块,专门供伶人表演的小舞台。到时唱歌的女伶不必与客人有任何身体接触,只管在台上表演。既保全了女伶,也保证了长庆楼的风气。

  董三娘去预留的小舞台跟前转了一圈,回来时盈盈拜倒在明远面前,哽咽着说不出话。

  “那么,董三娘子,你愿意成为长庆楼的第一位‘签约艺人’吗?”

  “当然……”

  董三娘未必懂得“签约艺人”是什么意思,但她此刻已经全心全意愿意信任明远,愿意长庆楼是站在她们这些女伶一边的。

  至此,长庆楼已经完全准备就绪,就等中秋那日的“正式营业”了。

  这日,长庆楼打烊之后,明远设宴,招待这几日“入驻”长庆楼的脚店厨师,和长庆楼自己的所有员工。

  亲眼目睹了“试营业”这几日的生意火爆之后,人人都对新东家信任到了极点。这一席吃得人人兴致高昂,情绪振奋到了极点。

  觥筹交错之间,明远留意到万娘子最后一个从厨房出来,独自默默坐在角落,随意挟些盘中的冷菜残羹,合着一小碗馎饦,慢慢咽下。这过程中,她始终没有将蒙面的纱巾摘下来。也无人能看得见她的真实模样。

  这令明远记起一件事——

  白天里史尚曾经当着明远的面询问万娘子,她最擅长的菜式是什么。

  万娘子当时保持了沉默,没有回答。

  史尚讨了个没趣,便不再问了。

  但是隔了很久,明远却听见她于无人处小声回答:

  “黄雀酢——”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94章 百万贯20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