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千万贯324

  端午节前后, 汴京城中天气已经热了起来。

  午后,官家赵顼穿着便服,坐在御苑中一株参天巨树之下见王安石与王珪这两名参政。

  宫中远远地传来一阵蝉鸣声, 令人越发觉得这御苑里清净。

  殊不知,此前已有宫中戍卫们与几名太监一道,用长长的竹竿在这株巨树上“粘”了一遍知了,才有了现在赵顼能清清静静地与臣子们说话。

  皇家的任何“小事”,都有大量人力在背后无声无息地劳作。

  文彦博今日告病未来,赵顼惯例先问过文彦博的病, 又命石得一去探病。

  石得一一去,赵顼身边只有二王,御苑树下的气氛更加轻松。

  赵顼先是想起了司马光此前辞去永兴军知军的职务, 要求返回洛阳编《资治通鉴》, 他问起王安石:“司马君实已至洛阳否?”

  王安石略微有些郁闷:司马光眼看着新党在赵顼的扶植之下独大,便自请回洛阳编书。而且在洛阳给自己建了一座园子,叫做“独乐园”,取“众乐乐不如独乐乐”之意。

  但官家问起,王安石也只能应道:“听说已在洛阳,专为修史建了一座园子。”

  赵顼便悠然神往:“司马君实为了编《资治通鉴》,竟专为自己修一座园子……若是朕有机会前往西京, 当去司马君实园中作客,看看是什么样的园林,能让司马君实能静下心作出史学巨著来。”

  王安石沉默了。

  他在心中默默算了算自家的财力, 觉得好像这辈子也没机会在老家给自己修园子①。

  这时王珪见年轻的官家不会聊天,直接把天给聊死了, 便岔开话题, 道:“臣前日听说, 唐坰去开封府告状了。”

  赵顼立即抛下了对司马光的想念,转向王珪,笑问道:“哦?没想到朕的监察御史,也会去开封府告状?”

  王珪含笑点头称是。

  “所出告的是何人,所告何事?”

  “告的是那位揽下‘山阳-汴京公路’修建的少年人明远。”

  听见“明远”二字,赵顼一下子又来了精神——这位年轻官家对名字很敏感,听见自己关注过的人物都会提起兴趣。

  “唐坰因何要告明远。”

  “唐坰向开封府检举,说是明远不过一普通富户少年,一下子要出资60万贯,修建‘山阳-汴京公路’,实在太骇人听闻。”

  “60万贯!”

  赵顼脸上的表情也说明了这“骇人听闻”的程度。

  若是他治下随随便便一名富户之子,便能拿出这么多钱……

  赵顼想象自己大内府库里的账目,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好像也不比寻常人好多少。

  “官家莫不是与唐坰一样,以为那明远要一人独立承担这60万贯?”

  王珪笑道。

  王安石忍不住也微弯了嘴角。

  赵顼:“那不然呢?”

  他记得这是朝议“公路收费法”僵持不下,无法得出结论时,提出的折中措施,先建“山阳-汴京公路”以观后效。

  只是赵顼也没想到,山阳镇到汴京城不过二十里许,造价竟然要60万贯。

  他更加不管相信,这60万贯,竟然能由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少年一人独力付出。

  王珪笑道:“陛下,那少年邀了汴京城中的数家大商户一起入股。好多家一起出了60万贯。”

  赵顼一听高兴了。

  “朕国中竟有这许多商家,深明大义,愿出资为国筑路?还是说那姓明的少年舌灿莲花,能够一一说得这些商户解囊?”

  王珪与王安石听得都脑后有汗。

  皇帝难道忘了,是他金口玉言,允许了这条公路“收费”。而且筑路的一方会事先把道路途径的所有土地都买下,所以说,商户们根本就不是什么“为国筑路”,而是“为利筑路”。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53章 千万贯32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完结+番外全文最新